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5-08-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刘欣荣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全方位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是培养未来社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需要一大批懂得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财经类院校如何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授课内容
  首先,要讲解基础知识,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技术基础、研究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挑战与安全风险。还要包括人工智能工具的实践应用,比如,人工智能助力文本处理、助力图像创作、助力短视频创作、助力音频创作、助力直播和高效办公。此外,还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色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例如网页动态数据获取能力,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分析与办公用户销售数据可视化能力。对于金融类的学生,可以讲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欺诈检测、算法交易、信用评分和风险评估,从而改进贷款决策和投资策略。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可以强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城市管理、文旅创意和商业分析,提升数据驱动决策、智能流程优化等实操技能,要在讲课时针对性地融入大数据相关内容,培养计算思维和数据思维。教学内容要紧跟人工智能新发展,保持教学内容前沿性,要和专业结合,培养学生未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设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前可以利用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前学习资料,并通过布置课前自测,反馈导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导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有侧重点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明确上课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另外,对于课堂上需要重点掌握的操作内容可以录屏,然后以资料的形式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中,方便学生反复观看操作重点。在讲解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AI智能体时,以扣子平台工具为基础,以可视化操作和“搭乐高”方式,快速开发一个专属的AI智能体。例如,开发自定义插件:查询股票价格,包括新建“插件”—创建“工具”—由AI生成代码—测试代码—发布“插件”—书写“提示词”等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的操作对于学生来说只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次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例子,可以通过线下操作录屏,加线上播放视频的教学方法,方便学生在课下反复观看操作视频,重点掌握难点。在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时,还可以建立学习QQ群,方便教师和学生及时沟通,进行答疑解惑。在期末课程综合评价时,可以采取线下闭卷考试成绩和线上学习时长等综合因素统一结合评价方式,形成过程性考核机制。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本质属于统计学,强调用复杂函数进行统计,所以要使学生直接理解其运行原理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数据可视化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例如,在讲解AI大模型的关键底层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显示CNN是如何从复杂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到关键特征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进行卷积计算的过程。自动驾驶技术是机器学习中强化学习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驾驶场景,以帮助人工智能系统学习驾驶策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可以创造一个超现实的体验。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交互,感受到虚拟世界的各种刺激,从而产生一种“现实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课堂的趣味性。
  采样案例式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讲解机器学习中的分类器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广义线性回归模型,掌握逻辑回归的基本原理和交叉熵函数的实现方法,教师可以讲解商品房分类案例,使用房屋面积和商品房类型训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商品房分类,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训练和测试的过程和结果。深度学习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都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中图像识别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案例讲解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实现手写数字识别。案例包括:设计卷积神经网络,确定网络结构、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调整超参数,调整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参数,使用模型对手写数字进行预测,并可视化输出结果。教师对案例的详细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人工智能理论。在讲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给学生提供理解问题的任务情境,围绕项目开展学习,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总结学习经验,改变学生的角色,使学生主动形成探索、实践、总结的教学体系。这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与具身认知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布置任务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制作Excel工作表,学生可以利用ChatExcel,一款可以通过聊天操作Excel的AI工具,通过对话实现“删除Excel数据重复行和空白行”“内容替换”等操作,在使用布置具体任务的驱动方法后,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了AI工具的使用技巧,培养了运用智能思维解决专业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
结语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千行百业,财经类院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是时代所需,教师一定要立足前沿,提炼教学主题,组织课程内容,设计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提升“数智”水平,培养学生的AI素养,在学生心中播撒一粒“数智”种子,为学生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可能,为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更多助力。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欣荣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正在全方位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是培养未来社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需要一大批懂得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财经类院校如何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人才,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授课内容
  首先,要讲解基础知识,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技术基础、研究领域、人工智能伦理挑战与安全风险。还要包括人工智能工具的实践应用,比如,人工智能助力文本处理、助力图像创作、助力短视频创作、助力音频创作、助力直播和高效办公。此外,还要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色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例如网页动态数据获取能力,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分析与办公用户销售数据可视化能力。对于金融类的学生,可以讲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欺诈检测、算法交易、信用评分和风险评估,从而改进贷款决策和投资策略。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可以强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城市管理、文旅创意和商业分析,提升数据驱动决策、智能流程优化等实操技能,要在讲课时针对性地融入大数据相关内容,培养计算思维和数据思维。教学内容要紧跟人工智能新发展,保持教学内容前沿性,要和专业结合,培养学生未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设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课前可以利用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前学习资料,并通过布置课前自测,反馈导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研究导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有侧重点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明确上课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另外,对于课堂上需要重点掌握的操作内容可以录屏,然后以资料的形式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中,方便学生反复观看操作重点。在讲解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AI智能体时,以扣子平台工具为基础,以可视化操作和“搭乐高”方式,快速开发一个专属的AI智能体。例如,开发自定义插件:查询股票价格,包括新建“插件”—创建“工具”—由AI生成代码—测试代码—发布“插件”—书写“提示词”等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的操作对于学生来说只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次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例子,可以通过线下操作录屏,加线上播放视频的教学方法,方便学生在课下反复观看操作视频,重点掌握难点。在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时,还可以建立学习QQ群,方便教师和学生及时沟通,进行答疑解惑。在期末课程综合评价时,可以采取线下闭卷考试成绩和线上学习时长等综合因素统一结合评价方式,形成过程性考核机制。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教学体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本质属于统计学,强调用复杂函数进行统计,所以要使学生直接理解其运行原理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数据可视化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例如,在讲解AI大模型的关键底层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显示CNN是如何从复杂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到关键特征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进行卷积计算的过程。自动驾驶技术是机器学习中强化学习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驾驶场景,以帮助人工智能系统学习驾驶策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可以创造一个超现实的体验。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交互,感受到虚拟世界的各种刺激,从而产生一种“现实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课堂的趣味性。
  采样案例式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讲解机器学习中的分类器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广义线性回归模型,掌握逻辑回归的基本原理和交叉熵函数的实现方法,教师可以讲解商品房分类案例,使用房屋面积和商品房类型训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现商品房分类,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训练和测试的过程和结果。深度学习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都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中图像识别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案例讲解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实现手写数字识别。案例包括:设计卷积神经网络,确定网络结构、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调整超参数,调整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训练参数,使用模型对手写数字进行预测,并可视化输出结果。教师对案例的详细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人工智能理论。在讲解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给学生提供理解问题的任务情境,围绕项目开展学习,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总结学习经验,改变学生的角色,使学生主动形成探索、实践、总结的教学体系。这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与具身认知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布置任务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制作Excel工作表,学生可以利用ChatExcel,一款可以通过聊天操作Excel的AI工具,通过对话实现“删除Excel数据重复行和空白行”“内容替换”等操作,在使用布置具体任务的驱动方法后,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了AI工具的使用技巧,培养了运用智能思维解决专业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
结语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赋能千行百业,财经类院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是时代所需,教师一定要立足前沿,提炼教学主题,组织课程内容,设计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提升“数智”水平,培养学生的AI素养,在学生心中播撒一粒“数智”种子,为学生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可能,为学生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更多助力。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