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沟街道打造“三个阵地”推动军民融合联创共享
2025-08-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段婷婷 通讯员 孙小倩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年来,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持续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工作,通过打造“三个阵地”,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联创共享,全力绘就双拥共建新蓝图。
聚焦思想引领,筑牢“思政引领阵地”。按照“建设一处展厅、打造一处基地、完善一项体系”的“三个一”工作思路,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军人本色。依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港沟街道红色文化展厅,系统展示港沟的红色事迹和发展成绩。依托神武村烈士墓,打造集思政教育、英烈纪念、红色观光为一体的思政教育基地,讲好全国道德模范刘延宝一家五代守护烈士墓的动人故事,已接待各类团体160余个,累计服务退役军人及群众5万余人。依托历城区智慧教育平台,开辟退役军人教育板块,组织开展线上“微课堂”和线下“面对面”教育培训。
聚焦拥军优属,建强“服务保障阵地”。系统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改造提升,建成500余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整合7类28项服务事项,通过流程优化、数据共享,业务办理平均时长压缩至15分钟。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通过结对联系、定期走访等方式,精准掌握退役军人思想动态;依托退役军人“1+27”服务网格,建立关爱帮扶机制。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协助8家军创企业申请贴息贷款160万元,并吸纳10名退役军人就业,港沟籍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43家;组织“军岗日”专场招聘会,开展“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活动,累计解决问题3项。持续强化兜底保障,为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51人次,发放各类优抚金231万元,走访各类优抚对象841人次。
聚焦为民服务,打造“示范引领阵地”。引导退役军人成长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中坚力量。制定《优秀退役军人评选办法》,培养2名“兵支书”、20名“兵委员”,在拆迁安置、乡村振兴、社会稳定等工作中展现新作为。其中,基层治理方面,成立老兵协商亭和老兵调解室2处,梳理化解处置矛盾问题15件。组建“港好有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60余次。积极挖掘宣传退役军人先进事迹,组织“红心向党共创未来”主题宣讲,线上依托“港港好”视频号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每年“八一”期间开展军地座谈会、双拥汇演等系列活动。
本报济南讯 近年来,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持续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工作,通过打造“三个阵地”,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联创共享,全力绘就双拥共建新蓝图。
聚焦思想引领,筑牢“思政引领阵地”。按照“建设一处展厅、打造一处基地、完善一项体系”的“三个一”工作思路,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军人本色。依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港沟街道红色文化展厅,系统展示港沟的红色事迹和发展成绩。依托神武村烈士墓,打造集思政教育、英烈纪念、红色观光为一体的思政教育基地,讲好全国道德模范刘延宝一家五代守护烈士墓的动人故事,已接待各类团体160余个,累计服务退役军人及群众5万余人。依托历城区智慧教育平台,开辟退役军人教育板块,组织开展线上“微课堂”和线下“面对面”教育培训。
聚焦拥军优属,建强“服务保障阵地”。系统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改造提升,建成500余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整合7类28项服务事项,通过流程优化、数据共享,业务办理平均时长压缩至15分钟。建立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通过结对联系、定期走访等方式,精准掌握退役军人思想动态;依托退役军人“1+27”服务网格,建立关爱帮扶机制。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协助8家军创企业申请贴息贷款160万元,并吸纳10名退役军人就业,港沟籍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43家;组织“军岗日”专场招聘会,开展“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活动,累计解决问题3项。持续强化兜底保障,为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51人次,发放各类优抚金231万元,走访各类优抚对象841人次。
聚焦为民服务,打造“示范引领阵地”。引导退役军人成长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中坚力量。制定《优秀退役军人评选办法》,培养2名“兵支书”、20名“兵委员”,在拆迁安置、乡村振兴、社会稳定等工作中展现新作为。其中,基层治理方面,成立老兵协商亭和老兵调解室2处,梳理化解处置矛盾问题15件。组建“港好有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60余次。积极挖掘宣传退役军人先进事迹,组织“红心向党共创未来”主题宣讲,线上依托“港港好”视频号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每年“八一”期间开展军地座谈会、双拥汇演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