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火红窑炉烧新瓶

2025-02-05 作者: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崔如坤 刘保迎

  正月初五,年味犹浓。2月2日,走进山东郓城瑞升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升玻璃”)制瓶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热浪——火红的窑炉正吞吐着炽热的火焰,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与跳动的炉火交相辉映。
  “这批瓶子质量没问题,可以下线了!”来自四川省金堂县的工人雷祖廷仔细检查完瓶体,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已是他来瑞升玻璃工作的第4个年头。初中毕业的他,刚来时只是个普通的一线工人,但凭着勤奋好学,2年时间便成长为制瓶车间的小班长,工资也从原来的每月6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万多元。
  不远处,制瓶车间副主任廖正祥正忙着协调生产进度。和雷祖廷一样,他也从四川来到郓城,从普通技术工一步步成长为管理人员。妻子陈芸也从四川老家追随而来,成了公司的一名接料工。“公司管理非常人性化,宿舍设施齐全,有空调、暖气,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生活十分方便,跟在家一样温馨。”陈芸说。
  “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干活也有劲头!”来自附近村的工人王晓梅说,如今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工作,工资待遇不错,还能照顾家里,“以前骑两轮电动车上下班,现在都开上了小汽车!”
  工人们红火的日子背后,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瑞升玻璃从最初的1台窑炉、80多名工人,日产玻璃瓶10万余只,发展到如今拥有5台窑炉、19条生产线和76组机器,每天生产各式玻璃瓶100万余只,年深加工能力达5000万只,已成为江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白料玻璃酒瓶生产企业。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新厂区,新增天然气节能环保窑炉,产品质量和效率实现双提升。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营商环境。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郓城县相关部门代表企业与燃气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将燃气价格从原来的4.2元/立方米降到3.2-3.5元/立方米。仅这一项,就为瑞升玻璃每年节约生产成本600多万元,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政府经常问我们有啥需求,还组织我们去外地学习考察、帮拉订单,贴心又务实。”公司总经理刘磊说。今年,瑞升玻璃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智能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布局,预计投产后年利税将突破1500万元。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崔如坤 刘保迎

  正月初五,年味犹浓。2月2日,走进山东郓城瑞升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升玻璃”)制瓶车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热浪——火红的窑炉正吞吐着炽热的火焰,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与跳动的炉火交相辉映。
  “这批瓶子质量没问题,可以下线了!”来自四川省金堂县的工人雷祖廷仔细检查完瓶体,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已是他来瑞升玻璃工作的第4个年头。初中毕业的他,刚来时只是个普通的一线工人,但凭着勤奋好学,2年时间便成长为制瓶车间的小班长,工资也从原来的每月6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万多元。
  不远处,制瓶车间副主任廖正祥正忙着协调生产进度。和雷祖廷一样,他也从四川来到郓城,从普通技术工一步步成长为管理人员。妻子陈芸也从四川老家追随而来,成了公司的一名接料工。“公司管理非常人性化,宿舍设施齐全,有空调、暖气,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生活十分方便,跟在家一样温馨。”陈芸说。
  “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干活也有劲头!”来自附近村的工人王晓梅说,如今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工作,工资待遇不错,还能照顾家里,“以前骑两轮电动车上下班,现在都开上了小汽车!”
  工人们红火的日子背后,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瑞升玻璃从最初的1台窑炉、80多名工人,日产玻璃瓶10万余只,发展到如今拥有5台窑炉、19条生产线和76组机器,每天生产各式玻璃瓶100万余只,年深加工能力达5000万只,已成为江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白料玻璃酒瓶生产企业。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新厂区,新增天然气节能环保窑炉,产品质量和效率实现双提升。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的营商环境。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郓城县相关部门代表企业与燃气公司进行了多轮谈判,将燃气价格从原来的4.2元/立方米降到3.2-3.5元/立方米。仅这一项,就为瑞升玻璃每年节约生产成本600多万元,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政府经常问我们有啥需求,还组织我们去外地学习考察、帮拉订单,贴心又务实。”公司总经理刘磊说。今年,瑞升玻璃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智能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布局,预计投产后年利税将突破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