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法院
助力“诚实而不幸”企业涅槃重生
2025-07-25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近日,当东阿县某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的最后一笔执行款项履行到位,缠绕这家企业长达数月的17件关联案件终于彻底画上了句号。
成立于2017年的东阿县某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深耕阿胶行业多年,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实力不俗的研发团队,规划年产能涵盖阿胶系列产品700吨、膏方800吨等。然而,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企业资金链骤然断裂。
至今年初,该公司价值5300余万元的资产被法院查封,深陷包括金融借款、劳动争议等在内的17件关联案件漩涡。沉重的债务枷锁,让这家本有技术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企业濒临窒息。强制拍卖清算,似乎成为最直接的选择,但这同时意味着一个创业梦想的破灭和数十个工作岗位的消失。
面对这一困境,东阿县人民法院执行团队在深入“司法体检”后,作出了一个关键判断:该公司属于典型的“诚实而不幸”企业,其困境非因恶意失信造成,核心生产能力和技术团队价值仍在。强制执行固然简单,却可能扼杀一个地方特色产业的希望,最终也未必能最大化保障各方债权人利益。为此,执行团队果断启动挽救程序。经过调研、沟通,执行团队开出“良方”:推动股权改革,引入战略投资。历经3个月艰难磋商,公司股东同意增资600余万元。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为首批案款的偿付提供了保障。
在企业有了资金后,该院执行团队精准施策,分类化解:对银行等金融债权人,充分阐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精神,推动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盘活核心资产,优先偿付金融债务;对买卖合同和工程款纠纷案件的供应商与施工方,既考虑债权人的现实损失,也体谅企业暂时的支付困难,通过分期履行等方式,修复上下游产业链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对棘手的劳动争议案件,向企业和劳动者双向释法明理,最终达成方案,既清偿了欠薪,又保住了21个关键岗位和生产线的持续运转。
“目前公司正聚焦技术升级与市场开拓,对实现年产数千吨阿胶系列、膏方及黄酒产品的目标充满信心。是法院的‘法治赋能’,给了我们二次创业的底气和更广阔的空间。”回访中,企业负责人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该企业的成功脱困重生并非偶然,它植根于该院自2022年9月起精心构建的“法治护企”体系。该体系整合了18家涉企服务单位资源,成立“法治护企工作室”,形成合力;创新建立“红黄蓝”企业健康预警机制,对辖区内百余家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司法体检”,防患于未然;更重要的是,推动司法理念实现“三重深刻转变”——从专注于个案解决的“就案办案”,转向服务产业长远发展的“产业护航”;从强调强制力的“刚性执法”,升级为注重引导修复的“柔性治理”;从事后处置的“末端发力”,前置到风险防范的“源头预防”。
“从17案缠身的绝境到轻装上阵的新生,东阿县某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的故事,是东阿法院在‘法治护企’道路上交出的一份充满温度的答卷。”东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得民表示,下一步,东阿法院将以“法治护企工作室”为枢纽,持续探索以法治稳预期、提信心、促增长的新路径,让司法活水不断滋养营商环境沃土,护航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行稳致远。
王希玉 沈焕平
成立于2017年的东阿县某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深耕阿胶行业多年,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实力不俗的研发团队,规划年产能涵盖阿胶系列产品700吨、膏方800吨等。然而,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企业资金链骤然断裂。
至今年初,该公司价值5300余万元的资产被法院查封,深陷包括金融借款、劳动争议等在内的17件关联案件漩涡。沉重的债务枷锁,让这家本有技术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企业濒临窒息。强制拍卖清算,似乎成为最直接的选择,但这同时意味着一个创业梦想的破灭和数十个工作岗位的消失。
面对这一困境,东阿县人民法院执行团队在深入“司法体检”后,作出了一个关键判断:该公司属于典型的“诚实而不幸”企业,其困境非因恶意失信造成,核心生产能力和技术团队价值仍在。强制执行固然简单,却可能扼杀一个地方特色产业的希望,最终也未必能最大化保障各方债权人利益。为此,执行团队果断启动挽救程序。经过调研、沟通,执行团队开出“良方”:推动股权改革,引入战略投资。历经3个月艰难磋商,公司股东同意增资600余万元。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为首批案款的偿付提供了保障。
在企业有了资金后,该院执行团队精准施策,分类化解:对银行等金融债权人,充分阐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精神,推动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盘活核心资产,优先偿付金融债务;对买卖合同和工程款纠纷案件的供应商与施工方,既考虑债权人的现实损失,也体谅企业暂时的支付困难,通过分期履行等方式,修复上下游产业链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对棘手的劳动争议案件,向企业和劳动者双向释法明理,最终达成方案,既清偿了欠薪,又保住了21个关键岗位和生产线的持续运转。
“目前公司正聚焦技术升级与市场开拓,对实现年产数千吨阿胶系列、膏方及黄酒产品的目标充满信心。是法院的‘法治赋能’,给了我们二次创业的底气和更广阔的空间。”回访中,企业负责人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该企业的成功脱困重生并非偶然,它植根于该院自2022年9月起精心构建的“法治护企”体系。该体系整合了18家涉企服务单位资源,成立“法治护企工作室”,形成合力;创新建立“红黄蓝”企业健康预警机制,对辖区内百余家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司法体检”,防患于未然;更重要的是,推动司法理念实现“三重深刻转变”——从专注于个案解决的“就案办案”,转向服务产业长远发展的“产业护航”;从强调强制力的“刚性执法”,升级为注重引导修复的“柔性治理”;从事后处置的“末端发力”,前置到风险防范的“源头预防”。
“从17案缠身的绝境到轻装上阵的新生,东阿县某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的故事,是东阿法院在‘法治护企’道路上交出的一份充满温度的答卷。”东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得民表示,下一步,东阿法院将以“法治护企工作室”为枢纽,持续探索以法治稳预期、提信心、促增长的新路径,让司法活水不断滋养营商环境沃土,护航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行稳致远。
王希玉 沈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