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忠诚 强担当 重实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滨州、法治滨州
滨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毕志伟
2025-07-25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编者按:7月8日至11日,全省政法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履职尽责 担当作为”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举办。来自全省政法系统的190余名领导干部齐聚一堂,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作风锤炼,进一步筑牢了廉洁防线,增强了履职担当的使命感和能力。
即日起,本报开设【政法干部话担当】专栏,邀请全省各地市、各层级政法干部,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实际,围绕“如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激发担当作为内生动力”这一核心主题,谈体悟、晒举措、亮答卷。敬请关注。
在全省上下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省委政法委组织这次培训,正当其时、切中所需。王宇燕书记在开班式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政法机关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法治属性、社会属性的丰富内涵,系统总结了依照“三定”履职、全面履职、依法履职、担当履职的实践要求,明确了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对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聆听王宇燕书记和各位领导的授课,进一步把牢了政治方向,更加深刻认识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掌握了科学方法,扭住主责主业干事、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国家法律、符合法定职责、符合工作规律、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要求,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着力回应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决心,深化了对政法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找准了攻坚突破的方向坐标。
今年以来,省委政法委事不避难、知重负重,目标方向抓得准、工作重点抓得紧、推进方法抓得实、自身建设抓得牢,始终以政法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各种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以政法工作的主动性转化各类风险叠加带来的被动性,为全省政法系统作出了示范和表率。
作风建设不仅是践行宗旨、纯洁党风的关键之举,更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务实之功。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影响发展环境,递条子、打招呼、开后门损害法治公信,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冲击社会底线,文牍主义、程序空转消解实质正义,冷硬横推、慢僵错瑕侵蚀“鱼水之情”,必须坚决防范、及时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隐身衣”,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新变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微腐败”,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练就履职尽责的铁肩膀,挺起担当作为的硬脊梁。一是牢牢把握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维护政治安全“铜墙铁壁”,把讲政治、讲忠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二是牢牢把握政法为民的根本立场。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建用督评效”一体化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运行,回应好群众身边的民生诉求;统筹“情理法”、把握“时度效”,办理好群众身边的各类案件;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分类排查、分级预警、分项处置隐性矛盾,防范和化解好群众身边的风险隐患。三是牢牢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健全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深化“滨法治源”工作品牌,开展好案件评查、攻坚好信访积案,切实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四是牢牢把握服务发展的使命担当。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抓好“七个小专项”,建好涉外法治服务“八个中心”,开展好助力“滨企创世界”、企业预防性合规经营、法智护航中心提质提效等专项行动,以履职担当实绩检验作风建设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贡献滨州力量。
即日起,本报开设【政法干部话担当】专栏,邀请全省各地市、各层级政法干部,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实际,围绕“如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激发担当作为内生动力”这一核心主题,谈体悟、晒举措、亮答卷。敬请关注。
在全省上下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省委政法委组织这次培训,正当其时、切中所需。王宇燕书记在开班式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政法机关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法治属性、社会属性的丰富内涵,系统总结了依照“三定”履职、全面履职、依法履职、担当履职的实践要求,明确了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对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聆听王宇燕书记和各位领导的授课,进一步把牢了政治方向,更加深刻认识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掌握了科学方法,扭住主责主业干事、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国家法律、符合法定职责、符合工作规律、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要求,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着力回应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决心,深化了对政法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找准了攻坚突破的方向坐标。
今年以来,省委政法委事不避难、知重负重,目标方向抓得准、工作重点抓得紧、推进方法抓得实、自身建设抓得牢,始终以政法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各种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以政法工作的主动性转化各类风险叠加带来的被动性,为全省政法系统作出了示范和表率。
作风建设不仅是践行宗旨、纯洁党风的关键之举,更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务实之功。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影响发展环境,递条子、打招呼、开后门损害法治公信,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冲击社会底线,文牍主义、程序空转消解实质正义,冷硬横推、慢僵错瑕侵蚀“鱼水之情”,必须坚决防范、及时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隐身衣”,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新变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微腐败”,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练就履职尽责的铁肩膀,挺起担当作为的硬脊梁。一是牢牢把握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维护政治安全“铜墙铁壁”,把讲政治、讲忠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二是牢牢把握政法为民的根本立场。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建用督评效”一体化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运行,回应好群众身边的民生诉求;统筹“情理法”、把握“时度效”,办理好群众身边的各类案件;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分类排查、分级预警、分项处置隐性矛盾,防范和化解好群众身边的风险隐患。三是牢牢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健全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深化“滨法治源”工作品牌,开展好案件评查、攻坚好信访积案,切实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四是牢牢把握服务发展的使命担当。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抓好“七个小专项”,建好涉外法治服务“八个中心”,开展好助力“滨企创世界”、企业预防性合规经营、法智护航中心提质提效等专项行动,以履职担当实绩检验作风建设实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贡献滨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