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2025-09-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包心鉴

  编者按: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精神的传承需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推动沂蒙精神代代传,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创新方式方法。为推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大众日报理论周刊推出专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基层模范,共话“沂蒙精神代代传”。

  沂蒙精神之所以具有激励人、塑造人的强大精神功能,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影响久远的强大精神力量,根本奥秘在于这是一种以人民为主体的先进精神形态。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进一步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这一红色基因,运用“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邃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人民主体意识、激发人民主体创造,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的根本着力点。
  人民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抽象个体,而是创造社会实践的人民群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沂蒙精神作为一种具有厚重历史内涵和巨大时代价值的先进精神形态,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主体性的集中彰显。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如何密切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解决党在长期执政中面临的独有难题?沂蒙精神所深刻蕴含的人民主体性作出了正确回答、提供了深刻启示。近几年,中共临沂市委把握沂蒙精神核心要义,深化为民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造了“12345·临沂首发”智能化平台,开辟了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新途径。“临沂首发”架起了党群同心、政民互动的连心桥,开辟了群众情绪表达的便捷通道,为改进党政机关作风、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构建起有效的制度化平台,使沂蒙精神的人民主体性特质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主体和中心的现代化。这一鲜明特质和发展要求,与沂蒙精神蕴含的人民主体性高度契合,对新征程上如何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紧紧围绕不断增强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体意识,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人民主体意识是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前提和强大杠杆。沂蒙精神是深刻蕴含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的人民主体意识,这一主体意识在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将进一步释放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处于深度变革之中,既给广大社会成员带来有利的条件和强大的动力,促进人们以主人翁姿态紧跟社会变革步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尤其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代社会病”,对人们产生种种消极影响,使一些人价值观扭曲、主体性失落,尤其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优良传统造成严重冲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一个关乎全局的迫切任务提到我们面前,这就是进一步增强人民的主体意识、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这一核心要素,运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有血有肉、可敬可亲的沂蒙精神典型教育人、感召人、鼓舞人、激励人,把沂蒙精神蕴含的“听党指挥、坚信不移、紧跟党走、坚定不移”和“顾全大局、牺牲自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优秀基因转化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景的高度认同,转化为继续艰苦奋斗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自觉行动,不啻是在新征程上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的核心任务。
  第二,紧紧围绕充分发挥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创造活力,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尤其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才能顺利实现。人民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是沂蒙精神最具有传承性和渗透力的红色基因。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组织领导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节衣缩食支援革命,摊煎饼、做军鞋、抬担架、勇支前,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沂蒙颂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坚定跟党前行,改造自然、战胜困难、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用极大的热情和主体创造支撑起社会主义制度大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沂蒙人民的主体创造精神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永不停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跨跃式发展奇迹。历史深刻表明,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无比巨大的,这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和真谛,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的最重要生长点。
  第三,紧紧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本逻辑”和“资本逻辑”有机融合的本质和规律决定,在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人的现代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主体性为鲜明特质的沂蒙精神,蕴含着深邃的提高人的主体觉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和文化功能。沂蒙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丰富完善、传承弘扬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随着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不断深入,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必将进一步释放,在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社科联特聘专家、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 包心鉴

  编者按: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精神的传承需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推动沂蒙精神代代传,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创新方式方法。为推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大众日报理论周刊推出专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基层模范,共话“沂蒙精神代代传”。

  沂蒙精神之所以具有激励人、塑造人的强大精神功能,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影响久远的强大精神力量,根本奥秘在于这是一种以人民为主体的先进精神形态。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进一步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这一红色基因,运用“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邃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人民主体意识、激发人民主体创造,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的根本着力点。
  人民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抽象个体,而是创造社会实践的人民群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沂蒙精神作为一种具有厚重历史内涵和巨大时代价值的先进精神形态,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主体性的集中彰显。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如何密切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解决党在长期执政中面临的独有难题?沂蒙精神所深刻蕴含的人民主体性作出了正确回答、提供了深刻启示。近几年,中共临沂市委把握沂蒙精神核心要义,深化为民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造了“12345·临沂首发”智能化平台,开辟了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新途径。“临沂首发”架起了党群同心、政民互动的连心桥,开辟了群众情绪表达的便捷通道,为改进党政机关作风、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构建起有效的制度化平台,使沂蒙精神的人民主体性特质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彰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主体和中心的现代化。这一鲜明特质和发展要求,与沂蒙精神蕴含的人民主体性高度契合,对新征程上如何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紧紧围绕不断增强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体意识,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人民主体意识是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前提和强大杠杆。沂蒙精神是深刻蕴含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的人民主体意识,这一主体意识在以人民为主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将进一步释放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均处于深度变革之中,既给广大社会成员带来有利的条件和强大的动力,促进人们以主人翁姿态紧跟社会变革步伐,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尤其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代社会病”,对人们产生种种消极影响,使一些人价值观扭曲、主体性失落,尤其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优良传统造成严重冲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一个关乎全局的迫切任务提到我们面前,这就是进一步增强人民的主体意识、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性这一核心要素,运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有血有肉、可敬可亲的沂蒙精神典型教育人、感召人、鼓舞人、激励人,把沂蒙精神蕴含的“听党指挥、坚信不移、紧跟党走、坚定不移”和“顾全大局、牺牲自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优秀基因转化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景的高度认同,转化为继续艰苦奋斗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自觉行动,不啻是在新征程上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的核心任务。
  第二,紧紧围绕充分发挥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创造活力,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尤其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才能顺利实现。人民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是沂蒙精神最具有传承性和渗透力的红色基因。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组织领导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节衣缩食支援革命,摊煎饼、做军鞋、抬担架、勇支前,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沂蒙颂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坚定跟党前行,改造自然、战胜困难、艰苦奋斗、建设家园,用极大的热情和主体创造支撑起社会主义制度大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沂蒙人民的主体创造精神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永不停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跨跃式发展奇迹。历史深刻表明,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无比巨大的,这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和真谛,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的最重要生长点。
  第三,紧紧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本逻辑”和“资本逻辑”有机融合的本质和规律决定,在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人的现代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主体性为鲜明特质的沂蒙精神,蕴含着深邃的提高人的主体觉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和文化功能。沂蒙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丰富完善、传承弘扬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随着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不断深入,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必将进一步释放,在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社科联特聘专家、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