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迎来转场4周年
从运输枢纽到超级流量入口
2025-08-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白晓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青岛机场)迎来转场4周年。4年来,青岛机场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2024年,航班量、旅客量、货邮量三大生产运营数据均创青岛机场开航以来历史新高,成为城市的超级流量入口。
数据既是机场综合发展实力的体现,也映射着城市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这座全省唯一4F级现代化国际机场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 国内领先”的国际枢纽机场。
持续助推城市对外开放
客流量是衡量一个机场运营规模与活力的关键指标。
眼下正值航运旺季,青岛机场出发大厅人流如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青岛机场完成航班起降9.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260万人次,航班靠桥率稳居全国千万级机场前列。其中,国际(地区)客运量同比增长23%,达156万人次,日韩航班和客运总量稳居全国第3位。
客流量的攀升得益于日益织密的航线网络。为满足旅客暑期出行需求,青岛机场联合10余家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入,新开、加密38条航线,每周计划新增出港航班245班次。买张机票,说走就走。目前,青岛机场3小时航程可通达全国90%的省会城市、大中城市,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日韩核心城市。
国际方面,青岛机场不断强化日韩门户枢纽功能,今年以来新开名古屋、清州航线,日韩航线日均往返航班高达55架次,实现“公交化”运行,“首尔快线”日均34架次高居全国第一。国内方面,新开满洲里航线,并加密哈尔滨、成都、乌鲁木齐、呼伦贝尔等多条避暑游、研学游特色航线;同时与乌鲁木齐、深圳、武汉、西安等40多个国内城市机场合作,“双枢纽”共建机场总数增至16家。
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机场不仅是综合交通枢纽,更是展示城市形象与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
8月12日,青岛机场将国内航班值机截载时间再次压缩至35分钟,旅客将有更充裕的时间办理值机手续,出行更从容。
随着青岛机场的乘机举措越来越人性化,“更便捷更舒心”成为旅客的新感受。“我们重点打造了多条精品快线,专门为无托运行李的旅客提供便利。乘坐青广快线、青渝快线等航线的旅客只要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完成安检并抵达登机口,就能顺利乘机,实现‘随到随走’。”青岛机场集团服务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
为强化中转枢纽功能,青岛机场打造“青易飞 悦中转”品牌,联合海关、边检等口岸单位优化通关流程,构建覆盖国内25个城市的“经青飞日韩”中转网络,实现“行李直挂”和“一票到底”服务。
以真情服务为理念,青岛机场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旅客的认可和行业的肯定。据介绍,青岛机场旅客满意度(航科院)连续13个季度列全国同量级机场第一名,并被国际机场协会评选为亚太地区2500万至4000万旅客量级别“最佳机场”。
航空与城市双向赋能
8月8日,11吨俄罗斯帝王蟹搭乘JD496次航班飞抵青岛机场。青岛机场制订专项保障方案,将卸机到交付的全流程时间压缩至最短。
“去年有206吨帝王蟹通过此航班运抵青岛,今年预计在300吨以上。”青岛机场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
航空货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力的重要标尺。青岛机场持续构建“日韩为主,通达洲际、服务上合”的航运网络,打造北方进口生鲜转运中心、北方特货转运中心和北方国际转运中心,锚定建设山东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目标,积极开展提升航空货运中转能力试点申报工作。
人流如织、货如轮转,彰显着青岛机场的枢纽能级持续跃升。如何守住这个“流量池”,变“流量”为“留量”?
青岛机场为旅客打造了集餐饮、购物和城市品牌体验为一体的“一站式”平台,积极开拓“航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充分激活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效能,联合青岛旅游集团推出青云泽航空+旅游产品,扎实开展航空+青啤、水果贸易,纵深推进“物流+贸易”转型,系统建设“青易飞”品牌矩阵,重点打造“青易飞·日韩”产品,融入青岛啤酒节、海鸥文化节、樱桃节等10余个城市节庆,实现民航服务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赋能。
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4年来,青岛机场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青岛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周转和流通能力。展望未来,机场将与城市共生共荣、齐飞共舞。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青岛机场)迎来转场4周年。4年来,青岛机场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2024年,航班量、旅客量、货邮量三大生产运营数据均创青岛机场开航以来历史新高,成为城市的超级流量入口。
数据既是机场综合发展实力的体现,也映射着城市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这座全省唯一4F级现代化国际机场正加速迈向“世界一流 国内领先”的国际枢纽机场。
持续助推城市对外开放
客流量是衡量一个机场运营规模与活力的关键指标。
眼下正值航运旺季,青岛机场出发大厅人流如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青岛机场完成航班起降9.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260万人次,航班靠桥率稳居全国千万级机场前列。其中,国际(地区)客运量同比增长23%,达156万人次,日韩航班和客运总量稳居全国第3位。
客流量的攀升得益于日益织密的航线网络。为满足旅客暑期出行需求,青岛机场联合10余家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入,新开、加密38条航线,每周计划新增出港航班245班次。买张机票,说走就走。目前,青岛机场3小时航程可通达全国90%的省会城市、大中城市,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日韩核心城市。
国际方面,青岛机场不断强化日韩门户枢纽功能,今年以来新开名古屋、清州航线,日韩航线日均往返航班高达55架次,实现“公交化”运行,“首尔快线”日均34架次高居全国第一。国内方面,新开满洲里航线,并加密哈尔滨、成都、乌鲁木齐、呼伦贝尔等多条避暑游、研学游特色航线;同时与乌鲁木齐、深圳、武汉、西安等40多个国内城市机场合作,“双枢纽”共建机场总数增至16家。
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机场不仅是综合交通枢纽,更是展示城市形象与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
8月12日,青岛机场将国内航班值机截载时间再次压缩至35分钟,旅客将有更充裕的时间办理值机手续,出行更从容。
随着青岛机场的乘机举措越来越人性化,“更便捷更舒心”成为旅客的新感受。“我们重点打造了多条精品快线,专门为无托运行李的旅客提供便利。乘坐青广快线、青渝快线等航线的旅客只要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完成安检并抵达登机口,就能顺利乘机,实现‘随到随走’。”青岛机场集团服务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
为强化中转枢纽功能,青岛机场打造“青易飞 悦中转”品牌,联合海关、边检等口岸单位优化通关流程,构建覆盖国内25个城市的“经青飞日韩”中转网络,实现“行李直挂”和“一票到底”服务。
以真情服务为理念,青岛机场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旅客的认可和行业的肯定。据介绍,青岛机场旅客满意度(航科院)连续13个季度列全国同量级机场第一名,并被国际机场协会评选为亚太地区2500万至4000万旅客量级别“最佳机场”。
航空与城市双向赋能
8月8日,11吨俄罗斯帝王蟹搭乘JD496次航班飞抵青岛机场。青岛机场制订专项保障方案,将卸机到交付的全流程时间压缩至最短。
“去年有206吨帝王蟹通过此航班运抵青岛,今年预计在300吨以上。”青岛机场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
航空货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力的重要标尺。青岛机场持续构建“日韩为主,通达洲际、服务上合”的航运网络,打造北方进口生鲜转运中心、北方特货转运中心和北方国际转运中心,锚定建设山东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目标,积极开展提升航空货运中转能力试点申报工作。
人流如织、货如轮转,彰显着青岛机场的枢纽能级持续跃升。如何守住这个“流量池”,变“流量”为“留量”?
青岛机场为旅客打造了集餐饮、购物和城市品牌体验为一体的“一站式”平台,积极开拓“航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充分激活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效能,联合青岛旅游集团推出青云泽航空+旅游产品,扎实开展航空+青啤、水果贸易,纵深推进“物流+贸易”转型,系统建设“青易飞”品牌矩阵,重点打造“青易飞·日韩”产品,融入青岛啤酒节、海鸥文化节、樱桃节等10余个城市节庆,实现民航服务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赋能。
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4年来,青岛机场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青岛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周转和流通能力。展望未来,机场将与城市共生共荣、齐飞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