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行发挥科技强行、数据大行优势,建设新型智慧银行
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工行样板”
2022-12-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山东工行为医保卡跨市、跨省“一卡通行”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保障。
|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胡羽
近年来,山东工行立足山东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科技强行、数据大行优势,推动科技、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体系化、生态化、数字化水平,以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新型智慧银行,构建起创新发展的新生态。
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打造“无证明”新模式
数字变革是一场全方位的发展变革。山东工行以工总行“48字”工作思路为指引,紧抓数字革命窗口期,持续强化金融科技、数据资产的有力支撑,努力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工行样板”。
坚持规划先行,山东工行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内首家制订2021-2025年《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成立山东分行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加强对全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统筹领导;明确实施路径,印发2022年《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聚焦数字化服务、运营、管理、风控,明确“5大行动10大任务”。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系统内首家制订《党建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组织召开45次“数字山东工行”推动会,数字化转型工作得到监管部门的广泛认可。
特别是今年,山东省大力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山东工行被确定为金融领域唯一试点行。为此,该行制订工作方案,出台七项举措,推动业务数字化、线上化、自助化改造,尽快实现电子证照“亮码”开户,打造同业领先的“无证明”新模式。
建设新一代开放银行
“教培云”守好群众“钱袋子”
只有依靠新思路、新工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山东工行以创新为抓手和推动力,为业务发展赋能,逐步推动建设新一代开放银行。
为解决公安案款管理、涉众案款发放等政法资金管理痛点,山东工行从“智慧政法平台”出发,打造数字公检法生态场景创新,采用“一案一账号”的核心思路,实现了涉案资金和保证金的全流程线上办理,减少了群众和基层民警来回奔波跑腿,提高了涉案资金和保证金管理工作效率。
与省国税局合作,该行成功上线“电子税务局”聚富通项目,为办税业务和结算带来便捷的实施渠道。截至9月末,山东工行该项目服务范围涵盖21个公共资源中心,服务税务机关近200家。
此外,山东工行创新打造业内首个“零投入”“低门槛”“无风险”“全监管”的教育培训资金监管平台“教培云”,为家长提供灵活、安心的缴退费等服务,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以务实举措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数字赋能智慧文旅
“兴农通”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数字化转型,科技与金融全面融合、相互促进,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与包容性,共同服务实体经济。
在智慧文旅平台运营方面,山东工行深入推进文旅智慧化建设,协助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搭建会员体系,实现充值、余额查询、会员等级积分等功能,是平台唯一合作银行,并受邀成为首批理事单位。
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山东工行依托工银“兴农通”App,探索智慧乡村建设新思路;创新开展异业合作,与省联通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联通乡村市场“进村入镇”活动,打造专项线上服务活动,探索联合推广“兴农通”App新模式;积极联动乡村振兴办公室,探索整村授信、富农e贷等特色产品线上推广模式,打造工银“兴农通”App山东特色新场景。
山东工行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银行业、企业及民众所需,提升数字化转型创新速度和效能,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奋发向前,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全力助推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工行立足山东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科技强行、数据大行优势,推动科技、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体系化、生态化、数字化水平,以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新型智慧银行,构建起创新发展的新生态。
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打造“无证明”新模式
数字变革是一场全方位的发展变革。山东工行以工总行“48字”工作思路为指引,紧抓数字革命窗口期,持续强化金融科技、数据资产的有力支撑,努力打造数字化转型的“工行样板”。
坚持规划先行,山东工行加强顶层设计,系统内首家制订2021-2025年《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成立山东分行数字化转型办公室,加强对全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统筹领导;明确实施路径,印发2022年《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聚焦数字化服务、运营、管理、风控,明确“5大行动10大任务”。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系统内首家制订《党建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组织召开45次“数字山东工行”推动会,数字化转型工作得到监管部门的广泛认可。
特别是今年,山东省大力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山东工行被确定为金融领域唯一试点行。为此,该行制订工作方案,出台七项举措,推动业务数字化、线上化、自助化改造,尽快实现电子证照“亮码”开户,打造同业领先的“无证明”新模式。
建设新一代开放银行
“教培云”守好群众“钱袋子”
只有依靠新思路、新工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山东工行以创新为抓手和推动力,为业务发展赋能,逐步推动建设新一代开放银行。
为解决公安案款管理、涉众案款发放等政法资金管理痛点,山东工行从“智慧政法平台”出发,打造数字公检法生态场景创新,采用“一案一账号”的核心思路,实现了涉案资金和保证金的全流程线上办理,减少了群众和基层民警来回奔波跑腿,提高了涉案资金和保证金管理工作效率。
与省国税局合作,该行成功上线“电子税务局”聚富通项目,为办税业务和结算带来便捷的实施渠道。截至9月末,山东工行该项目服务范围涵盖21个公共资源中心,服务税务机关近200家。
此外,山东工行创新打造业内首个“零投入”“低门槛”“无风险”“全监管”的教育培训资金监管平台“教培云”,为家长提供灵活、安心的缴退费等服务,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以务实举措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数字赋能智慧文旅
“兴农通”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数字化转型,科技与金融全面融合、相互促进,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与包容性,共同服务实体经济。
在智慧文旅平台运营方面,山东工行深入推进文旅智慧化建设,协助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搭建会员体系,实现充值、余额查询、会员等级积分等功能,是平台唯一合作银行,并受邀成为首批理事单位。
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山东工行依托工银“兴农通”App,探索智慧乡村建设新思路;创新开展异业合作,与省联通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联通乡村市场“进村入镇”活动,打造专项线上服务活动,探索联合推广“兴农通”App新模式;积极联动乡村振兴办公室,探索整村授信、富农e贷等特色产品线上推广模式,打造工银“兴农通”App山东特色新场景。
山东工行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银行业、企业及民众所需,提升数字化转型创新速度和效能,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奋发向前,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全力助推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