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后窗

那夜似的星星

2025-09-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崔舒越
  自从来济南工作后,已习惯每周在家乡和济南之间来回“切换”,虽然奔波,但为了周末两天“阖家团聚”的温情,却也不觉疲累。
  因为要赶班,周一早上要坐最早的车,在家多待一晚的代价就是周一早上要四点左右起床。刚要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司机一个电话就要赶到小区门口,因此总是在困倦中手忙脚乱。
  在手忙脚乱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插曲。
  这周,听到我起床的声音,父母猛地从房间出来,懊恼闹钟响后睡过头没让我吃上热乎乎的早饭。懊恼之余父亲已换好衣服准备骑车把我送到小区门口。
  我总说,我自己收拾好去坐车就可以了,何必在早上四点弄得家里“人仰马翻”呢?想来,现在的我还无法理解,比起多睡一会的享受,为人父母者,更在意的是让孩子不饿着肚子独自离家。
  人的一生会拥有很多身份,做“孩子”是最容易的,最难做好的也是“孩子”,等“孩子”意识到时,“小孩子”已经长成“大孩子”了。
  下楼后,眼前的模糊让我意识到忘记戴眼镜,匆匆上楼戴上后,父亲已经骑上电动车等我。上车后抬眼发现,天上正闪烁着一片星河,或许是因为周末连着下了两天雨,此刻能看得格外清晰。
  到小区门口时车还没来,心中庆幸,可以好好地欣赏这意料之外的美景。
  “你看多好看的星空!”我指着天空让父亲也看。
  望着这片星,忽然想起高中时期也有过这样的夜晚。那时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三年里都是和同小区的小伙伴一起拼车上下学。车在小区门口停下,每晚都会从小区门口一路说笑回家。
  在一个很平常的夜晚,我抬头看到了点点繁星,从那之后看星星便成了我们每晚回家路上的乐趣。
  那时,家长们总心疼我们的早出晚归,现在回头想想,高中三年确实过得清苦。可当时只觉得“以中有足乐者”,快乐的阈值格外低。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诚心感谢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发出这样的感慨,让九百多年后我的感性得以安放。古今之情原是相通的,这一片星河万古长存,我已从憧憬未来的“小孩儿”长成恋家的“游子”。
  “离开”使故乡成为“故乡”。许多事都是后知后觉的,“失去”在“怀念”中绕个圈,就成了“永恒”,生命也在如此循环往复中有了韵味,非“用心”者难以体会罢了。
  “怎么看个星星就高兴成这样,像没长大似的。”
  父亲的调侃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微笑不语,暗自想到,看星星这件事看似简单,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首先天气要好,其次不能有眼疾,还要有走出写字楼的闲暇时间,最重要的是能抵抗生命在“重复”中的钝化,始终保留孩时对世界的敏感。
  人还是需要些“孩子气”的。
  上车后困意已消,在汽车的疾驰中,车窗外的夜色慢慢褪去,我静静地欣赏一场橙黄与深蓝的渐变。
  希望很多年后,我们还能看到“那夜似的星星”。
□ 崔舒越
  自从来济南工作后,已习惯每周在家乡和济南之间来回“切换”,虽然奔波,但为了周末两天“阖家团聚”的温情,却也不觉疲累。
  因为要赶班,周一早上要坐最早的车,在家多待一晚的代价就是周一早上要四点左右起床。刚要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司机一个电话就要赶到小区门口,因此总是在困倦中手忙脚乱。
  在手忙脚乱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插曲。
  这周,听到我起床的声音,父母猛地从房间出来,懊恼闹钟响后睡过头没让我吃上热乎乎的早饭。懊恼之余父亲已换好衣服准备骑车把我送到小区门口。
  我总说,我自己收拾好去坐车就可以了,何必在早上四点弄得家里“人仰马翻”呢?想来,现在的我还无法理解,比起多睡一会的享受,为人父母者,更在意的是让孩子不饿着肚子独自离家。
  人的一生会拥有很多身份,做“孩子”是最容易的,最难做好的也是“孩子”,等“孩子”意识到时,“小孩子”已经长成“大孩子”了。
  下楼后,眼前的模糊让我意识到忘记戴眼镜,匆匆上楼戴上后,父亲已经骑上电动车等我。上车后抬眼发现,天上正闪烁着一片星河,或许是因为周末连着下了两天雨,此刻能看得格外清晰。
  到小区门口时车还没来,心中庆幸,可以好好地欣赏这意料之外的美景。
  “你看多好看的星空!”我指着天空让父亲也看。
  望着这片星,忽然想起高中时期也有过这样的夜晚。那时因为学校离家较远,三年里都是和同小区的小伙伴一起拼车上下学。车在小区门口停下,每晚都会从小区门口一路说笑回家。
  在一个很平常的夜晚,我抬头看到了点点繁星,从那之后看星星便成了我们每晚回家路上的乐趣。
  那时,家长们总心疼我们的早出晚归,现在回头想想,高中三年确实过得清苦。可当时只觉得“以中有足乐者”,快乐的阈值格外低。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诚心感谢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发出这样的感慨,让九百多年后我的感性得以安放。古今之情原是相通的,这一片星河万古长存,我已从憧憬未来的“小孩儿”长成恋家的“游子”。
  “离开”使故乡成为“故乡”。许多事都是后知后觉的,“失去”在“怀念”中绕个圈,就成了“永恒”,生命也在如此循环往复中有了韵味,非“用心”者难以体会罢了。
  “怎么看个星星就高兴成这样,像没长大似的。”
  父亲的调侃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微笑不语,暗自想到,看星星这件事看似简单,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首先天气要好,其次不能有眼疾,还要有走出写字楼的闲暇时间,最重要的是能抵抗生命在“重复”中的钝化,始终保留孩时对世界的敏感。
  人还是需要些“孩子气”的。
  上车后困意已消,在汽车的疾驰中,车窗外的夜色慢慢褪去,我静静地欣赏一场橙黄与深蓝的渐变。
  希望很多年后,我们还能看到“那夜似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