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综合新闻

庆云县公安局打造“法治护企”工程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2025-06-24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刘鹏 刘之洋
  为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庆云县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以严格规范执法为基础,以主动靠前服务为抓手,着力构建“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协作有深度”的警企护航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规范执法流程,夯实法治保障根基。坚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保障企业权益的“生命线”,从制度、标准、监督三方面筑牢执法“防火墙”。
  一是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建立“法治轮训+案例复盘+实战考核”三位一体培训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执法专题练兵,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明确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合法经营与违法违规的法律边界,通过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案系统智能预警等技术手段,实现执法流程可追溯、问题隐患早发现。二是细化柔性监管标准。制定《涉企行政执法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对重点企业实行信用分级监管,建立“首违预警、轻微不罚、严重必查”动态管理机制,2024年以来对5起轻微违规行为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同步开展“执法+普法”上门指导,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传递执法温度。三是严格执法质量管控。实行涉企案件评查制度,由法制专员对受立案、证据链、法律适用等全要素审核,对发现的瑕疵问题启动“限期整改+回头验收”闭环管理。
  创新服务机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减负担、提效率、保安全”三大服务工程,让企业安心创业、放心经营。
  一是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模式。建立“涉企执法影响评估制度”,对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严格履行分级审批,减少涉企财产查控措施;实施“检查备案制”,除重大案件线索外,对企业的日常检查实行“一次抽查、全面体检”,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组建“警企服务宣讲团”,累计开展安全生产、反诈防骗等专题培训12场,覆盖企业员工3000余人次。二是打造便企利企快捷通道。升级“项目警长”服务机制,为重点工程配备“点对点”警务联络人,提供“证照代办、隐患排查、风险预警”一站式服务,2025年以来已为辖区重点项目、企业解决周边治安整治、员工落户等问题11件。三是构建涉企警情快处体系。在庆云县公安局接报案中心设置涉企接警窗口,实行“接警即响应、处置即反馈、结案即回访”工作机制,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合同诈骗、阻工扰工等案件优先受理、专班侦办,累计破获涉企案件18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
  深化警企协同,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推动形成“警企联动、风险联控、问题联治”的立体化护企网络。
  一是搭建多元沟通平台。全面推行“一企一警”联络机制,在辖区重点企业设立驻企警务室,实时收集企业涉外安保、跨境贸易等特殊需求;定期召开警企联席会议,通报治安形势、解读惠企政策,累计收集整改厂区周边交通隐患、物流仓储防盗等问题17项,真正让企业“说话有渠道、遇事有人管”。二是强化安全防控联动。建立“警企安防联盟”,指导企业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位一体建设,切实夯实企业安防基础;针对工业园区夜间治安特点,实行“派出所民警+企业保安+网格员”轮岗巡逻,相关区域盗窃类警情明显下降。三是完善矛盾化解机制。联合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涉企矛盾调解中心”,对涉企合同纠纷、土地租赁等问题实行“警情分流、部门联动、多元化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 刘鹏 刘之洋
  为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庆云县公安局立足主责主业,以严格规范执法为基础,以主动靠前服务为抓手,着力构建“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协作有深度”的警企护航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规范执法流程,夯实法治保障根基。坚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保障企业权益的“生命线”,从制度、标准、监督三方面筑牢执法“防火墙”。
  一是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建立“法治轮训+案例复盘+实战考核”三位一体培训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执法专题练兵,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明确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合法经营与违法违规的法律边界,通过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案系统智能预警等技术手段,实现执法流程可追溯、问题隐患早发现。二是细化柔性监管标准。制定《涉企行政执法从轻减轻处罚清单》,对重点企业实行信用分级监管,建立“首违预警、轻微不罚、严重必查”动态管理机制,2024年以来对5起轻微违规行为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同步开展“执法+普法”上门指导,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传递执法温度。三是严格执法质量管控。实行涉企案件评查制度,由法制专员对受立案、证据链、法律适用等全要素审核,对发现的瑕疵问题启动“限期整改+回头验收”闭环管理。
  创新服务机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减负担、提效率、保安全”三大服务工程,让企业安心创业、放心经营。
  一是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模式。建立“涉企执法影响评估制度”,对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严格履行分级审批,减少涉企财产查控措施;实施“检查备案制”,除重大案件线索外,对企业的日常检查实行“一次抽查、全面体检”,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组建“警企服务宣讲团”,累计开展安全生产、反诈防骗等专题培训12场,覆盖企业员工3000余人次。二是打造便企利企快捷通道。升级“项目警长”服务机制,为重点工程配备“点对点”警务联络人,提供“证照代办、隐患排查、风险预警”一站式服务,2025年以来已为辖区重点项目、企业解决周边治安整治、员工落户等问题11件。三是构建涉企警情快处体系。在庆云县公安局接报案中心设置涉企接警窗口,实行“接警即响应、处置即反馈、结案即回访”工作机制,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合同诈骗、阻工扰工等案件优先受理、专班侦办,累计破获涉企案件18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
  深化警企协同,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推动形成“警企联动、风险联控、问题联治”的立体化护企网络。
  一是搭建多元沟通平台。全面推行“一企一警”联络机制,在辖区重点企业设立驻企警务室,实时收集企业涉外安保、跨境贸易等特殊需求;定期召开警企联席会议,通报治安形势、解读惠企政策,累计收集整改厂区周边交通隐患、物流仓储防盗等问题17项,真正让企业“说话有渠道、遇事有人管”。二是强化安全防控联动。建立“警企安防联盟”,指导企业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位一体建设,切实夯实企业安防基础;针对工业园区夜间治安特点,实行“派出所民警+企业保安+网格员”轮岗巡逻,相关区域盗窃类警情明显下降。三是完善矛盾化解机制。联合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涉企矛盾调解中心”,对涉企合同纠纷、土地租赁等问题实行“警情分流、部门联动、多元化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