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今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50个

2025-02-13 作者: 赵国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2月1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济南有135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071.2亿元。其中,省重大项目43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92个。同时,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00个,总投资1.14万亿元;准备类项目50个,总投资376.6亿元。
  聚焦国家所需、济南所能、未来所向,谋划启动一批衔接“十四五”和“十五五”发展的重大项目。济南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谋划推进一批链主牵引、链条配套、链群升级项目,提速比亚迪整车二期、爱旭太阳能电池、天岳碳化硅等产业项目建设;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加快城市交通、水利设施、能源管网等领域强基础、补短板,实施机场二期改扩建、济南火车站客运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提品质、优供给,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惠民项目,加快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聊热入济”等重点项目。全年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过十亿元项目183个。此外,还将统筹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根据项目成熟情况、工艺流程、投资计划、建设进度确定供地规模,保障省市重点产业类项目需求,促进土地要素精准安排和项目需求精准匹配。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强现代产业体系,济南将推动钢铁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与中国宝武战略合作,将莱芜-钢城打造为全省绿色智慧钢铁产业集聚区和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基地;同时,围绕比亚迪、重汽、弗迪电池等龙头企业,定向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济南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星箭智造、航空器制造、空天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聚焦重点、精准招商,吸引大院大所、头部企业来济布局发展。推动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壮大空天产业基金群。编制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强化低空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推动全市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在未来产业领域,以济南高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核心,谋划招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项目和企业,加快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山东未来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大力推进国家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和已获批的省级新兴(未来)产业集群建设。
  今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推进济南都市圈互联互通。以济南都市圈为核心,通过济青发展轴带外延辐射,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促进资源高效流动。争取济南(莱芜)至临沂、德州至商河、滨州(东营)至淄博至莱芜、聊城至泰安至莱芜至京沪二通道等铁路纳入国家相关规划。二是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加快能源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聊热入济”南线于2025年采暖季前建成投产、北线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长清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及配套工程年底前建成投用。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510万千瓦。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居住区、办公区充电运营商“零阻碍”入场,建立充电运营商“白名单”机制,加快“目的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2月1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济南有135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071.2亿元。其中,省重大项目43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92个。同时,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00个,总投资1.14万亿元;准备类项目50个,总投资376.6亿元。
  聚焦国家所需、济南所能、未来所向,谋划启动一批衔接“十四五”和“十五五”发展的重大项目。济南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谋划推进一批链主牵引、链条配套、链群升级项目,提速比亚迪整车二期、爱旭太阳能电池、天岳碳化硅等产业项目建设;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加快城市交通、水利设施、能源管网等领域强基础、补短板,实施机场二期改扩建、济南火车站客运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围绕提品质、优供给,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惠民项目,加快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聊热入济”等重点项目。全年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过十亿元项目183个。此外,还将统筹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根据项目成熟情况、工艺流程、投资计划、建设进度确定供地规模,保障省市重点产业类项目需求,促进土地要素精准安排和项目需求精准匹配。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强现代产业体系,济南将推动钢铁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与中国宝武战略合作,将莱芜-钢城打造为全省绿色智慧钢铁产业集聚区和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基地;同时,围绕比亚迪、重汽、弗迪电池等龙头企业,定向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济南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星箭智造、航空器制造、空天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聚焦重点、精准招商,吸引大院大所、头部企业来济布局发展。推动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壮大空天产业基金群。编制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强化低空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推动全市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在未来产业领域,以济南高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核心,谋划招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项目和企业,加快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山东未来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大力推进国家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和已获批的省级新兴(未来)产业集群建设。
  今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推进济南都市圈互联互通。以济南都市圈为核心,通过济青发展轴带外延辐射,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促进资源高效流动。争取济南(莱芜)至临沂、德州至商河、滨州(东营)至淄博至莱芜、聊城至泰安至莱芜至京沪二通道等铁路纳入国家相关规划。二是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加快能源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聊热入济”南线于2025年采暖季前建成投产、北线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长清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及配套工程年底前建成投用。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510万千瓦。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居住区、办公区充电运营商“零阻碍”入场,建立充电运营商“白名单”机制,加快“目的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