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麒麟”游向国外市场
锦鲤摆尾处 村庄换新颜
2025-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姜斌 实习生 武咏洁
本报通讯员 张琪
7月1日清晨,大雨过后,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龙象山间薄雾笼罩。西褚科村山东再唐农业公司的锦鲤养殖园内,总经理张简的指尖掠过水面,一尾黑红白三色锦鲤倏然摆尾,鳞片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条被唤作“黑麒麟”的冠军鱼,曾在全国大赛独占鳌头。马山镇,一场以锦鲤为笔的乡村变革画卷正在铺展。
鲤跃龙门 产业破圈
“我从小就对锦鲤感兴趣,看到心里说不出的喜欢。”2011年一场拍卖会的惊鸿一瞥,让张简这位曾经的农场主心潮澎湃。次年东京锦鲤大赛,他目睹中国人捧着日本锦鲤登台领奖,心头更是五味杂陈:“锦鲤祖先是咱的黄河鲤鱼,这面子必须夺回来!”
三年跋涉,他的脚步停在龙象山半山腰。北纬36.5°的弱碱水质富含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如同天然的骨骼生长剂;龙象山犹如天然屏障,隔绝外界病源,静谧山谷恰是顶级渔场所需。2016年,300亩基地在此扎下产业根基。“这里养出的锦鲤抗病能力强,非常容易着色,有着水墨画一般的美。”张简说。
如今走进张简的云端锦鲤精品园,17个品种的鱼苗在循环水系统中游弋,年孵化千万尾鱼苗,其中精品级达两万尾,年产值超两千万元。张简介绍,他们已与国内17家锦鲤企业合作养殖,洽谈涉鱼生产企业15家,10家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黑麒麟”的后代也游向国外市场,鲤跃龙门带来产业的破圈。
构建锦鲤上下游产业链
随着云端锦鲤精品园的客户遍及省内外,售后却成了难题。“很多客户怕鱼死、怕麻烦,不会管理。”于是,张简创立“鱼管家”平台,培训村民掌握鱼池清洁、鱼病防治等技能,并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这鱼健不健康,首先看它前边的两个鱼鳍滑水是不是有力。”53岁的双泉庄村村民李红梅手持捞网,利落地清理着鱼池内的落叶。“以前在家看孙女,经过半年培训现在当上了‘鱼管家’,不仅有工资,外出接单还有提成拿,一年能挣四万多块钱。”
按次、包年、全托管,灵活的服务模式既解客户之忧,更辟就业新路。今年以来,云端锦鲤精品园已累计培训学员200余人次,已有30余人走上了“鱼管家”岗位。
已经出师的张波回到老家章丘区,开启了自己的锦鲤创业之路。从锦鲤的繁育、饲养、鱼病治疗到鉴赏,再到鱼池的建造,张波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刚接了一个鱼池建造的订单,包括后期的锦鲤养护都由我们服务。”张波介绍,目前他长期服务的客户就有近20家,年收入能有80万元。
据马山镇副镇长田雨介绍,“锦绣马山 鲤想田园”泉韵乡居片区,覆盖双泉庄、西褚科等10个村庄,依托中国名优锦鲤大赛永久赛址,当地以锦鲤为主导构建起上下游产业链。目前,片区内东褚科、西禇科村有育种养殖、幼鱼分选;崮头、大河东村有维保服务、器材销售、锦鲤市集;双泉庄有赛事会展、电商直播。通过锦鲤产业,解决就业200余人。
村集体收入翻了几番
锦鲤产业在马山镇绝非“一枝独秀”。站在双泉庄村鲤跃阁观景台俯瞰,占地面积2.14万亩的“鲤想田园”片区如金鳞闪耀。取意“鱼跃龙门”的国赛场馆承接高端拍卖,四年引流20万人次;百里农场里羊驼与孩童嬉戏,700米中医药长廊藤蔓交织;远处的EOD项目正探索固废处理与生态振兴新路。
作为片区核心的双泉庄村,大多数居民已外迁安置,村委携手济南城投集团,盘活村内闲置资源。“我们通过精品民宿项目,流转村内老旧房屋121套,一期已经改造30套,打造了荷田水铺、药膳养生、日咖夜酒等10余种消费场景,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马山百里田园度假区营销中心负责人刘洋介绍。2024年双泉庄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21年的19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41万元。
据田雨介绍,片区内10个村庄已初步形成以观赏鱼养殖、国家级赛事、特色产品展销为主的产业集群。
本报通讯员 张琪
7月1日清晨,大雨过后,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龙象山间薄雾笼罩。西褚科村山东再唐农业公司的锦鲤养殖园内,总经理张简的指尖掠过水面,一尾黑红白三色锦鲤倏然摆尾,鳞片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这条被唤作“黑麒麟”的冠军鱼,曾在全国大赛独占鳌头。马山镇,一场以锦鲤为笔的乡村变革画卷正在铺展。
鲤跃龙门 产业破圈
“我从小就对锦鲤感兴趣,看到心里说不出的喜欢。”2011年一场拍卖会的惊鸿一瞥,让张简这位曾经的农场主心潮澎湃。次年东京锦鲤大赛,他目睹中国人捧着日本锦鲤登台领奖,心头更是五味杂陈:“锦鲤祖先是咱的黄河鲤鱼,这面子必须夺回来!”
三年跋涉,他的脚步停在龙象山半山腰。北纬36.5°的弱碱水质富含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如同天然的骨骼生长剂;龙象山犹如天然屏障,隔绝外界病源,静谧山谷恰是顶级渔场所需。2016年,300亩基地在此扎下产业根基。“这里养出的锦鲤抗病能力强,非常容易着色,有着水墨画一般的美。”张简说。
如今走进张简的云端锦鲤精品园,17个品种的鱼苗在循环水系统中游弋,年孵化千万尾鱼苗,其中精品级达两万尾,年产值超两千万元。张简介绍,他们已与国内17家锦鲤企业合作养殖,洽谈涉鱼生产企业15家,10家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黑麒麟”的后代也游向国外市场,鲤跃龙门带来产业的破圈。
构建锦鲤上下游产业链
随着云端锦鲤精品园的客户遍及省内外,售后却成了难题。“很多客户怕鱼死、怕麻烦,不会管理。”于是,张简创立“鱼管家”平台,培训村民掌握鱼池清洁、鱼病防治等技能,并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这鱼健不健康,首先看它前边的两个鱼鳍滑水是不是有力。”53岁的双泉庄村村民李红梅手持捞网,利落地清理着鱼池内的落叶。“以前在家看孙女,经过半年培训现在当上了‘鱼管家’,不仅有工资,外出接单还有提成拿,一年能挣四万多块钱。”
按次、包年、全托管,灵活的服务模式既解客户之忧,更辟就业新路。今年以来,云端锦鲤精品园已累计培训学员200余人次,已有30余人走上了“鱼管家”岗位。
已经出师的张波回到老家章丘区,开启了自己的锦鲤创业之路。从锦鲤的繁育、饲养、鱼病治疗到鉴赏,再到鱼池的建造,张波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刚接了一个鱼池建造的订单,包括后期的锦鲤养护都由我们服务。”张波介绍,目前他长期服务的客户就有近20家,年收入能有80万元。
据马山镇副镇长田雨介绍,“锦绣马山 鲤想田园”泉韵乡居片区,覆盖双泉庄、西褚科等10个村庄,依托中国名优锦鲤大赛永久赛址,当地以锦鲤为主导构建起上下游产业链。目前,片区内东褚科、西禇科村有育种养殖、幼鱼分选;崮头、大河东村有维保服务、器材销售、锦鲤市集;双泉庄有赛事会展、电商直播。通过锦鲤产业,解决就业200余人。
村集体收入翻了几番
锦鲤产业在马山镇绝非“一枝独秀”。站在双泉庄村鲤跃阁观景台俯瞰,占地面积2.14万亩的“鲤想田园”片区如金鳞闪耀。取意“鱼跃龙门”的国赛场馆承接高端拍卖,四年引流20万人次;百里农场里羊驼与孩童嬉戏,700米中医药长廊藤蔓交织;远处的EOD项目正探索固废处理与生态振兴新路。
作为片区核心的双泉庄村,大多数居民已外迁安置,村委携手济南城投集团,盘活村内闲置资源。“我们通过精品民宿项目,流转村内老旧房屋121套,一期已经改造30套,打造了荷田水铺、药膳养生、日咖夜酒等10余种消费场景,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马山百里田园度假区营销中心负责人刘洋介绍。2024年双泉庄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21年的19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41万元。
据田雨介绍,片区内10个村庄已初步形成以观赏鱼养殖、国家级赛事、特色产品展销为主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