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也有春天,预防感染切莫大意
2025-02-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于晓琳
春季是布鲁氏菌感染羊群流产的高发季节,也是人感染“布病”的多发季节。在购买、清洗加工、屠宰、烹饪牛羊猪肉等肉类时应注意防护,谨防“布病”找上门。
据悉,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省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羊、牛等牲畜。布鲁氏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破损黏膜、皮肤接触布病牛羊流产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加工、食用流产羔犊、病死牛羊等均可导致感染。人患布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多汗、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为主,患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可慢性迁延,极易累及身体多个系统,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科学预防“布病”,公众应做到:不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吃涮羊肉时,肉煮熟透了再吃;在与牛、羊等牲畜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应穿着防护服、戴手套、戴口罩,结束后必须洗手;不购买来路不明牛羊猪肉,戴手套切生肉,切了生肉的刀、板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厨房菜刀、案板要生熟分开;对饲养的羊、牛要做好疫苗免疫和检疫措施。从事饲养、运输、屠宰、加工、兽医等工作的从业人员要建立健康档案,每月至少自我健康监测一次,如出现发热、疲乏、多汗或盗汗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诊治。
(作者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刘祥征记者黄鑫整理)
春季是布鲁氏菌感染羊群流产的高发季节,也是人感染“布病”的多发季节。在购买、清洗加工、屠宰、烹饪牛羊猪肉等肉类时应注意防护,谨防“布病”找上门。
据悉,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省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羊、牛等牲畜。布鲁氏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等途径传播。破损黏膜、皮肤接触布病牛羊流产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加工、食用流产羔犊、病死牛羊等均可导致感染。人患布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多汗、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为主,患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可慢性迁延,极易累及身体多个系统,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科学预防“布病”,公众应做到:不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吃涮羊肉时,肉煮熟透了再吃;在与牛、羊等牲畜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应穿着防护服、戴手套、戴口罩,结束后必须洗手;不购买来路不明牛羊猪肉,戴手套切生肉,切了生肉的刀、板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厨房菜刀、案板要生熟分开;对饲养的羊、牛要做好疫苗免疫和检疫措施。从事饲养、运输、屠宰、加工、兽医等工作的从业人员要建立健康档案,每月至少自我健康监测一次,如出现发热、疲乏、多汗或盗汗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诊治。
(作者为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刘祥征记者黄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