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镇 “链” 上就业促振兴
2025-03-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忠德
近日,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驻地的青岛白马河酒业生产基地总部项目,可以看到3个酿酒车间主体部分已全部施工完成。
“我们对原来的酒厂项目进行扩建,增设了1个车间,共建设6个车间,包括3个酿酒车间、1个罐装包装车间、1个环保污水处理车间和1个存储车间。目前,酿酒车间已建成,预计5月投入使用,其余车间计划10月投料,12月出酒。”项目经理张士刚介绍。
大村镇位于青岛、潍坊、日照三市交会处,是西海岸新区自然村落最多、面积最大的农业大镇。随着年轻人口流出,大村镇常住劳动人口大多年龄偏大,外出务工能力不强。
在产业转型与家门口就业的双重压力之下,大村镇打造了“秸秆回收利用—禽畜养殖—有机肥生产—绿色种植—农产品交易”和“秸秆回收利用—高粱标准种植—白酒酿造—酒文化旅游体验—餐饮住宿一体”两条绿色循环产业链。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实现村民在家门口有技能、有工作、有收入。
白马河酒业生产基地是其中一条产业链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的上游整合了白马河两岸8个自然村3000亩土地,进行高粱种植托管服务,为农户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为项目提供统一的收储服务,带动农户高粱种植亩均增收500元。
“未来,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建成中国海洋气候生态白酒酿造文旅产业园,配套建设主体民宿、白酒博物馆、餐饮服务等设施,打造以白酒文化深度旅游体验、国际标准原材料储存、白酒生产工艺研发的全链条大型产业综合体。”张士刚介绍。
“链”上就业促振兴。围绕两条产业链上各个细分产业,大村镇还在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建立了“共富劳务合作社”,打造“劳务合作社+就享家+劳务经纪人”模式,配套设置“就享家”服务平台,配齐配强劳务经纪人公益性岗位,为辖区内农村劳动力提供岗位推介、供需精准匹配等各项就业服务。
大村镇下藏马二村村民孙本芬就是这个模式的受益者,每年7月到9月,葡萄成熟的季节,是她的“上班”时间,在葡萄园从事采摘、包装和装车等工作。在其他月份,她和别的村民一起在乐业村工坊做手工活。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为她家增加了经济收入。
同时,结合人力资源、围绕产业技能需求,大村镇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新型农民的“滴灌式”培训力度,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确保人岗相适,努力实现覆盖全部年龄段的“全龄”就业。
依托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以产业带动就业优势,大村镇目前吸纳长期就业1100余人、临时性用工2500余人,有力有效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相关做法成为西海岸新区唯一入选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揭榜领题的标志性项目。
近日,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驻地的青岛白马河酒业生产基地总部项目,可以看到3个酿酒车间主体部分已全部施工完成。
“我们对原来的酒厂项目进行扩建,增设了1个车间,共建设6个车间,包括3个酿酒车间、1个罐装包装车间、1个环保污水处理车间和1个存储车间。目前,酿酒车间已建成,预计5月投入使用,其余车间计划10月投料,12月出酒。”项目经理张士刚介绍。
大村镇位于青岛、潍坊、日照三市交会处,是西海岸新区自然村落最多、面积最大的农业大镇。随着年轻人口流出,大村镇常住劳动人口大多年龄偏大,外出务工能力不强。
在产业转型与家门口就业的双重压力之下,大村镇打造了“秸秆回收利用—禽畜养殖—有机肥生产—绿色种植—农产品交易”和“秸秆回收利用—高粱标准种植—白酒酿造—酒文化旅游体验—餐饮住宿一体”两条绿色循环产业链。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实现村民在家门口有技能、有工作、有收入。
白马河酒业生产基地是其中一条产业链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的上游整合了白马河两岸8个自然村3000亩土地,进行高粱种植托管服务,为农户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为项目提供统一的收储服务,带动农户高粱种植亩均增收500元。
“未来,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建成中国海洋气候生态白酒酿造文旅产业园,配套建设主体民宿、白酒博物馆、餐饮服务等设施,打造以白酒文化深度旅游体验、国际标准原材料储存、白酒生产工艺研发的全链条大型产业综合体。”张士刚介绍。
“链”上就业促振兴。围绕两条产业链上各个细分产业,大村镇还在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建立了“共富劳务合作社”,打造“劳务合作社+就享家+劳务经纪人”模式,配套设置“就享家”服务平台,配齐配强劳务经纪人公益性岗位,为辖区内农村劳动力提供岗位推介、供需精准匹配等各项就业服务。
大村镇下藏马二村村民孙本芬就是这个模式的受益者,每年7月到9月,葡萄成熟的季节,是她的“上班”时间,在葡萄园从事采摘、包装和装车等工作。在其他月份,她和别的村民一起在乐业村工坊做手工活。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为她家增加了经济收入。
同时,结合人力资源、围绕产业技能需求,大村镇加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新型农民的“滴灌式”培训力度,推广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确保人岗相适,努力实现覆盖全部年龄段的“全龄”就业。
依托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以产业带动就业优势,大村镇目前吸纳长期就业1100余人、临时性用工2500余人,有力有效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相关做法成为西海岸新区唯一入选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揭榜领题的标志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