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济阳区
“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全生命周期”
2025-08-0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吴传凤
“服务真是太周到了,市民中心对我在‘家门口’找工作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套餐服务,用了不到半小时就联系到了单位!”近日,市民李明华来到济南市济阳区市民中心人社医保窗口办理就业咨询业务,被市民中心“点餐式”的服务暖到了。
而这仅是济阳区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阳区结合数字山东、数字济南建设,持续推动涉出生、就业、入职、退休、身故等高频服务事项打包办、集成办、网上办,服务“全生命周期”,满足了多样化的办事需求,办事效率大幅提升30%,全程网办率80%以上,领域内事项通办比例90%。
让“政府端菜”向“群众点餐”转变。如今,济阳区市民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在7个街(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500多个村(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点,建立起三级服务网络,打造了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便民服务圈。通过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了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为企业群众提供了自由组合、按需可选的集成套餐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了全天候、全方位“集成”服务。
让“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型。“我本来以为给孩子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等证件需要跑不少部门。”市民王春华说,没想到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在病房里,根据“出生一件事”服务指南,登录“爱山东”政务服务网,手指一点就办完了。
为让群众少跑腿,济阳区依托“山东通”和“爱山东”网络数据平台,优化“微循环”渠道,针对新入编或新招录人员的入编入职手续办理、参保信息登记等高频服务事项,减少了10余个科室、部门来回跑、往返跑的次数;实现养老医保待遇核定、在职工资停发等网上办、线上办,真正做到了“门不进、脸不看、事直接办”。
为让企业少跑腿,济阳区着力破除部门和层级间壁垒,整合人社、医保、财政、卫健等部门数据资源,梳理形成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入职手续办理等联办事项,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
由“按部就班”转向“开拓创新”。为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数字应用新场景,济阳区立足服务事项从“供给侧”转向企业和群众“需求侧”,不垒围墙、不设障碍,部门联动,打通数据壁垒,建立起了以场景应用授权为基础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数字政府”和“阳光政务”建设,主动适应新形势“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所需,推动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跑、网上批、网上办,初审人、复核人、审批人实行电子审核、电子签章、电子审批等举措,减少了人为因素,杜绝了人为干预,营造法治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按照“靠前服务”工作理念,以服务办事对象需求为导向,多思、多想、多解决群众的点滴小事,在市民中心大厅设立咨询台、帮办代办、潮汐窗口以及“办不成事”窗口等,让服务对象享受到了“一门式”暖心服务,“一体化”智慧服务。
“我们首先从源头做起,以提升服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为‘切口’,加强培训,让服务人员由‘专科医生’变为‘全科大夫’,这一制约‘瓶颈’解决后,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济阳区市民中心人社医保窗口负责人表示。
如今,济南市济阳区正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立足企业和群众需求,把“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全生命周期”作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推进服务网上办、简便办、快捷办,做到线上线下融合,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服务真是太周到了,市民中心对我在‘家门口’找工作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套餐服务,用了不到半小时就联系到了单位!”近日,市民李明华来到济南市济阳区市民中心人社医保窗口办理就业咨询业务,被市民中心“点餐式”的服务暖到了。
而这仅是济阳区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济阳区结合数字山东、数字济南建设,持续推动涉出生、就业、入职、退休、身故等高频服务事项打包办、集成办、网上办,服务“全生命周期”,满足了多样化的办事需求,办事效率大幅提升30%,全程网办率80%以上,领域内事项通办比例90%。
让“政府端菜”向“群众点餐”转变。如今,济阳区市民中心综合服务大厅在7个街(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500多个村(社区)成立便民服务点,建立起三级服务网络,打造了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便民服务圈。通过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了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为企业群众提供了自由组合、按需可选的集成套餐服务,让他们享受到了全天候、全方位“集成”服务。
让“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型。“我本来以为给孩子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等证件需要跑不少部门。”市民王春华说,没想到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在病房里,根据“出生一件事”服务指南,登录“爱山东”政务服务网,手指一点就办完了。
为让群众少跑腿,济阳区依托“山东通”和“爱山东”网络数据平台,优化“微循环”渠道,针对新入编或新招录人员的入编入职手续办理、参保信息登记等高频服务事项,减少了10余个科室、部门来回跑、往返跑的次数;实现养老医保待遇核定、在职工资停发等网上办、线上办,真正做到了“门不进、脸不看、事直接办”。
为让企业少跑腿,济阳区着力破除部门和层级间壁垒,整合人社、医保、财政、卫健等部门数据资源,梳理形成城乡居民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入职手续办理等联办事项,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多方复用”。
由“按部就班”转向“开拓创新”。为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数字应用新场景,济阳区立足服务事项从“供给侧”转向企业和群众“需求侧”,不垒围墙、不设障碍,部门联动,打通数据壁垒,建立起了以场景应用授权为基础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数字政府”和“阳光政务”建设,主动适应新形势“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所需,推动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跑、网上批、网上办,初审人、复核人、审批人实行电子审核、电子签章、电子审批等举措,减少了人为因素,杜绝了人为干预,营造法治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按照“靠前服务”工作理念,以服务办事对象需求为导向,多思、多想、多解决群众的点滴小事,在市民中心大厅设立咨询台、帮办代办、潮汐窗口以及“办不成事”窗口等,让服务对象享受到了“一门式”暖心服务,“一体化”智慧服务。
“我们首先从源头做起,以提升服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为‘切口’,加强培训,让服务人员由‘专科医生’变为‘全科大夫’,这一制约‘瓶颈’解决后,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济阳区市民中心人社医保窗口负责人表示。
如今,济南市济阳区正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集成服务,立足企业和群众需求,把“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全生命周期”作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优化业务经办流程,推进服务网上办、简便办、快捷办,做到线上线下融合,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