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题

济南市历下区

凝聚“阳光之力”赋能基层治理

2025-09-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居务公开是保障居民权益、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不断深化居务公开制度,以公开为“阳光”,凝聚“阳光之力”,持续组织、发动和教育居民,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五步循环工作法”
激活治理新效能
  历下区始终将居务公开作为提升居民自治水平的重要抓手,选取5个街道的10个社区率先开展试点。经过实践打磨,最终形成“需求收集—氛围营造—诉求实现—骨干培养—共同体构建”的“五步循环工作法”。
  如今,居务公开的治理效能持续释放,全区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居民投诉率下降60%,小区问题整改率从40%提升至82%……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电梯更换的实践,是其中一个生动案例。作为老旧回迁小区,历山路社区东舍坊东居的电梯故障停运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社区党委召开“阳光议事会”,通过“阳光七步法”——制订方案、发布公告、组织协商、结果运用、反馈公示、收集意见和确认议题,系统推进居务公开与民主协商。最终,8部电梯全部更换并投入运行,实现了居务公开和治理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透明三穿透”
推动居务公开走进群众生活
  为让居务公开真正融入居民生活,历下区推行“透明三穿透”,将公开渗透到社区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历下区采用“实体阵地+数字触达”双轨模式,实现“空间穿透”。统一规范全区140个社区公开栏的样式、色号和标志。线上依托AI社工“泉小智”平台,联动居民微信群,打造“1分钟触达圈”。
  在“内容穿透”方面,历下区印发《关于完善居务公开制度深化居民自治实践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居务监督委员会开展“三查三看”,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围绕“资源穿透”,历下区开展“透明使者”活动,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社区事务,通过社区App、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征集居民意见。
“参与三阶梯”
构建全过程自治体系
  历下区持续推进“参与三阶梯”,构建全过程居民自治体系,推动居民实现从“旁观者”到“受益者”的角色转变。
  从旁观者到决策者,充分赋予话语权。完善社区党员大会、居民会议等责任体系,每月召开“圆桌会议”,其中80%的议题源自12345热线和楼栋群投票,普通居民在议事会中的席位占比不低于60%。
  从决策者到行动者,有效赋予行动力。在公共区域增设“人民建议征集”信箱,推行“微项目众创+全流程晒账”模式,居民可认领民生项目,推动从“出主意”到“动手干”的转变。
  从行动者到受益者,持续强化获得感。编写《居务公开操作包》,居民可通过志愿服务兑换相应服务。今年以来,居民年均意见建议量增长近10倍,70%的提议者转化为项目认领人。
  居务公开是保障居民权益、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不断深化居务公开制度,以公开为“阳光”,凝聚“阳光之力”,持续组织、发动和教育居民,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五步循环工作法”
激活治理新效能
  历下区始终将居务公开作为提升居民自治水平的重要抓手,选取5个街道的10个社区率先开展试点。经过实践打磨,最终形成“需求收集—氛围营造—诉求实现—骨干培养—共同体构建”的“五步循环工作法”。
  如今,居务公开的治理效能持续释放,全区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居民投诉率下降60%,小区问题整改率从40%提升至82%……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电梯更换的实践,是其中一个生动案例。作为老旧回迁小区,历山路社区东舍坊东居的电梯故障停运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社区党委召开“阳光议事会”,通过“阳光七步法”——制订方案、发布公告、组织协商、结果运用、反馈公示、收集意见和确认议题,系统推进居务公开与民主协商。最终,8部电梯全部更换并投入运行,实现了居务公开和治理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透明三穿透”
推动居务公开走进群众生活
  为让居务公开真正融入居民生活,历下区推行“透明三穿透”,将公开渗透到社区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历下区采用“实体阵地+数字触达”双轨模式,实现“空间穿透”。统一规范全区140个社区公开栏的样式、色号和标志。线上依托AI社工“泉小智”平台,联动居民微信群,打造“1分钟触达圈”。
  在“内容穿透”方面,历下区印发《关于完善居务公开制度深化居民自治实践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居务监督委员会开展“三查三看”,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围绕“资源穿透”,历下区开展“透明使者”活动,邀请居民代表参与社区事务,通过社区App、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征集居民意见。
“参与三阶梯”
构建全过程自治体系
  历下区持续推进“参与三阶梯”,构建全过程居民自治体系,推动居民实现从“旁观者”到“受益者”的角色转变。
  从旁观者到决策者,充分赋予话语权。完善社区党员大会、居民会议等责任体系,每月召开“圆桌会议”,其中80%的议题源自12345热线和楼栋群投票,普通居民在议事会中的席位占比不低于60%。
  从决策者到行动者,有效赋予行动力。在公共区域增设“人民建议征集”信箱,推行“微项目众创+全流程晒账”模式,居民可认领民生项目,推动从“出主意”到“动手干”的转变。
  从行动者到受益者,持续强化获得感。编写《居务公开操作包》,居民可通过志愿服务兑换相应服务。今年以来,居民年均意见建议量增长近10倍,70%的提议者转化为项目认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