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什么”到“你要什么”

2025-09-30 作者: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扫二维码查看视频
  □ 丁兆霞

  不少乡村民宿的经营逻辑很简单:有院子就改民宿,靠海就卖海景房。最终,陷入硬件比拼的同质化死循环。
  王海涛和孔嘉升的突破,恰恰在于“倒过来想”——先摸透用户要什么,再量身定制产品。王海涛发现中产亲子家庭的核心需求:私密空间、多人互动、在地体验。于是“听海院墅”搞包院模式,让一组家庭独占一座院子;加滑梯、配厨房,满足亲子互动;请村民当管家,提供带赶海、海鲜代加工服务,把海边生活打包成体验。
  孔嘉升则读懂了游客的情感需求。奔海而来的人,要的不只是“睡在海边”,更是“与海共生”的松弛感。所以他拒绝“把海景锁进高价房”,转而打造共享茶室——一扇窗将无垠海景“框”成流动画卷,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围坐窗边谈天,共享一片海的治愈,把住宿变成了“海边生活的一段记忆”。
  城市人到乡村,要的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体验,是情感的共鸣,是在地文化的触摸。当民宿经营者从“供给者”变成“需求洞察者”,乡村的院子、海风、渔家故事,才能真正变成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 丁兆霞

  不少乡村民宿的经营逻辑很简单:有院子就改民宿,靠海就卖海景房。最终,陷入硬件比拼的同质化死循环。
  王海涛和孔嘉升的突破,恰恰在于“倒过来想”——先摸透用户要什么,再量身定制产品。王海涛发现中产亲子家庭的核心需求:私密空间、多人互动、在地体验。于是“听海院墅”搞包院模式,让一组家庭独占一座院子;加滑梯、配厨房,满足亲子互动;请村民当管家,提供带赶海、海鲜代加工服务,把海边生活打包成体验。
  孔嘉升则读懂了游客的情感需求。奔海而来的人,要的不只是“睡在海边”,更是“与海共生”的松弛感。所以他拒绝“把海景锁进高价房”,转而打造共享茶室——一扇窗将无垠海景“框”成流动画卷,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围坐窗边谈天,共享一片海的治愈,把住宿变成了“海边生活的一段记忆”。
  城市人到乡村,要的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体验,是情感的共鸣,是在地文化的触摸。当民宿经营者从“供给者”变成“需求洞察者”,乡村的院子、海风、渔家故事,才能真正变成不可复制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