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提质效增资扩产延链条
威海企业“干”字当头奋战开门红
2025-02-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 王 伟 殷玉鹏
近日,走进成山集团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林成山”)的智能化生产车间,AGV小车在厂区内来往穿梭运输物料,生产线上的机械臂上下挥舞,智能分拣设备专职为轮胎做“体检”……整个生产过程高效智能。“比如这种自动搬运物料的AGV小车,仅需5台就能完成整个车间的物料运输,每年节省人工成本约130万元。”浦林成山设备动力部部长张晓明介绍,这种被称为AGV小车的自动引导运输车,可承载3吨货物,且可以自动充电、24小时作业,货物堆放精准率达到100%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60%。
作为一家以轮胎研发制造为主导的老牌企业,成山集团在2024年的企业营业收入达117.3亿元。其中,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为“百亿成山”发展的最强动力。“2024年共投入了1.4亿元,对半钢老旧设备及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23.4%,人工成本降低了30%,一年生产及运营成本能降低1.2亿元。”浦林成山生产运营中心总监曹凯介绍,从2020年至今,浦林成山已经累计投入7.1亿元进行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如今的制造装备数控化率已经超过了80%,“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1亿元,在设备智能化升级、绿色低碳生产、大数据应用上持续提升成山轮胎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威海市在全力推动“智改数转”过程中,围绕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基础配套,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帮助297个项目获得各级技改领域专项资金近2亿元。2024年以来,威海市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达到773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3%,列全省第3位。“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等工作措施,引导企业通过‘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术改造科科长、四级调研员肖志杰表示。
同时,威海一些企业自我加压,或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拼抢市场,或主动增资扩产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激活增长新动能。
在浦林成山,总投资11.69亿元的5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即将启动建设。“我们计划在非公路轮胎领域推出高性能全系列轮胎,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研发中心总监李崇兵介绍,非公路轮胎应用于矿山、水利工程等特殊环境,由于在材料性能、轮胎轮廓以及尺寸等多方面都有着高标准要求,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在山东鑫弘重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华耀海工装备总装基地,新建厂房已成型,数十名工人正进行装饰装修、设备调试等施工作业。近年来,鑫弘重工的修造船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对船舶舾装及海工配套需求随之上升。华耀海工装备总装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大型船舶、海上平台直接在鑫弘重工完成大型钢构件制作、喷涂等全链条工艺,形成涵盖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等环节的完整修造船产业链条。
眼下,威海各级各部门正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开工建设和项目招引工作,铆足干劲,奋战开门红。“今年,我们将强化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精准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化、系统化、高端化发展。紧盯10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威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通讯员 王 伟 殷玉鹏
近日,走进成山集团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林成山”)的智能化生产车间,AGV小车在厂区内来往穿梭运输物料,生产线上的机械臂上下挥舞,智能分拣设备专职为轮胎做“体检”……整个生产过程高效智能。“比如这种自动搬运物料的AGV小车,仅需5台就能完成整个车间的物料运输,每年节省人工成本约130万元。”浦林成山设备动力部部长张晓明介绍,这种被称为AGV小车的自动引导运输车,可承载3吨货物,且可以自动充电、24小时作业,货物堆放精准率达到100%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60%。
作为一家以轮胎研发制造为主导的老牌企业,成山集团在2024年的企业营业收入达117.3亿元。其中,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为“百亿成山”发展的最强动力。“2024年共投入了1.4亿元,对半钢老旧设备及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23.4%,人工成本降低了30%,一年生产及运营成本能降低1.2亿元。”浦林成山生产运营中心总监曹凯介绍,从2020年至今,浦林成山已经累计投入7.1亿元进行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如今的制造装备数控化率已经超过了80%,“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1亿元,在设备智能化升级、绿色低碳生产、大数据应用上持续提升成山轮胎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威海市在全力推动“智改数转”过程中,围绕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基础配套,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帮助297个项目获得各级技改领域专项资金近2亿元。2024年以来,威海市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达到773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3%,列全省第3位。“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等工作措施,引导企业通过‘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术改造科科长、四级调研员肖志杰表示。
同时,威海一些企业自我加压,或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拼抢市场,或主动增资扩产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激活增长新动能。
在浦林成山,总投资11.69亿元的5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即将启动建设。“我们计划在非公路轮胎领域推出高性能全系列轮胎,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研发中心总监李崇兵介绍,非公路轮胎应用于矿山、水利工程等特殊环境,由于在材料性能、轮胎轮廓以及尺寸等多方面都有着高标准要求,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
在山东鑫弘重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华耀海工装备总装基地,新建厂房已成型,数十名工人正进行装饰装修、设备调试等施工作业。近年来,鑫弘重工的修造船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对船舶舾装及海工配套需求随之上升。华耀海工装备总装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大型船舶、海上平台直接在鑫弘重工完成大型钢构件制作、喷涂等全链条工艺,形成涵盖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等环节的完整修造船产业链条。
眼下,威海各级各部门正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开工建设和项目招引工作,铆足干劲,奋战开门红。“今年,我们将强化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精准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化、系统化、高端化发展。紧盯10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威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