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综合新闻

枣庄峄城区打造“行政执法监督+”模式

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2025-07-29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记者 张家宾 通讯员 王成 李建伟
  作为“中国石榴之乡”,枣庄市峄城区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创新打造“行政执法监督+”模式,将行政执法监督深度融入石榴企业发展全周期,通过三大举措构建起“全链条法治保障生态圈”,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执法有温度,企业迎检负担“做减法”。区司法局组织市场监管、应急、农业等多部门开展联合入企检查,大幅降低执法频次。今年以来,石榴相关企业平均检查次数较上年减少20%以上,企业迎检压力显著减轻。依托“鲁执法”平台,峄城区对行政执法实施动态监管,推行入企执法检查扫码备案制度,实现了石榴企业入企检查“双百”目标——入企扫码率100%、企业满意率100%。
  服务有精度,法治护航产业“增底气”。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区司法局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法律服务工作机制》《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协作机制》,构建起“监督+服务”双轮驱动体系,既规范执法行为、提升透明度,又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实现“执法规范与企业减负双赢”。针对石榴产业特点,峄城区专门组建石榴产业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今年以来,服务团已开展入企体检8次,解决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难题20件,解答法律咨询52件,为企业减少或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发展有速度,审批改革跑出“加速度”。区司法局联合审批、发改、住建等10余个部门创新推出石榴产业“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模式。该模式将石榴产业投资兴产涉及的15项高频事项整合为“一链办理”,创新推行“预建厂房与项目审批双链推进”和“零增地”审批服务。如今,施工许可实现“七证合一”,企业申报材料从22件精简至11件,精简率达50%;“零增地”审批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为项目快速落地按下“加速键”。
  从执法温度到服务精度,再到发展速度,峄城区以“行政执法监督+”模式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链条法治保障。如今,当地石榴产业在规范化、品牌化、产业化道路上结出更多“甜蜜果实”。
  □ 记者 张家宾 通讯员 王成 李建伟
  作为“中国石榴之乡”,枣庄市峄城区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创新打造“行政执法监督+”模式,将行政执法监督深度融入石榴企业发展全周期,通过三大举措构建起“全链条法治保障生态圈”,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执法有温度,企业迎检负担“做减法”。区司法局组织市场监管、应急、农业等多部门开展联合入企检查,大幅降低执法频次。今年以来,石榴相关企业平均检查次数较上年减少20%以上,企业迎检压力显著减轻。依托“鲁执法”平台,峄城区对行政执法实施动态监管,推行入企执法检查扫码备案制度,实现了石榴企业入企检查“双百”目标——入企扫码率100%、企业满意率100%。
  服务有精度,法治护航产业“增底气”。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区司法局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法律服务工作机制》《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协作机制》,构建起“监督+服务”双轮驱动体系,既规范执法行为、提升透明度,又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实现“执法规范与企业减负双赢”。针对石榴产业特点,峄城区专门组建石榴产业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今年以来,服务团已开展入企体检8次,解决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难题20件,解答法律咨询52件,为企业减少或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
  发展有速度,审批改革跑出“加速度”。区司法局联合审批、发改、住建等10余个部门创新推出石榴产业“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模式。该模式将石榴产业投资兴产涉及的15项高频事项整合为“一链办理”,创新推行“预建厂房与项目审批双链推进”和“零增地”审批服务。如今,施工许可实现“七证合一”,企业申报材料从22件精简至11件,精简率达50%;“零增地”审批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为项目快速落地按下“加速键”。
  从执法温度到服务精度,再到发展速度,峄城区以“行政执法监督+”模式为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链条法治保障。如今,当地石榴产业在规范化、品牌化、产业化道路上结出更多“甜蜜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