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声

从“趴睡”到“躺睡”,要变的不只是桌椅

2025-09-2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招远市辛庄镇辛庄学校的学生在午休。 (□记者 王雨萌 金芮宏 报道)
  □ 本报记者 王雨萌 金芮宏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46016—2025)国家标准,对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午休课桌椅的功能和部件进行了规范化说明。
  更舒适、安全的午休课桌椅,是推动中小学生实现从“趴睡”到“躺睡”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中小学,午休“躺睡”推广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障碍。
告别“趴睡”,有期待有忧虑
  “中午接送孩子,对多数家长来说不现实。”济南市一位小学生家长说,“在学校午休,担心孩子趴着睡影响发育;在午托机构,既担心有安全隐患,经济上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对于众多受访家长来说,午休课桌椅的推广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但是,期待也伴随着顾虑,家长们反复强调,安全性和真实舒适度是关键前提。
  济南高新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的疑虑是:“椅子的倾斜角度及对腰部的支撑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孩子把椅子放下来的过程,会不会夹到手?”
  历下区一学生家长担心:“座椅打开后的稳定性怎么样?座椅会不会比较硬,不舒服的问题又能怎么解决?”
  “有条件的话尽量是让学生能躺下。”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整脊科主任王绍辉,从专业角度分析了趴睡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在临床上,尤其寒暑假、周末,有很多小患者到门诊来治疗。”王绍辉说,青少年的脊柱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王绍辉详细演示了趴睡对健康的三重影响:
  第一是腰椎。趴在课桌上时,腰背肌一直处于被迫拉伸的状态,此时的腰椎和正常的生理曲度正好相反。而且趴睡时,容易左右歪斜造成脊柱侧弯。
  第二是对呼吸的影响:含胸压迫胸廓,影响肺活量,造成血液含氧量减少,导致孩子容易疲劳。
  第三是颈椎。趴着的时候,尤其是睡着以后,人处于完全放松状态,颈部两侧受力不平衡,容易造成颈椎的慢性劳损。
  再者,脊柱的变形、侧弯、反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孩子的脊柱问题是后天不良姿势导致的。”王绍辉说。对于本身就亟须纠正不良姿势的青少年来说,趴睡又增大了持续不良的机会。
实现“躺睡”,个性化方案不可少
  随着午休铃声响起,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动作熟练地调节靠背、拉出脚踏板,椅子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小床”。
  这是学校为全体学生配备的午休桌椅,平时坐着上课,午休时躺着休息。老师尚文婷说:“这个模式保障了学生午休质量。”
  面对现实因素的制约,不少学校因地制宜,用个性化方案探索让学生从“趴着睡”到“躺着睡”。
  2022年,德州天衢新区长河小学为学生采购了一批午休垫。午休时间,学生把教室桌椅向两侧挪动腾出空间,将午休垫铺设在地上休息,空调、地暖等设施能够提供温度保障。此外,低年级学生中午在校休息的人数较少,空余教室、活动室、微机室纷纷“变身”孩子们的集中躺休空间。
  据了解,自2022年起,德州市内各校陆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午休桌椅、午休垫等方案。目前,该市约有20万名学生实现了躺睡。
  长河小学校长孟杰说:“无论是采用午休桌椅还是其他替代性方案,让学生能躺睡才是最终目的。”
  不同于城市的就近入学和托管资源丰富,“村小”撤并调整后,学生上学距离变远,部分乡村中小学的留校午休成了刚性需求。
  招远采取的是“先农村后城区”的分步推广策略。2024年,招远市投资368万元为16所乡村学校配备8300个午休座椅,在烟台市率先实现了从“课桌趴睡”到“舒心躺睡”。
  “乡镇中小学的需求更迫切,基本上都是全封闭管理,早晚由校车接送,基本所有学生都在校午休。”辛庄镇辛庄学校校长路少启从实际需求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招远市教体局负责人说,为减轻财政压力,当地分两年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有食堂学校午休椅城乡全覆盖。“优先保障农村学校午休条件,也更加符合公众对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期待。”
“躺睡”落地,仍有多重问题待解
  新国标的出台为午休椅推广奠定了基石,但要从纸面走向现实,仍有多重问题待解。
  一是,资金压力大。一套标准化午休课桌椅价格多在数百元,仅一个班级的午休设备投入就需数万元。对普通公办学校而言,部分学校连基础教学设施都需靠专项拨款补充,面对设施投入、维护等成本往往只能望而却步。
  对于资金问题,有家长提出“是不是可以像家电一样,进行以旧换新补贴”或者“分批进行,如新建学校,新开班级,旧桌椅到了报废期的就统一更换”。
  二是,空间受限让许多学校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老城区学校建校时间早、规划紧凑。在现有满额甚至超额的班级规模下,教室空间仅能勉强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布置。
  辛庄学校校长路少启介绍了他们的空间解决方案:“在采购之前教体局相关人员反复来学校评估。班额小的完全可以躺开,班额大的话,同桌两个,一个横躺,另一个竖躺在过道上,一横一竖就解决了空间问题。”
  作为新国标起草单位之一的祥聚科创负责人段道朝说,午休椅的设计必须将安全、健康、空间和便捷四个维度贯穿始终。针对最棘手的空间问题,他从生产厂家的角度介绍了当前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中就要把空间运用到极致,目前设计的午睡课桌椅,大号1米,小号0.9米就可以展开使用,与正常的课桌间距相差不大。”
  他特别强调,新国标应与《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14)等更细致的标准相结合,“毕竟大部分时间椅子还是坐着来学习的,首先需要将其基础功能实现好。”
  从“趴睡”到“躺睡”,不仅是一种姿势的改变,更是锚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民生大事,唯有社会各方形成合力,针对既有难题,形成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才能共同托举孩子安稳的午休梦。
  □ 本报记者 王雨萌 金芮宏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46016—2025)国家标准,对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午休课桌椅的功能和部件进行了规范化说明。
  更舒适、安全的午休课桌椅,是推动中小学生实现从“趴睡”到“躺睡”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中小学,午休“躺睡”推广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障碍。
告别“趴睡”,有期待有忧虑
  “中午接送孩子,对多数家长来说不现实。”济南市一位小学生家长说,“在学校午休,担心孩子趴着睡影响发育;在午托机构,既担心有安全隐患,经济上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对于众多受访家长来说,午休课桌椅的推广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但是,期待也伴随着顾虑,家长们反复强调,安全性和真实舒适度是关键前提。
  济南高新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的疑虑是:“椅子的倾斜角度及对腰部的支撑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孩子把椅子放下来的过程,会不会夹到手?”
  历下区一学生家长担心:“座椅打开后的稳定性怎么样?座椅会不会比较硬,不舒服的问题又能怎么解决?”
  “有条件的话尽量是让学生能躺下。”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整脊科主任王绍辉,从专业角度分析了趴睡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在临床上,尤其寒暑假、周末,有很多小患者到门诊来治疗。”王绍辉说,青少年的脊柱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王绍辉详细演示了趴睡对健康的三重影响:
  第一是腰椎。趴在课桌上时,腰背肌一直处于被迫拉伸的状态,此时的腰椎和正常的生理曲度正好相反。而且趴睡时,容易左右歪斜造成脊柱侧弯。
  第二是对呼吸的影响:含胸压迫胸廓,影响肺活量,造成血液含氧量减少,导致孩子容易疲劳。
  第三是颈椎。趴着的时候,尤其是睡着以后,人处于完全放松状态,颈部两侧受力不平衡,容易造成颈椎的慢性劳损。
  再者,脊柱的变形、侧弯、反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身高发育。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孩子的脊柱问题是后天不良姿势导致的。”王绍辉说。对于本身就亟须纠正不良姿势的青少年来说,趴睡又增大了持续不良的机会。
实现“躺睡”,个性化方案不可少
  随着午休铃声响起,济南市历下区龙鼎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动作熟练地调节靠背、拉出脚踏板,椅子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小床”。
  这是学校为全体学生配备的午休桌椅,平时坐着上课,午休时躺着休息。老师尚文婷说:“这个模式保障了学生午休质量。”
  面对现实因素的制约,不少学校因地制宜,用个性化方案探索让学生从“趴着睡”到“躺着睡”。
  2022年,德州天衢新区长河小学为学生采购了一批午休垫。午休时间,学生把教室桌椅向两侧挪动腾出空间,将午休垫铺设在地上休息,空调、地暖等设施能够提供温度保障。此外,低年级学生中午在校休息的人数较少,空余教室、活动室、微机室纷纷“变身”孩子们的集中躺休空间。
  据了解,自2022年起,德州市内各校陆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午休桌椅、午休垫等方案。目前,该市约有20万名学生实现了躺睡。
  长河小学校长孟杰说:“无论是采用午休桌椅还是其他替代性方案,让学生能躺睡才是最终目的。”
  不同于城市的就近入学和托管资源丰富,“村小”撤并调整后,学生上学距离变远,部分乡村中小学的留校午休成了刚性需求。
  招远采取的是“先农村后城区”的分步推广策略。2024年,招远市投资368万元为16所乡村学校配备8300个午休座椅,在烟台市率先实现了从“课桌趴睡”到“舒心躺睡”。
  “乡镇中小学的需求更迫切,基本上都是全封闭管理,早晚由校车接送,基本所有学生都在校午休。”辛庄镇辛庄学校校长路少启从实际需求的角度给出了解释。
  招远市教体局负责人说,为减轻财政压力,当地分两年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有食堂学校午休椅城乡全覆盖。“优先保障农村学校午休条件,也更加符合公众对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期待。”
“躺睡”落地,仍有多重问题待解
  新国标的出台为午休椅推广奠定了基石,但要从纸面走向现实,仍有多重问题待解。
  一是,资金压力大。一套标准化午休课桌椅价格多在数百元,仅一个班级的午休设备投入就需数万元。对普通公办学校而言,部分学校连基础教学设施都需靠专项拨款补充,面对设施投入、维护等成本往往只能望而却步。
  对于资金问题,有家长提出“是不是可以像家电一样,进行以旧换新补贴”或者“分批进行,如新建学校,新开班级,旧桌椅到了报废期的就统一更换”。
  二是,空间受限让许多学校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老城区学校建校时间早、规划紧凑。在现有满额甚至超额的班级规模下,教室空间仅能勉强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布置。
  辛庄学校校长路少启介绍了他们的空间解决方案:“在采购之前教体局相关人员反复来学校评估。班额小的完全可以躺开,班额大的话,同桌两个,一个横躺,另一个竖躺在过道上,一横一竖就解决了空间问题。”
  作为新国标起草单位之一的祥聚科创负责人段道朝说,午休椅的设计必须将安全、健康、空间和便捷四个维度贯穿始终。针对最棘手的空间问题,他从生产厂家的角度介绍了当前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中就要把空间运用到极致,目前设计的午睡课桌椅,大号1米,小号0.9米就可以展开使用,与正常的课桌间距相差不大。”
  他特别强调,新国标应与《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14)等更细致的标准相结合,“毕竟大部分时间椅子还是坐着来学习的,首先需要将其基础功能实现好。”
  从“趴睡”到“躺睡”,不仅是一种姿势的改变,更是锚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民生大事,唯有社会各方形成合力,针对既有难题,形成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才能共同托举孩子安稳的午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