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商河县百姓宣讲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

2023-12-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苏晶晶
  
  “为了守牢耕地红线,我们全面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工作,对违法用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从源头上减少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发生。”这是在商河县“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巡回宣讲中,市、县百姓宣讲员郑兆香在为广大村民讲述耕地保护的故事。这样的宣讲,郑兆香已经讲述了几十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耕地保护政策也越来越清晰、明了。
  商河县自开展“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工作以来,挖掘了各条战线上大量优秀的百姓宣讲员,用百姓的语言讲给百姓听,让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大众化。
  会“选”,广泛挖掘故事性宣讲员。按照“单位推荐、宣传部筛选、多部门挖掘、本人自愿”的原则,在发动全县各镇(街道)、部门单位积极推荐的基础上,从“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各类先进群体中选拨事迹突出、故事性强、形象素质好的典型人物作为宣讲员。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被挖掘,商河县百姓宣讲队伍更加具有代表性、差异性、广泛性。
  会“改”,加强宣讲员培训工作。好的百姓宣讲故事要内容感人接地气,结构完整有逻辑,还要语言朴实有力量。他们坚持全程参与稿件创作,从题目拟定、结构打磨、词句斟酌上下足功夫,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力求思想深刻、语言朴实、故事感人,让基层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故事写得好还要能讲出来、讲到位,宣讲技巧的掌握是关键。他们充分发挥往届宣讲员的主动性,通过新老宣讲员一对一结对子的传帮带形式,传授宣讲技巧,提升宣讲素养,让宣讲员在演练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通过几十遍的打磨练习让稿子融入血液,让故事深入灵魂。
  会“讲”,百姓宣讲见成效。多阵地、多形式开展宣讲,让讲故事与讲思想、讲政策、讲技术、讲文明在基层成为常态。将文艺之花与理论宣讲相结合,创作编排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以快板、小品、相声等形式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镇街和企业车间,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苏晶晶
  
  “为了守牢耕地红线,我们全面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工作,对违法用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从源头上减少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发生。”这是在商河县“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巡回宣讲中,市、县百姓宣讲员郑兆香在为广大村民讲述耕地保护的故事。这样的宣讲,郑兆香已经讲述了几十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耕地保护政策也越来越清晰、明了。
  商河县自开展“中国梦”系列百姓宣讲工作以来,挖掘了各条战线上大量优秀的百姓宣讲员,用百姓的语言讲给百姓听,让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大众化。
  会“选”,广泛挖掘故事性宣讲员。按照“单位推荐、宣传部筛选、多部门挖掘、本人自愿”的原则,在发动全县各镇(街道)、部门单位积极推荐的基础上,从“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各类先进群体中选拨事迹突出、故事性强、形象素质好的典型人物作为宣讲员。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被挖掘,商河县百姓宣讲队伍更加具有代表性、差异性、广泛性。
  会“改”,加强宣讲员培训工作。好的百姓宣讲故事要内容感人接地气,结构完整有逻辑,还要语言朴实有力量。他们坚持全程参与稿件创作,从题目拟定、结构打磨、词句斟酌上下足功夫,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力求思想深刻、语言朴实、故事感人,让基层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故事写得好还要能讲出来、讲到位,宣讲技巧的掌握是关键。他们充分发挥往届宣讲员的主动性,通过新老宣讲员一对一结对子的传帮带形式,传授宣讲技巧,提升宣讲素养,让宣讲员在演练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通过几十遍的打磨练习让稿子融入血液,让故事深入灵魂。
  会“讲”,百姓宣讲见成效。多阵地、多形式开展宣讲,让讲故事与讲思想、讲政策、讲技术、讲文明在基层成为常态。将文艺之花与理论宣讲相结合,创作编排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以快板、小品、相声等形式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镇街和企业车间,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