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法院文化

一碗冬瓜菜

2025-07-25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马强

  思绪飞扬一念间,定格印记意缠绵。
墨守成规自缚茧,瞬息万变心境宽。
——题记

  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维系,均离不开食物能量的持续供给。平日的吃喝,已然成为人生岁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美食的定位,向来是大家老生常谈且众说纷纭的话题。粗茶淡饭,只要合自己的口味,自然喜而食之;山珍海味,只要自己没有食欲,也会悄然避之。毕竟,“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一日午时,妻子将饭菜端上餐桌,阵阵清香直沁肺腑,定睛一看,是一碗五花肉炖冬瓜,还被众星捧月般地摆放在餐桌中间。确信那诱人的味道源于此,重新审视,顿觉赏心悦目:厚薄均匀的冬瓜片,晶莹剔透、交错层叠;泛着油花的五花肉,纹理清晰、肥瘦相间;飘逸游走的香油花,色泽透亮、滴滴香浓;天女散花般的香菜沫,翠绿鲜嫩、甜润浓郁;醇浓的汤汁,热气氤氲、醇香四溢。
  然而,眼前这道看似完美的菜肴,却让我的食欲骤减,甚至连筷子都不愿拿起去触碰。面对妻子质疑的目光,我只好放下心中的纠结:小时候,家里常把廉价且易于储存的冬瓜既当菜又当饭吃,而且大多数时候,冬瓜里连一点儿荤腥都不掺。久而久之,我便吃得乏味,对冬瓜菜也失去了好感,从心底里对它有些排斥。至于五花肉,我主要是讨厌那种软绵绵的口感和浓郁的油腥味,从小就不喜欢,一般像炖、炒这类做法的五花肉我很少吃,不过要是把它作为馅料,倒还能接受。
  冬瓜,味道清甜,瓜肉肥厚,水分充足,热量极低。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具有利尿消肿、调节新陈代谢、辅助控制体重等功效。经常食用冬瓜,对提升身体素质有一定帮助,因此无需妻子劝说,我也十分清楚冬瓜本身的功效与价值。若不是往昔那些难以消散的抵触情绪从中作梗,我早就欣然品尝这碗冬瓜菜了。为了避免气氛过于尴尬,我顺势夹起一片冬瓜,故作轻松地放进嘴里。刹那间,一种熟悉的感觉将我的思绪拉回初中时期,学校“犒赏”我的那碗冬瓜菜……
  那时,我们的乡镇仅有一所初级中学,几乎汇聚了辖区内所有的初中生。学校设3个年级,每个年级又分为4个班。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就读条件颇为不便。教室环境简陋,教学设施陈旧,课桌和木凳大多需学生自行准备。学生中,家近的走读,家远的则需住校或寄宿在学校附近亲友家中。我在姑姑家吃住,虽每天要往返2里地,但也算解决了就读期间的一大难题。学校安排了集体宿舍,同时启用了两所食堂,解决了在校生的吃住问题。就餐主要靠个人带干粮、咸菜,或者用学校置换的粮票买馒头、大锅菜;汤水是免费的开水或是收费极低的玉米糊、小米汤、菜汤等。同学们从不攀比,还常常共享各自的饭菜,欢声笑语中尽显纯真质朴。
  我入学不久,便第一批加入了团组织,又被任命为班团支书。欣慰的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团支部工作始终遥遥领先。后来,我又荣幸地加入了学生会,被提名为劳动部部长。当时,学生在校期间每周要进行大扫除,由于学校工具不足影响任务完成。为解燃眉之急,经学生会商讨,由各班走读生分批从家里带工具。同学们的劳动热情极其高涨,有的即使没有被分派任务也会踊跃参与其中。那一帧帧争先恐后、任劳任怨的感人画面,至今令我难忘。
  学生会成员不仅要做好分内工作,还要相互配合、拾遗补漏。记忆深刻的是,协助生活部长解决在校教职工生活用水的问题。由于自来水还未普及,学生会成员就牵头从各班抽派同学,每周两次为在校教职工提供送水服务。水源汲取处则是我们校园内一棵大柳树下的深水井,上方安装着一架老式的推水车。当长长的推杆被转动,随着两个笨重齿轮的磨合,手指般粗细的链条被拨动着上下旋转,利用密封胶垫的吸力,伴随着“吱扭”的响动,通过圆柱体的钢管,将一股股清澈、甘甜的井水送上井沿,倾倒在干净、顺畅的沟槽,再流入井台下的水桶。送水过程中,同学们有的累得满头大汗、有的被溅一身泥水,却毫无怨言,更多的是惬意地享受义务劳动带来的快乐。
  初三寒假前夕,在教导处的部署下,学生会全体成员利用了一晌午的时间,对整个校园的安全隐患、环境卫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虽然大家被凛冽的寒风轮番洗礼,但没有畏手畏脚,更多的是带着一腔热情,力争排头兵。
  学校领导对学生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赞誉,并临时开小灶犒赏我们——每人一碗飘着油花的五花肉炖冬瓜以及不限量的大馒头。在我的记忆中,大家围在灶台周围吃得很开心,半锅冬瓜汤也被喝得所剩无几。遗憾的是,如今的我想起那碗冬瓜菜,曾经熟悉的味道竟在记忆的长河中渐渐褪色,只留下若有若无的一丝痕迹,难以再清晰捕捉。
  当年,每斤五花肉1块多钱,冬瓜1角钱左右。学校请同学们吃的那顿饭,虽然算不上高档的食材,但对于肚子里没多少油水的学生,妥妥的是一顿丰盛的饭菜。事过境迁,看似一碗普通的冬瓜菜,现在静思细品却意义深远。不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会工作的肯定与认可,更是对同学们的关怀与厚爱,还蕴含着一种继续砥砺前行和传帮带情怀的激励。
  时光如梭,在记忆的长河中,许多精彩的瞬间也渐渐消逝淡忘。当心血来潮、思绪飞扬、记忆触点迸击之时,有的记忆可以重现斑斓,有的却若隐若现、触不可及。时光不可挽留,我们也只是岁月中的一个过客,能否让生活中的点滴更富有价值和意义,平而不凡才是理想的追求。但愿在悠长的岁月中,以真挚情感的全身投入,让生活的主旋律更多地绽放异彩。
  珍惜当下,每一个用心而为的片段,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美好回忆的触点和印记,也是修身养性、自我陶冶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妻子的提点下,我从纷杂的思绪中回过神,注视着面前那碗余温依旧的冬瓜菜,又饶有兴趣地夹起了一片浸满浓郁香味的冬瓜……
  □ 马强

  思绪飞扬一念间,定格印记意缠绵。
墨守成规自缚茧,瞬息万变心境宽。
——题记

  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维系,均离不开食物能量的持续供给。平日的吃喝,已然成为人生岁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美食的定位,向来是大家老生常谈且众说纷纭的话题。粗茶淡饭,只要合自己的口味,自然喜而食之;山珍海味,只要自己没有食欲,也会悄然避之。毕竟,“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一日午时,妻子将饭菜端上餐桌,阵阵清香直沁肺腑,定睛一看,是一碗五花肉炖冬瓜,还被众星捧月般地摆放在餐桌中间。确信那诱人的味道源于此,重新审视,顿觉赏心悦目:厚薄均匀的冬瓜片,晶莹剔透、交错层叠;泛着油花的五花肉,纹理清晰、肥瘦相间;飘逸游走的香油花,色泽透亮、滴滴香浓;天女散花般的香菜沫,翠绿鲜嫩、甜润浓郁;醇浓的汤汁,热气氤氲、醇香四溢。
  然而,眼前这道看似完美的菜肴,却让我的食欲骤减,甚至连筷子都不愿拿起去触碰。面对妻子质疑的目光,我只好放下心中的纠结:小时候,家里常把廉价且易于储存的冬瓜既当菜又当饭吃,而且大多数时候,冬瓜里连一点儿荤腥都不掺。久而久之,我便吃得乏味,对冬瓜菜也失去了好感,从心底里对它有些排斥。至于五花肉,我主要是讨厌那种软绵绵的口感和浓郁的油腥味,从小就不喜欢,一般像炖、炒这类做法的五花肉我很少吃,不过要是把它作为馅料,倒还能接受。
  冬瓜,味道清甜,瓜肉肥厚,水分充足,热量极低。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具有利尿消肿、调节新陈代谢、辅助控制体重等功效。经常食用冬瓜,对提升身体素质有一定帮助,因此无需妻子劝说,我也十分清楚冬瓜本身的功效与价值。若不是往昔那些难以消散的抵触情绪从中作梗,我早就欣然品尝这碗冬瓜菜了。为了避免气氛过于尴尬,我顺势夹起一片冬瓜,故作轻松地放进嘴里。刹那间,一种熟悉的感觉将我的思绪拉回初中时期,学校“犒赏”我的那碗冬瓜菜……
  那时,我们的乡镇仅有一所初级中学,几乎汇聚了辖区内所有的初中生。学校设3个年级,每个年级又分为4个班。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就读条件颇为不便。教室环境简陋,教学设施陈旧,课桌和木凳大多需学生自行准备。学生中,家近的走读,家远的则需住校或寄宿在学校附近亲友家中。我在姑姑家吃住,虽每天要往返2里地,但也算解决了就读期间的一大难题。学校安排了集体宿舍,同时启用了两所食堂,解决了在校生的吃住问题。就餐主要靠个人带干粮、咸菜,或者用学校置换的粮票买馒头、大锅菜;汤水是免费的开水或是收费极低的玉米糊、小米汤、菜汤等。同学们从不攀比,还常常共享各自的饭菜,欢声笑语中尽显纯真质朴。
  我入学不久,便第一批加入了团组织,又被任命为班团支书。欣慰的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团支部工作始终遥遥领先。后来,我又荣幸地加入了学生会,被提名为劳动部部长。当时,学生在校期间每周要进行大扫除,由于学校工具不足影响任务完成。为解燃眉之急,经学生会商讨,由各班走读生分批从家里带工具。同学们的劳动热情极其高涨,有的即使没有被分派任务也会踊跃参与其中。那一帧帧争先恐后、任劳任怨的感人画面,至今令我难忘。
  学生会成员不仅要做好分内工作,还要相互配合、拾遗补漏。记忆深刻的是,协助生活部长解决在校教职工生活用水的问题。由于自来水还未普及,学生会成员就牵头从各班抽派同学,每周两次为在校教职工提供送水服务。水源汲取处则是我们校园内一棵大柳树下的深水井,上方安装着一架老式的推水车。当长长的推杆被转动,随着两个笨重齿轮的磨合,手指般粗细的链条被拨动着上下旋转,利用密封胶垫的吸力,伴随着“吱扭”的响动,通过圆柱体的钢管,将一股股清澈、甘甜的井水送上井沿,倾倒在干净、顺畅的沟槽,再流入井台下的水桶。送水过程中,同学们有的累得满头大汗、有的被溅一身泥水,却毫无怨言,更多的是惬意地享受义务劳动带来的快乐。
  初三寒假前夕,在教导处的部署下,学生会全体成员利用了一晌午的时间,对整个校园的安全隐患、环境卫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虽然大家被凛冽的寒风轮番洗礼,但没有畏手畏脚,更多的是带着一腔热情,力争排头兵。
  学校领导对学生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赞誉,并临时开小灶犒赏我们——每人一碗飘着油花的五花肉炖冬瓜以及不限量的大馒头。在我的记忆中,大家围在灶台周围吃得很开心,半锅冬瓜汤也被喝得所剩无几。遗憾的是,如今的我想起那碗冬瓜菜,曾经熟悉的味道竟在记忆的长河中渐渐褪色,只留下若有若无的一丝痕迹,难以再清晰捕捉。
  当年,每斤五花肉1块多钱,冬瓜1角钱左右。学校请同学们吃的那顿饭,虽然算不上高档的食材,但对于肚子里没多少油水的学生,妥妥的是一顿丰盛的饭菜。事过境迁,看似一碗普通的冬瓜菜,现在静思细品却意义深远。不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会工作的肯定与认可,更是对同学们的关怀与厚爱,还蕴含着一种继续砥砺前行和传帮带情怀的激励。
  时光如梭,在记忆的长河中,许多精彩的瞬间也渐渐消逝淡忘。当心血来潮、思绪飞扬、记忆触点迸击之时,有的记忆可以重现斑斓,有的却若隐若现、触不可及。时光不可挽留,我们也只是岁月中的一个过客,能否让生活中的点滴更富有价值和意义,平而不凡才是理想的追求。但愿在悠长的岁月中,以真挚情感的全身投入,让生活的主旋律更多地绽放异彩。
  珍惜当下,每一个用心而为的片段,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美好回忆的触点和印记,也是修身养性、自我陶冶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妻子的提点下,我从纷杂的思绪中回过神,注视着面前那碗余温依旧的冬瓜菜,又饶有兴趣地夹起了一片浸满浓郁香味的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