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结核病救助联合行动项目启动

全国11家单位成无结核社区建设创新试点

2025-03-20 作者: 黄鑫 周欣怡 刘玉凡 张锡坤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张锡坤 报道   与会嘉宾正在了解一款最新的结核病筛查仪器。
  □记 者 黄 鑫 周欣怡
     刘玉凡 张锡坤
   通讯员 刘红红 报道
  本报济南讯 3月18日,在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由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联合体主办,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防痨协会协办的“2025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耐药结核病救助联合行动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届无结核社区建设创新论坛”在济南启幕。来自全国结核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医疗机构代表、公益组织及企业代表300余人齐聚泉城,以“创新技术赋能防控,携手共筑无结核未来”为主题,共谋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创新路径。其中,山东省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得到高度肯定。
  传统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一般是18-24个月,抗结核新药普托马尼的短程治疗方案将治疗周期大幅缩短至6个月,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且毒副作用更低。耐药结核病救助联合行动项目首批在13个省的15家定点医院实施,免费提供价值300万元的普托马尼片,惠及35例耐药结核病患者。
  在“无结核社区建设创新试点授牌仪式”环节,全国11家单位获颁首批试点称号。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介绍,自2022年启动以来,全国无结核社区行动已覆盖28个省份,通过“主动筛查、预防性治疗、精准管理”三位一体模式,试点社区结核病发病率平均下降30%以上。赵雁林说:“无结核社区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更是全民参与的防控网络,未来将成为我国终结结核病的核心阵地。”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忠法分享了山东经验。截至目前,山东12市的57个县区参与了创建工作,其中,淄博市、烟台市、滨州市、泰安市在全域范围开展了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
  张忠法介绍,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省级经费支持国家和省级项目点建设,市级和县级对各自的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各级卫健委(局)及时出台了相关文件,保证创建工作全面推进;二是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工具和信息化管理工具,提高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三是各项目点积极统筹辖区资源,扎实稳妥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如把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融合,在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糖尿病人随访服务中增加肺结核筛查,有的县在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增加X胸片,实现一扫双筛,这些措施都是保证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成功实施的坚实基础。四是各地积极开展“三筛两管一动员”,实现早期发现传染源或者潜在的传染源,并通过对传染源的规范管理,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通过创新形式开展社会动员,不断提高大众结核病知晓率。
  □记 者 黄 鑫 周欣怡
     刘玉凡 张锡坤
   通讯员 刘红红 报道
  本报济南讯 3月18日,在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由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联合体主办,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山东防痨协会协办的“2025年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耐药结核病救助联合行动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届无结核社区建设创新论坛”在济南启幕。来自全国结核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医疗机构代表、公益组织及企业代表300余人齐聚泉城,以“创新技术赋能防控,携手共筑无结核未来”为主题,共谋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创新路径。其中,山东省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得到高度肯定。
  传统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一般是18-24个月,抗结核新药普托马尼的短程治疗方案将治疗周期大幅缩短至6个月,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且毒副作用更低。耐药结核病救助联合行动项目首批在13个省的15家定点医院实施,免费提供价值300万元的普托马尼片,惠及35例耐药结核病患者。
  在“无结核社区建设创新试点授牌仪式”环节,全国11家单位获颁首批试点称号。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介绍,自2022年启动以来,全国无结核社区行动已覆盖28个省份,通过“主动筛查、预防性治疗、精准管理”三位一体模式,试点社区结核病发病率平均下降30%以上。赵雁林说:“无结核社区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更是全民参与的防控网络,未来将成为我国终结结核病的核心阵地。”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忠法分享了山东经验。截至目前,山东12市的57个县区参与了创建工作,其中,淄博市、烟台市、滨州市、泰安市在全域范围开展了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
  张忠法介绍,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方面省级经费支持国家和省级项目点建设,市级和县级对各自的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各级卫健委(局)及时出台了相关文件,保证创建工作全面推进;二是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工具和信息化管理工具,提高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三是各项目点积极统筹辖区资源,扎实稳妥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如把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融合,在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糖尿病人随访服务中增加肺结核筛查,有的县在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增加X胸片,实现一扫双筛,这些措施都是保证无结核社区建设工作成功实施的坚实基础。四是各地积极开展“三筛两管一动员”,实现早期发现传染源或者潜在的传染源,并通过对传染源的规范管理,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通过创新形式开展社会动员,不断提高大众结核病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