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180余家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青岛市崂山区推进“入企驻厂”执法帮扶
2023-11-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启波
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结合辖区易产生危险废物企业普遍存在的种类杂、产生量少、点多面广、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的特点,秉承危险废物管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原则,坚持综合施策,推动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帮扶,全力提升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为企业绿色发展拧紧安全阀,筑牢环境安全底线。
编制“体检手册”,助力企业自查自纠。今年以来,崂山区调研10家产废企业,联合环保管家有针对性地编制了5类环保体检手册,目前已在全区助力180余家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从根本上指导企业查漏补缺、防微杜渐。企业对照体检手册对危废规范化管理全面梳理、精准号脉,以查促改,查找并整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16条,极大地提升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解决了“不会干、不敢干、干不好”的难题。
开展“驻厂帮扶”,促进问题有效解决。崂山区组织专题培训,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增强企业环境守法意识,同时开展“入企驻厂执法帮扶”专项行动,截至今年11月初,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11人次,现场帮扶检查150家企业,帮扶解决环境问题416个,实现危险废物安全转移1483吨,集中解决了一批涉及制度不健全、标识和台账填写记录不规范、管理计划填报和培训不完整等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的环境管理问题,持续营造帮扶企业的良好氛围,架起政企连心桥,服务企业促发展,促进问题有效解决。
推行“智慧监管”,让执法效能再提升。崂山区全面推进线上办理,指导企业选用在青岛市危险废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线的数字识别码和二维码打印功能,实现危险废物“一物一码”和全过程追踪溯源。实施“互联网+执法+企业服务”信息化监管,实现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精准发现—及时处理—解决反馈”闭环模式运作,累计完成400余条企业提交的环境问题整改线上核查,整改审核期由原来1个月压缩至3天,压减现场执法400余次。
开启“无事不扰”,让差异化监管扩容。崂山区实施监督执法中小微企业专项正面清单扩容,新增50家涉及危险废物的中小微企业,扩容至67家,全面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开启“无事不扰”执法新模式,主要通过青岛市危险废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等加强非现场执法,大大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持续提升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累计减少现场执法任务量40.43%。
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结合辖区易产生危险废物企业普遍存在的种类杂、产生量少、点多面广、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的特点,秉承危险废物管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原则,坚持综合施策,推动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帮扶,全力提升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为企业绿色发展拧紧安全阀,筑牢环境安全底线。
编制“体检手册”,助力企业自查自纠。今年以来,崂山区调研10家产废企业,联合环保管家有针对性地编制了5类环保体检手册,目前已在全区助力180余家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从根本上指导企业查漏补缺、防微杜渐。企业对照体检手册对危废规范化管理全面梳理、精准号脉,以查促改,查找并整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16条,极大地提升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解决了“不会干、不敢干、干不好”的难题。
开展“驻厂帮扶”,促进问题有效解决。崂山区组织专题培训,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增强企业环境守法意识,同时开展“入企驻厂执法帮扶”专项行动,截至今年11月初,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11人次,现场帮扶检查150家企业,帮扶解决环境问题416个,实现危险废物安全转移1483吨,集中解决了一批涉及制度不健全、标识和台账填写记录不规范、管理计划填报和培训不完整等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的环境管理问题,持续营造帮扶企业的良好氛围,架起政企连心桥,服务企业促发展,促进问题有效解决。
推行“智慧监管”,让执法效能再提升。崂山区全面推进线上办理,指导企业选用在青岛市危险废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线的数字识别码和二维码打印功能,实现危险废物“一物一码”和全过程追踪溯源。实施“互联网+执法+企业服务”信息化监管,实现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精准发现—及时处理—解决反馈”闭环模式运作,累计完成400余条企业提交的环境问题整改线上核查,整改审核期由原来1个月压缩至3天,压减现场执法400余次。
开启“无事不扰”,让差异化监管扩容。崂山区实施监督执法中小微企业专项正面清单扩容,新增50家涉及危险废物的中小微企业,扩容至67家,全面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开启“无事不扰”执法新模式,主要通过青岛市危险废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等加强非现场执法,大大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持续提升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累计减少现场执法任务量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