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体验式”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实践探索

2025-08-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韩晗
  
  济南实验初级中学自建校以来,深度耕耘“体验式”思政教育,致力于让思政教育扎根于学生心田,融入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创新思政课堂模式
让价值引领“润物无声”
  学校提出建设有趣、有效、有参与、有思维的“四有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从传统的理论灌输向体验式、探究式转变。
  “时政播报”厚植家国情怀。课前开展新闻时评,引导学生结合时事新闻,深入剖析社会热点,培育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影领人生”传承革命精神。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并撰写观后感,让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将爱国情怀深深扎根于内心。
  “哲思课程”感悟生命价值。结合革命先辈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科学的力量、人性的光辉以及对未来的担当。
  “时光邮局”接力初心使命。组织学生前往邮政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品读书信,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写信,明确奋斗目标,坚守初心使命。
  “思政金课”创新教学实践。积极参与课程研究,学校设计的道德与法治(七下)课程获评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并承担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学组展示课任务。
打造德育品牌课程
为成长搭建榜样教育平台
  学校打造《青春飞扬 励耘人生》德育品牌,让学生在体验中遇见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
  意志课程:在同伴互助中锻造坚韧。初一入学课程中评选“坚持之星”;初三“30公里黄河徒步”活动中记录学生相互鼓励的瞬间,让坚持到底的同伴成为鲜活榜样,强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情感课程:在长辈寄语中滋养感恩。举办“十四岁青春礼”,请家长通过书信分享自身成长经历与人生感悟,传承家风;教师则以青春寄语传递育人初心,让学生在感受亲情师恩的同时,学习榜样精神。
  理想课程:在多元引领中点亮航向。通过行知游学、名家进校园等活动,引入多元榜样资源。学生探访名校校园,聆听校友奋斗故事,将“追求卓越”的榜样精神内化于心;邀请作家和科学家走进校园,分享坚守理想的经历,为在校生树立可学可及的成长榜样,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时代需求相结合。
构建体验思政体系
让红色基因融入素养培育
  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角色体验—志愿服务—模拟政协3个层面的实践,将校内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对责任的认知,从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国家认同和国际视野4个维度成长发展。
  角色体验:在真实情境中“领悟责任”。假期中组织学生参与角色体验,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培养其对职业的尊重与文化追求。
  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榜样力量”。成立“辰星公益”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星光点点”爱心助读行动,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累计开展活动近百场,捐赠善款超过2万元、图书达2600余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精神,入选2022年全国百佳“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模拟政协:在社会调研中彰显“担当意识”。2022年,学校成立首个初中“模拟政协”社团,组织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调研。学生完成了上百份模拟提案,其中《72名泉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等12份提案获市、区级表彰。学生从校园中的学习者变为社会发展的关注者与参与者,切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凝聚协同合力
让红色育人贯穿全程
  学校积极联动多方力量,构建全环境协同育人网络,让红色教育“无处不在”。
  家庭层面:以红色家风涵养初心。充分发挥“市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作用,定期组织“将成功传给下一代”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或家庭红色教育故事,让学生在家庭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层面:以课程建设夯实基础。开发《齐鲁家风伴我行》课程,将齐鲁先贤中的家国情怀融入课程,引发学生对优秀家风的思考、做好传承;依托“北斗星光学院”,推进“1+X+P”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助力其成长。
  社会层面:以实践基地拓展视野。与济南大学等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或利用冷湖实验室等企业资源,开展“火星探索”等科学实践项目,丰富红色教育形式与内容。
  政研层面:以政策资源保障实效。借助济南市市中区“全环境育人实验区”的政策优势,联合政府部门,开展红色法治课堂,将法治教育与红色历史相结合,为红色育人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与学术保障。
推进“思政+”跨学科融合
让红色基因“多元渗透”
  将思政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以体现与传承。
  “思政+史地”:在山河变迁中理解担当。开发“黄河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个人责任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天海一线牵 心手两相连”——济南临夏“大河孕育城市”主题研学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第五批优秀研学课程。
  “思政+艺术”:在艺术创作中表达情感。以老商埠历史和中国梦为创作素材,引导学生创作红色主题艺术作品。集体制作版画《中国梦》、原创舞蹈《荷韵》、《扇花朵朵向阳开》在各级展演中获好评,展现了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思政+体育”:在徒步征程中触摸根脉。连续15年开展“赓续黄河精神,用脚步丈量青春”30公里黄河徒步活动,为学生铺就一条浸润精神力量的成长之路。
  扎根于老商埠区这片红色沃土,济南实验初级中学积极探索创新,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等多个荣誉称号。学校将持续深入挖掘周边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让革命精神和榜样力量持续照亮学生的成长道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系济南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
  □韩晗
  
  济南实验初级中学自建校以来,深度耕耘“体验式”思政教育,致力于让思政教育扎根于学生心田,融入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创新思政课堂模式
让价值引领“润物无声”
  学校提出建设有趣、有效、有参与、有思维的“四有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从传统的理论灌输向体验式、探究式转变。
  “时政播报”厚植家国情怀。课前开展新闻时评,引导学生结合时事新闻,深入剖析社会热点,培育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影领人生”传承革命精神。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并撰写观后感,让学生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将爱国情怀深深扎根于内心。
  “哲思课程”感悟生命价值。结合革命先辈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科学的力量、人性的光辉以及对未来的担当。
  “时光邮局”接力初心使命。组织学生前往邮政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品读书信,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写信,明确奋斗目标,坚守初心使命。
  “思政金课”创新教学实践。积极参与课程研究,学校设计的道德与法治(七下)课程获评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并承担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学组展示课任务。
打造德育品牌课程
为成长搭建榜样教育平台
  学校打造《青春飞扬 励耘人生》德育品牌,让学生在体验中遇见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
  意志课程:在同伴互助中锻造坚韧。初一入学课程中评选“坚持之星”;初三“30公里黄河徒步”活动中记录学生相互鼓励的瞬间,让坚持到底的同伴成为鲜活榜样,强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情感课程:在长辈寄语中滋养感恩。举办“十四岁青春礼”,请家长通过书信分享自身成长经历与人生感悟,传承家风;教师则以青春寄语传递育人初心,让学生在感受亲情师恩的同时,学习榜样精神。
  理想课程:在多元引领中点亮航向。通过行知游学、名家进校园等活动,引入多元榜样资源。学生探访名校校园,聆听校友奋斗故事,将“追求卓越”的榜样精神内化于心;邀请作家和科学家走进校园,分享坚守理想的经历,为在校生树立可学可及的成长榜样,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时代需求相结合。
构建体验思政体系
让红色基因融入素养培育
  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角色体验—志愿服务—模拟政协3个层面的实践,将校内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对责任的认知,从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国家认同和国际视野4个维度成长发展。
  角色体验:在真实情境中“领悟责任”。假期中组织学生参与角色体验,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培养其对职业的尊重与文化追求。
  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榜样力量”。成立“辰星公益”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星光点点”爱心助读行动,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累计开展活动近百场,捐赠善款超过2万元、图书达2600余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精神,入选2022年全国百佳“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模拟政协:在社会调研中彰显“担当意识”。2022年,学校成立首个初中“模拟政协”社团,组织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调研。学生完成了上百份模拟提案,其中《72名泉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等12份提案获市、区级表彰。学生从校园中的学习者变为社会发展的关注者与参与者,切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凝聚协同合力
让红色育人贯穿全程
  学校积极联动多方力量,构建全环境协同育人网络,让红色教育“无处不在”。
  家庭层面:以红色家风涵养初心。充分发挥“市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作用,定期组织“将成功传给下一代”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或家庭红色教育故事,让学生在家庭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层面:以课程建设夯实基础。开发《齐鲁家风伴我行》课程,将齐鲁先贤中的家国情怀融入课程,引发学生对优秀家风的思考、做好传承;依托“北斗星光学院”,推进“1+X+P”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助力其成长。
  社会层面:以实践基地拓展视野。与济南大学等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或利用冷湖实验室等企业资源,开展“火星探索”等科学实践项目,丰富红色教育形式与内容。
  政研层面:以政策资源保障实效。借助济南市市中区“全环境育人实验区”的政策优势,联合政府部门,开展红色法治课堂,将法治教育与红色历史相结合,为红色育人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与学术保障。
推进“思政+”跨学科融合
让红色基因“多元渗透”
  将思政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以体现与传承。
  “思政+史地”:在山河变迁中理解担当。开发“黄河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个人责任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天海一线牵 心手两相连”——济南临夏“大河孕育城市”主题研学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第五批优秀研学课程。
  “思政+艺术”:在艺术创作中表达情感。以老商埠历史和中国梦为创作素材,引导学生创作红色主题艺术作品。集体制作版画《中国梦》、原创舞蹈《荷韵》、《扇花朵朵向阳开》在各级展演中获好评,展现了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思政+体育”:在徒步征程中触摸根脉。连续15年开展“赓续黄河精神,用脚步丈量青春”30公里黄河徒步活动,为学生铺就一条浸润精神力量的成长之路。
  扎根于老商埠区这片红色沃土,济南实验初级中学积极探索创新,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等多个荣誉称号。学校将持续深入挖掘周边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让革命精神和榜样力量持续照亮学生的成长道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系济南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