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涯规划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5-03-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黄克瑞 丁庆玉 龚正
  
  小学生处于生涯觉察阶段,需要学校的教育与引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引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了解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主动发展的意识,确立短期的生涯发展目标,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小学生涯进行规划与设计。
  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从课程、学科渗透、活动、评价等方面入手,将课程分为3个阶段,针对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符合年龄特点、有不同侧重点及目标的教育。
  第一阶段(1—2年级):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主题活动初步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其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了解一些职业,产生职业向往。第二阶段(3—4年级):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欣赏并悦纳自我,树立自信心;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了解合作的意义,乐于合作;了解大部分职业及特点,树立梦想。第三阶段(5—6年级):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会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自身兴趣特长,了解自身优缺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了解大部分职业及其社会意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学校认真分析了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然后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制定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
宣传教育,明确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成长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学校通过多角度、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全面深刻了解生涯规划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站、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名人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目标,在成长中树立理想信念。通过“我最崇拜的人”“我的理想”“我为理想而努力”等主题班队会、故事宣讲和演讲活动,使学生各自规划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课程教育和学科渗透并行
  实施生涯规划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不同形式,为小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采用游戏化学习、亲身体验、故事分享、角色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关心他人,促使其积极思考。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挖掘并整合显性或隐性的生涯教育元素,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推动学校生涯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学生学会规划生活,正确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定位,确立远大理想,并为达成个人目标而持续奋斗。
活动引导,让学生在规划中成长
  学校将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到各种教育活动中,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心理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机制,逐渐使学生养成善于做规划的习惯。注重学生文明礼仪规划教育。学校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生涯教育的核心日程,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体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将其转化为个人品质和习惯。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长远效应。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学校加强礼仪教育,开展争做“小绅士小淑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加社团和社会大课堂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学校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青少年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涯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学生得以亲身体验各种职业角色。邀请周边不同职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作讲座、演讲。他们面对面、近距离向学生传授自身经验,详细给学生讲解如何做好规划,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做好规划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从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开始,继而延伸到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从时间、目标、落实措施、目标实现情况、自评加星等方面做规划,制定一日规划,进而做一周规划、课余时间规划、兴趣培养规划等。学生慢慢懂得了如何做规划,而且在做规划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天天都在成长,时时都在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文明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习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评价促进发展,树立生涯规划意识
  在评价上,坚持学生是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主体,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针对不同学段不同规划内容,制定不同学段不同单元的自我评价表,即“每日自省吾身问卷”。在突出自我评价的同时,重视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每周班会时间,教师组织小组召开讨论会,对小组各个成员的规划以及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在谈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规划意识逐步形成。
注重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按照学校要求,制定出了各自的成长发展规划。他们有的争当“文明天使”,有的争做环保小卫士、爱护公物的好学生,有的争做演讲之星、故事大王,有的争做小巧手、小歌唱家……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及兴趣小组的热情更加高涨,主题班会、队会,感恩活动、才艺展演等,学生都积极参与,不仅提高了各种活动的质量,更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文明习惯进一步养成,个人特长得到发展,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努力成长。
  (作者单位:单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单县健康路小学)
  
  □黄克瑞 丁庆玉 龚正
  
  小学生处于生涯觉察阶段,需要学校的教育与引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笔者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引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了解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主动发展的意识,确立短期的生涯发展目标,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小学生涯进行规划与设计。
  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从课程、学科渗透、活动、评价等方面入手,将课程分为3个阶段,针对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符合年龄特点、有不同侧重点及目标的教育。
  第一阶段(1—2年级):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主题活动初步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其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了解一些职业,产生职业向往。第二阶段(3—4年级):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欣赏并悦纳自我,树立自信心;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了解合作的意义,乐于合作;了解大部分职业及特点,树立梦想。第三阶段(5—6年级):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热情,学会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自身兴趣特长,了解自身优缺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了解大部分职业及其社会意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学校认真分析了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然后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制定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
宣传教育,明确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成长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学校通过多角度、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全面深刻了解生涯规划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站、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名人故事,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目标,在成长中树立理想信念。通过“我最崇拜的人”“我的理想”“我为理想而努力”等主题班队会、故事宣讲和演讲活动,使学生各自规划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课程教育和学科渗透并行
  实施生涯规划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不同形式,为小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采用游戏化学习、亲身体验、故事分享、角色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关心他人,促使其积极思考。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挖掘并整合显性或隐性的生涯教育元素,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推动学校生涯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学生学会规划生活,正确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定位,确立远大理想,并为达成个人目标而持续奋斗。
活动引导,让学生在规划中成长
  学校将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到各种教育活动中,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心理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机制,逐渐使学生养成善于做规划的习惯。注重学生文明礼仪规划教育。学校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生涯教育的核心日程,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体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将其转化为个人品质和习惯。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长远效应。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学校加强礼仪教育,开展争做“小绅士小淑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加社团和社会大课堂活动,在实践中体验。学校充分运用社会大课堂、青少年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生涯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学生得以亲身体验各种职业角色。邀请周边不同职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作讲座、演讲。他们面对面、近距离向学生传授自身经验,详细给学生讲解如何做好规划,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做好规划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从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开始,继而延伸到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从时间、目标、落实措施、目标实现情况、自评加星等方面做规划,制定一日规划,进而做一周规划、课余时间规划、兴趣培养规划等。学生慢慢懂得了如何做规划,而且在做规划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天天都在成长,时时都在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文明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习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评价促进发展,树立生涯规划意识
  在评价上,坚持学生是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主体,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针对不同学段不同规划内容,制定不同学段不同单元的自我评价表,即“每日自省吾身问卷”。在突出自我评价的同时,重视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每周班会时间,教师组织小组召开讨论会,对小组各个成员的规划以及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在谈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规划意识逐步形成。
注重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按照学校要求,制定出了各自的成长发展规划。他们有的争当“文明天使”,有的争做环保小卫士、爱护公物的好学生,有的争做演讲之星、故事大王,有的争做小巧手、小歌唱家……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及兴趣小组的热情更加高涨,主题班会、队会,感恩活动、才艺展演等,学生都积极参与,不仅提高了各种活动的质量,更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文明习惯进一步养成,个人特长得到发展,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努力成长。
  (作者单位:单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单县健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