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匠心筑梦聚力蝶变

谱写新时代产改“沂蒙诗篇”

2025-04-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年10月24日,2024全国工程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临沂举办
  ■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沂蒙热土上,一场关乎百万产业工人未来的变革正在进行。临沂市以“破茧成蝶”的勇气与智慧,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化作一首奋进的长诗。近年来,26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崭露头角,109名市级以上工匠发光发热,一幅“工人有力量、城市有温度”的画卷徐徐展开。
匠心织链 “四链”融合描绘产改新蓝图
  以“产改之针”穿联产业链条,将工人成长与城市脉动紧紧相连。链上生花,产业沃土孕育工匠新芽。聚焦机械、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创建“产业链党建联建+技能共享”模式。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30余家链上企业共享实训基地;开展“技能漂流”活动,6000余名工人跨越企业壁垒,在焊接、数控等领域练就“跨界本领”。云端筑梦,数字赋能点燃技能星火。依托全市各级工匠学院、培训基地等搭建“技能云课堂”,推出“VR虚拟实训”“直播带技”等新场景,把课堂送到产业工人身边。
兰亭集智 携手镌刻工人至上服务帖
  以产改温度,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全面服务彰显关怀。地位保障,从“技术工人”到“企业经理”。逐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5年来累计从产业工人、一线职工等群体中发展党员7407名,极大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服务高效,驿站如家守护“奔跑者”。针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沂南打造“15分钟暖新服务圈”;罗庄区组织扎根到底,电商、货运等10个党工联建共同体,让1万名“漂泊者”找到归属;权益守护到底,通过“云上协商”促成快递员计件单价上涨15%,让汗水更有“含金量”。
全域绽放 改革星火燎原蒙山沂水
  以产改多点开花,照亮全域改革之路。这里有热度,职工竞赛激发劳动热情。开展“聚力强市建设 建功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优劳动竞赛活动,发动全市100个重点工程项目参赛、职工25万余人参与,通过“六比一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围绕“十优”产业领域,组织开展“创业沂蒙·共赢未来”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出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人员和团队85人,认定沂蒙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8名。这里有路子,校企共育浇灌“技能绿洲”。在兰山区“企业出题、院校解题、工会助题”的协同机制下,3000名职工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鲁南制药与临沂大学共建“生物医药创新工坊”,所有技工院校每个专业至少与3家以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心灯永驻 红色基因照亮奋斗者征程
  临沂将沂蒙精神的火种播撒在工人心田,让信仰之光照亮技能报国之路。车间里的红色讲堂,劳模宣讲团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工人边装配零件边听党课,称这是“最接地气的思政课”。指尖上的精神家园,“沂蒙工众”公众号每日推送“党史微课”“劳模日记”,点击量超百万次,成为工人的“掌上精神充电站”。山水间的初心之旅,组织千名劳模工匠开展沂蒙行活动,让红色基因化作岗位建功的永恒动力。
未来可期 以星辰大海之名续写华章
  “产改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临沂市在“四链”融合基础上,未来将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产业工人。建立“产改观察员”制度,邀请一线工人参与政策制定;推行“数字产改”,以大数据实现培训报名、技能认证“一网通办”;从流水线上的技能革新,到乡村振兴的身份重塑;从新业态劳动者的尊严守护,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临沂产改故事,是百万工人用双手书写的时代史诗,产改的星辰大海,正照亮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匠心人生。
  ■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沂蒙热土上,一场关乎百万产业工人未来的变革正在进行。临沂市以“破茧成蝶”的勇气与智慧,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化作一首奋进的长诗。近年来,26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崭露头角,109名市级以上工匠发光发热,一幅“工人有力量、城市有温度”的画卷徐徐展开。
匠心织链 “四链”融合描绘产改新蓝图
  以“产改之针”穿联产业链条,将工人成长与城市脉动紧紧相连。链上生花,产业沃土孕育工匠新芽。聚焦机械、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创建“产业链党建联建+技能共享”模式。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30余家链上企业共享实训基地;开展“技能漂流”活动,6000余名工人跨越企业壁垒,在焊接、数控等领域练就“跨界本领”。云端筑梦,数字赋能点燃技能星火。依托全市各级工匠学院、培训基地等搭建“技能云课堂”,推出“VR虚拟实训”“直播带技”等新场景,把课堂送到产业工人身边。
兰亭集智 携手镌刻工人至上服务帖
  以产改温度,促进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全面服务彰显关怀。地位保障,从“技术工人”到“企业经理”。逐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5年来累计从产业工人、一线职工等群体中发展党员7407名,极大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服务高效,驿站如家守护“奔跑者”。针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沂南打造“15分钟暖新服务圈”;罗庄区组织扎根到底,电商、货运等10个党工联建共同体,让1万名“漂泊者”找到归属;权益守护到底,通过“云上协商”促成快递员计件单价上涨15%,让汗水更有“含金量”。
全域绽放 改革星火燎原蒙山沂水
  以产改多点开花,照亮全域改革之路。这里有热度,职工竞赛激发劳动热情。开展“聚力强市建设 建功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优劳动竞赛活动,发动全市100个重点工程项目参赛、职工25万余人参与,通过“六比一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围绕“十优”产业领域,组织开展“创业沂蒙·共赢未来”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出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人员和团队85人,认定沂蒙创新创业领军人才48名。这里有路子,校企共育浇灌“技能绿洲”。在兰山区“企业出题、院校解题、工会助题”的协同机制下,3000名职工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鲁南制药与临沂大学共建“生物医药创新工坊”,所有技工院校每个专业至少与3家以上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心灯永驻 红色基因照亮奋斗者征程
  临沂将沂蒙精神的火种播撒在工人心田,让信仰之光照亮技能报国之路。车间里的红色讲堂,劳模宣讲团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工人边装配零件边听党课,称这是“最接地气的思政课”。指尖上的精神家园,“沂蒙工众”公众号每日推送“党史微课”“劳模日记”,点击量超百万次,成为工人的“掌上精神充电站”。山水间的初心之旅,组织千名劳模工匠开展沂蒙行活动,让红色基因化作岗位建功的永恒动力。
未来可期 以星辰大海之名续写华章
  “产改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临沂市在“四链”融合基础上,未来将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产业工人。建立“产改观察员”制度,邀请一线工人参与政策制定;推行“数字产改”,以大数据实现培训报名、技能认证“一网通办”;从流水线上的技能革新,到乡村振兴的身份重塑;从新业态劳动者的尊严守护,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临沂产改故事,是百万工人用双手书写的时代史诗,产改的星辰大海,正照亮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匠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