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登组建反诈宣讲团 防范意识入民心
先后开展宣讲352场,覆盖群众10万余人,成功阻断诈骗14起
2025-10-14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查看PDF版】
□ 记者 张萌 通讯员 高尧 王晓林
“反诈宣传天天讲,电话一来就中招。”面对诈骗手段不断迭代升级、传统宣传效果渐微的严峻挑战,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今年3月创新组建“昆嵛铁拳·金盾”宣讲团。这支以4名经验丰富的民警为核心的队伍,在短短4个月内发展壮大,汇聚了数百名机关干部、网格员、居民、网络达人,先后开展反诈宣讲352场,覆盖群众10万余人,成功阻断诈骗14起,为群众挽回损失110万元,发案数同比下降14.9%。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7月26日7点半,宏安集团食堂的餐桌旁,一场针对财会人员的反诈宣讲正在进行。民警利用早餐时间,讲解案例、拆解套路、发布提示,将反诈知识这道“硬菜”端上了餐桌。
“群众有空就是‘黄金档’,群众扎堆就是‘主战场’”——这成为宣讲团最贴近实际的行动指南。他们捕捉群众的碎片化时间,开展“精准滴灌”式宣讲:晨曦微露时出现在企业食堂,课间操时间来到学校操场,在居民饭后闲暇之际用乡音土话拆解骗局。
宣讲内容摒弃了照本宣科的模式。宣讲员依托反诈中心大数据,精准锁定诈骗高发区域和易受骗人群,聚焦“身边人、身边事”,用文登方言还原骗局,引发群众共鸣。
宣讲阵地从会议室转到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传统民俗大集、李龙文化山会、瓜果飘香的樱桃节、趣味十足的大集……通过“无人机高空喊话+宣传车地面穿梭”打造的“立体防诈声场”,让反诈信息实现无死角覆盖。6月28日,民警在大集现场通过“板凳劝解”,成功劝阻了一对执意投资“大湾区项目”的老人,避免了3万元的损失。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反诈工作绝非公安部门的“独角戏”。为构建“全社会参与、全领域覆盖”的反诈宣传格局,文登区委宣传部、文登公安分局联合印发《文登区“全民反诈·守护平安”宣传作品展播工作实施方案》,系统性组织了一场反诈“大合唱”。
30余部精心创作的方言短剧、文艺节目通过文登警方在线媒体矩阵密集投放:卫健部门针对高发的“冒充医生”骗局,组织一线医务人员化身演员和编剧,推出《医疗诈骗防范指南》系列短剧;区总工会发动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作《警惕冒充领导诈骗》短剧,提醒广大职工谨慎转账;区妇联牵头开展“巾帼反诈”系列活动,创作反诈快板、反诈三句半,充分发挥女性群体的“传帮带”效应;文旅局组织“金话筒小学员”创作音乐快板《文登反诈记心间》等朗朗上口的口播作品,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守护一个家庭”的辐射效果……
除了线上展播,线下活动也持续发力。各乡镇在“消夏”晚会中对优秀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打磨出爆款作品进行长期巡演;公安机关依托文登区少儿才艺大赛,实现了反诈知识的长效传播。
从“观众”到“主角”
界石镇晒字村村民王树英从未想过,自己在田间地头的表演能让她成为“草根反诈明星”。今年5月以来,晒字村精心策划,组织王树英等一众乡亲,以农具为道具、以田间为场景,自编自演了3部反诈短剧。接地气的表演,让村民们津津乐道,且从中受益匪浅。“能给大伙儿提个醒,保住养老钱,我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王树英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民反诈的心声。
“反诈志愿者”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股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的暖流,机关干部、网格员、村民纷纷加入宣讲队伍,走街串巷,将反诈“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村(居)妇女主任化身“移动大喇叭”,将反诈知识融入百姓的柴米油盐生活中。成百上千个村居、社区微信群变身为“线上反诈站”,最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点亮千家万户的手机屏幕,织就了一张即时响应的“数字防护网”。
“群众自发参与的反诈宣传是最好的宣传,全民的力量是反诈最强大的力量。”文登区副区长、文登公安分局局长秦浩舰表示。
“反诈宣传天天讲,电话一来就中招。”面对诈骗手段不断迭代升级、传统宣传效果渐微的严峻挑战,威海市公安局文登分局今年3月创新组建“昆嵛铁拳·金盾”宣讲团。这支以4名经验丰富的民警为核心的队伍,在短短4个月内发展壮大,汇聚了数百名机关干部、网格员、居民、网络达人,先后开展反诈宣讲352场,覆盖群众10万余人,成功阻断诈骗14起,为群众挽回损失110万元,发案数同比下降14.9%。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7月26日7点半,宏安集团食堂的餐桌旁,一场针对财会人员的反诈宣讲正在进行。民警利用早餐时间,讲解案例、拆解套路、发布提示,将反诈知识这道“硬菜”端上了餐桌。
“群众有空就是‘黄金档’,群众扎堆就是‘主战场’”——这成为宣讲团最贴近实际的行动指南。他们捕捉群众的碎片化时间,开展“精准滴灌”式宣讲:晨曦微露时出现在企业食堂,课间操时间来到学校操场,在居民饭后闲暇之际用乡音土话拆解骗局。
宣讲内容摒弃了照本宣科的模式。宣讲员依托反诈中心大数据,精准锁定诈骗高发区域和易受骗人群,聚焦“身边人、身边事”,用文登方言还原骗局,引发群众共鸣。
宣讲阵地从会议室转到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传统民俗大集、李龙文化山会、瓜果飘香的樱桃节、趣味十足的大集……通过“无人机高空喊话+宣传车地面穿梭”打造的“立体防诈声场”,让反诈信息实现无死角覆盖。6月28日,民警在大集现场通过“板凳劝解”,成功劝阻了一对执意投资“大湾区项目”的老人,避免了3万元的损失。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反诈工作绝非公安部门的“独角戏”。为构建“全社会参与、全领域覆盖”的反诈宣传格局,文登区委宣传部、文登公安分局联合印发《文登区“全民反诈·守护平安”宣传作品展播工作实施方案》,系统性组织了一场反诈“大合唱”。
30余部精心创作的方言短剧、文艺节目通过文登警方在线媒体矩阵密集投放:卫健部门针对高发的“冒充医生”骗局,组织一线医务人员化身演员和编剧,推出《医疗诈骗防范指南》系列短剧;区总工会发动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作《警惕冒充领导诈骗》短剧,提醒广大职工谨慎转账;区妇联牵头开展“巾帼反诈”系列活动,创作反诈快板、反诈三句半,充分发挥女性群体的“传帮带”效应;文旅局组织“金话筒小学员”创作音乐快板《文登反诈记心间》等朗朗上口的口播作品,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守护一个家庭”的辐射效果……
除了线上展播,线下活动也持续发力。各乡镇在“消夏”晚会中对优秀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打磨出爆款作品进行长期巡演;公安机关依托文登区少儿才艺大赛,实现了反诈知识的长效传播。
从“观众”到“主角”
界石镇晒字村村民王树英从未想过,自己在田间地头的表演能让她成为“草根反诈明星”。今年5月以来,晒字村精心策划,组织王树英等一众乡亲,以农具为道具、以田间为场景,自编自演了3部反诈短剧。接地气的表演,让村民们津津乐道,且从中受益匪浅。“能给大伙儿提个醒,保住养老钱,我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王树英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民反诈的心声。
“反诈志愿者”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股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的暖流,机关干部、网格员、村民纷纷加入宣讲队伍,走街串巷,将反诈“种子”播撒到每个角落。村(居)妇女主任化身“移动大喇叭”,将反诈知识融入百姓的柴米油盐生活中。成百上千个村居、社区微信群变身为“线上反诈站”,最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点亮千家万户的手机屏幕,织就了一张即时响应的“数字防护网”。
“群众自发参与的反诈宣传是最好的宣传,全民的力量是反诈最强大的力量。”文登区副区长、文登公安分局局长秦浩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