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贷款余额1224亿元,支持客户近26万户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04-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金乡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问需,以绿色金融助力大棚产业发展。
|
□ 本报记者 徐 佳
本报通讯员 孟浩博
省农信联社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经营,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近日,记者走进济宁辖内农商银行,采访他们的金融服务事迹。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以有效金融供给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实体贷款余额1224亿元,较年初增加44亿元,支持客户近26万户。
做实科技金融
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位于金乡县的山东亿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创业空间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孵化企业460余家,引进专业人才30多人。近期,企业成功研发一项科技专利成果,但缺少资金,项目迟迟未能落地。金乡农商银行发现企业符合“人才贷”申报条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成功发放“人才贷”750万元,解决了企业缺乏抵押的问题。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梳理2282家科技型企业、639家“专精特新”企业清单,推出“流动资金贷”、“固定资产贷”等信贷产品,重点支持科创企业技术升级、流动资金周转。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9亿元。
做精绿色金融
助力重点项目落地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赋能打造“齐鲁粮仓”,提供“链条式”服务,发挥149名脱产挂职副镇长作用,将信贷资金送到田间地头。加大“农耕贷”、“按揭农业贷”等信贷产品投放,支持农业机械更新等资金需求。
该市农商银行以省农信联社“四张清单”获取对接为引领,创新“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模式;推出六大类、20条措施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推行“1+11”服务新模式,积极对接攀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工业信息化技改项目。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814亿元;绿色贷款余额36亿元。
做深普惠金融
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葛景会是邹城农商银行选派挂职唐村镇的金融副镇长。他在走访中发现,山东燕青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扩大山鸡养殖规模时,遇到流动资金短缺问题。葛景会和该行工作人员迅速上门,为企业制订金融方案,助力申请贷款170万元。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构建“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渠道。线上,开通微信申贷公众号、贷款受理热线,实现线上评级、授信、用信一体化操作;线下,将60余项政务服务引入农商银行网点厅堂,实施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全覆盖,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站等,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贷款资金送上门”。
做细养老金融
支持银发经济发展
家住济宁市兖州区的张先生长年在外务工,通过农商银行“智e通”手机银行,他在外也能为家人办理缴费了。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持续加大与康养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交流力度,支持养老产业。在网点建立无障碍通道等服务设施,统一设置“爱心窗口、爱心座椅”。倡导“陪同式”服务,为行动不便、无法出门的老年客户建立“绿色服务通道”,联合人社部门在营业网点设立社保服务专区,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将网点化身“社交空间”,开展养生讲座、花艺课堂等活动。
做好数字金融
提升智能服务体验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持续升级、优化线上贷款产品,推出“信e贷”、“济e贷”等金融产品,可实现“自助办贷、秒批秒贷”。同时,积极对接获取政务数据及第三方服务商数据,建立多维度、交叉验证的授信模型。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加强与不动产中心沟通合作,打通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渠道,并搭建手机移动端抵押登记平台及不间断服务新模式。同时,还全程实施无纸化申贷办贷流程,实现“自助办贷、秒批秒贷”。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线上贷款余额83亿元,服务客户7万户。
本报通讯员 孟浩博
省农信联社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经营,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近日,记者走进济宁辖内农商银行,采访他们的金融服务事迹。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以有效金融供给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实体贷款余额1224亿元,较年初增加44亿元,支持客户近26万户。
做实科技金融
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位于金乡县的山东亿九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创业空间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孵化企业460余家,引进专业人才30多人。近期,企业成功研发一项科技专利成果,但缺少资金,项目迟迟未能落地。金乡农商银行发现企业符合“人才贷”申报条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成功发放“人才贷”750万元,解决了企业缺乏抵押的问题。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梳理2282家科技型企业、639家“专精特新”企业清单,推出“流动资金贷”、“固定资产贷”等信贷产品,重点支持科创企业技术升级、流动资金周转。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9亿元。
做精绿色金融
助力重点项目落地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赋能打造“齐鲁粮仓”,提供“链条式”服务,发挥149名脱产挂职副镇长作用,将信贷资金送到田间地头。加大“农耕贷”、“按揭农业贷”等信贷产品投放,支持农业机械更新等资金需求。
该市农商银行以省农信联社“四张清单”获取对接为引领,创新“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模式;推出六大类、20条措施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推行“1+11”服务新模式,积极对接攀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工业信息化技改项目。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814亿元;绿色贷款余额36亿元。
做深普惠金融
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葛景会是邹城农商银行选派挂职唐村镇的金融副镇长。他在走访中发现,山东燕青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扩大山鸡养殖规模时,遇到流动资金短缺问题。葛景会和该行工作人员迅速上门,为企业制订金融方案,助力申请贷款170万元。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构建“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渠道。线上,开通微信申贷公众号、贷款受理热线,实现线上评级、授信、用信一体化操作;线下,将60余项政务服务引入农商银行网点厅堂,实施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全覆盖,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站等,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贷款资金送上门”。
做细养老金融
支持银发经济发展
家住济宁市兖州区的张先生长年在外务工,通过农商银行“智e通”手机银行,他在外也能为家人办理缴费了。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持续加大与康养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交流力度,支持养老产业。在网点建立无障碍通道等服务设施,统一设置“爱心窗口、爱心座椅”。倡导“陪同式”服务,为行动不便、无法出门的老年客户建立“绿色服务通道”,联合人社部门在营业网点设立社保服务专区,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将网点化身“社交空间”,开展养生讲座、花艺课堂等活动。
做好数字金融
提升智能服务体验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持续升级、优化线上贷款产品,推出“信e贷”、“济e贷”等金融产品,可实现“自助办贷、秒批秒贷”。同时,积极对接获取政务数据及第三方服务商数据,建立多维度、交叉验证的授信模型。
济宁全市农商银行加强与不动产中心沟通合作,打通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渠道,并搭建手机移动端抵押登记平台及不间断服务新模式。同时,还全程实施无纸化申贷办贷流程,实现“自助办贷、秒批秒贷”。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线上贷款余额83亿元,服务客户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