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多学科专家优势

青大附院打造防治结合体重管理服务体系

2025-03-20 作者: 黄鑫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黄鑫

  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逐年上升,且肥胖问题常伴随代谢异常、内分泌失调或体质差异,单一科室干预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近年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科学减重上加大步伐,充分发挥多学科专家优势,持续打造专业、科学、规范、一体化的体重管理服务体系,做到防治结合,帮助更多患者科学管理体重,预防疾病,拥抱健康生活。
一站式服务,体重管理中心正式运行
  今年年初,青大附院体重管理中心正式运行,通过成立体重管理标准化诊疗专家委员会,指导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临床营养科、中医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儿童保健科、产科、老年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康复医学科等10余个学科开展全生命周期多学科体重管理工作,制定体重管理相关诊疗规范、工作流程、质控标准等,采取体重管理专科门诊和多学科协作(MDT)相结合的模式,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生,我这体重从小就没降下来过,身高156厘米,现在有160多斤。我和丈夫近期有生育计划,但我又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该怎么办才好?”今年年初在该院体重管理中心内,一直受肥胖问题困扰的患者张女士一脸担忧地对专家说。根据张女士的身体情况,该院专家为其定制了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从每日饮食的具体建议,到锻炼时长、锻炼强度等,制定了严谨的健康管理处方。目前,张女士的体重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专属减重方案,多学科联合解决肥胖问题
  23岁的患者孙先生平常以肉食为主,不喜欢吃蔬菜,不爱运动,目前体重已经接近280斤。近日,他来到青大附院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就诊。“别担心,我们有多种方案帮您减重,可以结合身体情况量身定制健康食谱,配合有氧运动。”临床营养科专家说。诊疗过程中,多学科专家还建议孙先生从改善生活方式出发,对减重期间遇到的困难实行阶段性分散管理,同时建议家庭成员在其体重管理过程中发挥正向作用,配合临床心理科治疗予以正向引导。
  记者了解到,青大附院开设了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疾病情况、用药现状、家族遗传、运动模式、睡眠习惯、心理状态、代谢状况以及减重意愿等,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包含医学营养治疗、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呼吸睡眠调整、中医埋线针灸、药物治疗、减重与代谢手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并通过远程指导及随访管理,密切监测与评估患者的减重速率、减重程度以及相关疾病改善情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实现理想体重的长期维持。
推动关口前移,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明确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的基础。青大附院通过多学科系统协作,避免药物滥用和盲目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紊乱等问题,以实现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自发改变与长期维持为最终目标。
  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以“安全、有效、可持续”为目标,通过动态监测身体指标、定期随访调整方案,为有减重需求的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动关口前移,减少慢性疾病发生。
  针对减重问题,青大附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专家说,要树立正确的“体重观”。一是转变观念,减重是长期的管理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避免短期内体重的剧烈变化给代谢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对于体重控制不佳的肥胖症患者,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代谢异常;三是营造良好的体重管理环境,特别是青少年体重管理,家长不要过度焦虑,应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
  □ 本报记者 黄鑫

  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逐年上升,且肥胖问题常伴随代谢异常、内分泌失调或体质差异,单一科室干预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近年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科学减重上加大步伐,充分发挥多学科专家优势,持续打造专业、科学、规范、一体化的体重管理服务体系,做到防治结合,帮助更多患者科学管理体重,预防疾病,拥抱健康生活。
一站式服务,体重管理中心正式运行
  今年年初,青大附院体重管理中心正式运行,通过成立体重管理标准化诊疗专家委员会,指导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临床营养科、中医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儿童保健科、产科、老年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康复医学科等10余个学科开展全生命周期多学科体重管理工作,制定体重管理相关诊疗规范、工作流程、质控标准等,采取体重管理专科门诊和多学科协作(MDT)相结合的模式,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生,我这体重从小就没降下来过,身高156厘米,现在有160多斤。我和丈夫近期有生育计划,但我又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该怎么办才好?”今年年初在该院体重管理中心内,一直受肥胖问题困扰的患者张女士一脸担忧地对专家说。根据张女士的身体情况,该院专家为其定制了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从每日饮食的具体建议,到锻炼时长、锻炼强度等,制定了严谨的健康管理处方。目前,张女士的体重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专属减重方案,多学科联合解决肥胖问题
  23岁的患者孙先生平常以肉食为主,不喜欢吃蔬菜,不爱运动,目前体重已经接近280斤。近日,他来到青大附院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就诊。“别担心,我们有多种方案帮您减重,可以结合身体情况量身定制健康食谱,配合有氧运动。”临床营养科专家说。诊疗过程中,多学科专家还建议孙先生从改善生活方式出发,对减重期间遇到的困难实行阶段性分散管理,同时建议家庭成员在其体重管理过程中发挥正向作用,配合临床心理科治疗予以正向引导。
  记者了解到,青大附院开设了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疾病情况、用药现状、家族遗传、运动模式、睡眠习惯、心理状态、代谢状况以及减重意愿等,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包含医学营养治疗、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呼吸睡眠调整、中医埋线针灸、药物治疗、减重与代谢手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并通过远程指导及随访管理,密切监测与评估患者的减重速率、减重程度以及相关疾病改善情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实现理想体重的长期维持。
推动关口前移,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明确指出,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的基础。青大附院通过多学科系统协作,避免药物滥用和盲目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紊乱等问题,以实现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自发改变与长期维持为最终目标。
  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以“安全、有效、可持续”为目标,通过动态监测身体指标、定期随访调整方案,为有减重需求的患者提供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推动关口前移,减少慢性疾病发生。
  针对减重问题,青大附院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科专家说,要树立正确的“体重观”。一是转变观念,减重是长期的管理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避免短期内体重的剧烈变化给代谢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对于体重控制不佳的肥胖症患者,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代谢异常;三是营造良好的体重管理环境,特别是青少年体重管理,家长不要过度焦虑,应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