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燕塔派出所

“三融三提”工作法打造平安共同体

2025-05-27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莘县公安局燕塔派出所辖区面积41.9平方公里,管理10万常住人口、188个网格,治理难度大、民生诉求多。近年来,该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脚板+科技”“共建+共治”“预防+服务”三融工作法,实现刑事警情三年降幅29.7%、矛盾纠纷化解率98%的显著成效,获评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走出了一条城乡接合部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融通治理末梢 提升平安掌控力
  “三车并进”织密走访网络。“我们坚持社区警务围着民生转,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共享单车‘三车联动’,让警力真正沉到群众身边。”所长张子军介绍。该所创新“四头走访法”,上炕头化解家庭积怨,下地头解决土地纠纷,蹲街头捕捉治安动态,巡村头消除安全隐患。近三年累计走访群众3.2万户,收集社情民意4300余条,就地化解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矛盾89起,整改消防通道堵塞、电线私拉乱接等隐患270处。
  “三色管理”筑牢防控根基。“针对辖区矛盾点风险点,我们建立‘红黄绿’分级预警机制,最大限度确保防控精准。”教导员梁清江介绍,对精神病患、刑满释放等特殊群体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控,对台球厅、旅馆等重点场所推行“一店一策”精细管理,2600余个管理台账实现风险隐患闭环处置。在礼院村,社区民警马瑞红通过“田间调解”成功化解两户村民长达三年的宅基地纠纷;在商业街,联合消防部门对12家餐饮店实施燃气安全改造,火灾隐患整改率100%。
融聚群众力量 提升共治协同力
  “三区四长工作体系”激活自治细胞。针对辖区校园区、居民区、商业区不同区域治安特点,统筹警力民力,构建起“警务长+胡同长+楼道长+联防长”警民联动防控网络。在12个行政村推选120名胡同长,年均化解邻里纠纷200余起;在108个小区设立1300名楼长,累计发现高空抛物、消防隐患等问题370件;在1258家商户发展276名联防长,组建“平安商圈联盟”,共享监控资源820路,协助破获盗窃案件56起。“上周发现有陌生人在店门口徘徊,联防群发个定位,民警3分钟就赶到。”服装店主张丽说。
  “三创工程”培育平安生态。开展“零发案小区”“平安商铺”“文明胡同”创建活动,36个小区实现全年零发案,120家商户获评“平安示范店”。培育“莘城志警”“红袖标巡逻队”等11支群防组织,1.2万人次参与夜间巡防,开展反诈宣传230场,成功阻断电信诈骗转账46起,挽回损失180余万元。在燕塔广场,“警银联合宣传站”通过情景剧表演,让3000余名中老年人识破“保健品诈骗”套路。
融贯科技人文 提升服务穿透力
  “三维调解”化解千千心结。建立“网格-社区-派出所”三级调解网络,95%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茶桌调解区”,民警、律师组成“法理情”调解专班,成功处置劳资纠纷、物业矛盾等复杂问题56件。全国二级英模吕章义牵头成立的“英模调解室”,通过“一杯茶降火气、两句话明事理、三步骤化心结”工作法,化解征地拆迁等疑难矛盾87起。
  “三重赋能”点亮民生灯火。针对辖区16所学校密集特点,率先开展“护学护苗”行动,设立“安全课堂”“家长咨询角”,解决入学户籍问题180件;整治校园周边交通乱象,施划停车位230个,拥堵投诉量下降70%,护校安园“莘县经验”在全省推广。在4个大型社区建成“警务工作站”,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证服务180次,累计办理民生业务1600余件。推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新增人脸识别、车辆道闸等设备230套,高空抛物摄像头覆盖36栋居民楼,推动小区盗窃、高空坠物事故分别下降37%、89%。    刘鹏
  莘县公安局燕塔派出所辖区面积41.9平方公里,管理10万常住人口、188个网格,治理难度大、民生诉求多。近年来,该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脚板+科技”“共建+共治”“预防+服务”三融工作法,实现刑事警情三年降幅29.7%、矛盾纠纷化解率98%的显著成效,获评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走出了一条城乡接合部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融通治理末梢 提升平安掌控力
  “三车并进”织密走访网络。“我们坚持社区警务围着民生转,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共享单车‘三车联动’,让警力真正沉到群众身边。”所长张子军介绍。该所创新“四头走访法”,上炕头化解家庭积怨,下地头解决土地纠纷,蹲街头捕捉治安动态,巡村头消除安全隐患。近三年累计走访群众3.2万户,收集社情民意4300余条,就地化解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矛盾89起,整改消防通道堵塞、电线私拉乱接等隐患270处。
  “三色管理”筑牢防控根基。“针对辖区矛盾点风险点,我们建立‘红黄绿’分级预警机制,最大限度确保防控精准。”教导员梁清江介绍,对精神病患、刑满释放等特殊群体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控,对台球厅、旅馆等重点场所推行“一店一策”精细管理,2600余个管理台账实现风险隐患闭环处置。在礼院村,社区民警马瑞红通过“田间调解”成功化解两户村民长达三年的宅基地纠纷;在商业街,联合消防部门对12家餐饮店实施燃气安全改造,火灾隐患整改率100%。
融聚群众力量 提升共治协同力
  “三区四长工作体系”激活自治细胞。针对辖区校园区、居民区、商业区不同区域治安特点,统筹警力民力,构建起“警务长+胡同长+楼道长+联防长”警民联动防控网络。在12个行政村推选120名胡同长,年均化解邻里纠纷200余起;在108个小区设立1300名楼长,累计发现高空抛物、消防隐患等问题370件;在1258家商户发展276名联防长,组建“平安商圈联盟”,共享监控资源820路,协助破获盗窃案件56起。“上周发现有陌生人在店门口徘徊,联防群发个定位,民警3分钟就赶到。”服装店主张丽说。
  “三创工程”培育平安生态。开展“零发案小区”“平安商铺”“文明胡同”创建活动,36个小区实现全年零发案,120家商户获评“平安示范店”。培育“莘城志警”“红袖标巡逻队”等11支群防组织,1.2万人次参与夜间巡防,开展反诈宣传230场,成功阻断电信诈骗转账46起,挽回损失180余万元。在燕塔广场,“警银联合宣传站”通过情景剧表演,让3000余名中老年人识破“保健品诈骗”套路。
融贯科技人文 提升服务穿透力
  “三维调解”化解千千心结。建立“网格-社区-派出所”三级调解网络,95%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茶桌调解区”,民警、律师组成“法理情”调解专班,成功处置劳资纠纷、物业矛盾等复杂问题56件。全国二级英模吕章义牵头成立的“英模调解室”,通过“一杯茶降火气、两句话明事理、三步骤化心结”工作法,化解征地拆迁等疑难矛盾87起。
  “三重赋能”点亮民生灯火。针对辖区16所学校密集特点,率先开展“护学护苗”行动,设立“安全课堂”“家长咨询角”,解决入学户籍问题180件;整治校园周边交通乱象,施划停车位230个,拥堵投诉量下降70%,护校安园“莘县经验”在全省推广。在4个大型社区建成“警务工作站”,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证服务180次,累计办理民生业务1600余件。推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新增人脸识别、车辆道闸等设备230套,高空抛物摄像头覆盖36栋居民楼,推动小区盗窃、高空坠物事故分别下降37%、89%。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