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双向奔赴
泰山区建设“骑手友好社区”
2025-01-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李祥东 王磊
“社区骑手驿站真是太贴心啦,不但可以休息,还可以给电瓶车和手机充电”、“有了地图指引,楼好找多了”……近日,随着泰安市泰山区首批“骑手友好社区(商圈)”示范点公布,“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助力打通外卖骑手小区送餐最后“一百米”专题协商成果逐步落地见效。
“现在很多小区进门需要登记或者门卫联系业主确认后才能进入,有些繁琐,最好能有个便捷的方法。”、“我们现在最怕的是到一些老旧小区送餐,有些楼号、单元牌、房门号不清晰,找起来费时费力,建议完善一下指示牌或布局图。”
外卖骑手通过“‘新’意速报·新业态劳动者微心愿征集”渠道反映的这些问题日益集中。对此,以“用心贴近新业态劳动者”为主旨的“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确定将推动破解此类难题纳入协商议题。
为摸清问题的现状、症结,寻求破解之策,“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团队成员深入外卖站点、社区、骑手、群众当中广泛开展问卷调查,梳理汇总了外卖骑手小区送餐面临的进门难、找路难、上楼难、充电难、休息难、停车难、用餐难、融入社会治理难共8个方面突出问题,同时还征集相关意见建议120余条。
在此基础上,“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专门组织团队成员赴杭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并结合泰山区实际进一步寻求最优方案和路径。
制定统一的物业管理制度、实行进出“二维码”管理、畅通送餐通道、建设暖心驿站、设置专门停车位、张贴楼宇指引图……针对“八大难题”,结合前期调研的情况,与会人员围绕“骑手友好社区”建设,逐一提出破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经过充分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在全区实施“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在具体实施方面,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方式,先在每个街道打造一个“骑手友好社区”试点社区,探索“骑手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和公约,形成试点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协商共识的达成激活了“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的“一池春水”,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很快在社区遍地开花。
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以新华城商圈为示范,探索“六个一”、“骑手友好商圈”建设模式,全力营造暖“新”浓厚氛围,实现“一眼定位快速识别”、“一套机制始终关怀”、“一串场景温馨呵护”、“一批友好扩点成面”、“一加一减创收共富”、“一心治理双向奔赴”,使外卖骑手每单平均节约配送时间1分钟,每月可为骑手增加收入300多元。
泰山区财源街道望岳社区选取12个小区进行试点,从空间、共治、机制、服务四个维度创新实践,绘制详尽的骑手友好线路图,标注出入口、楼号、停车区乃至洗手间与休息点,为骑手导航楼栋,助力骑手在小区畅行,同时通过设置方向指示标识、完善门牌标识、划定专属停车位等举措,缓解末端配送压力,让社区配送变得秩序井然。
在相关部门和辖区街道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暖心驿站、导引地图、专属停车位等已经成为泰山区城区许多居民小区的“标配”,并且有更多的社区积极加入“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行列。同时外卖骑手也充分发挥职业优势,主动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流动网格员、泰山义警巡查员、文明劝导员等角色,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实现了社区与外卖骑手间的“双向奔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好搭台和助力作用,把‘骑手友好社区(商圈)’建设成果拓展到更多的区域,不断放大‘双向奔赴’效应,为赋能基层治理作出积极贡献。”“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通讯员 李祥东 王磊
“社区骑手驿站真是太贴心啦,不但可以休息,还可以给电瓶车和手机充电”、“有了地图指引,楼好找多了”……近日,随着泰安市泰山区首批“骑手友好社区(商圈)”示范点公布,“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助力打通外卖骑手小区送餐最后“一百米”专题协商成果逐步落地见效。
“现在很多小区进门需要登记或者门卫联系业主确认后才能进入,有些繁琐,最好能有个便捷的方法。”、“我们现在最怕的是到一些老旧小区送餐,有些楼号、单元牌、房门号不清晰,找起来费时费力,建议完善一下指示牌或布局图。”
外卖骑手通过“‘新’意速报·新业态劳动者微心愿征集”渠道反映的这些问题日益集中。对此,以“用心贴近新业态劳动者”为主旨的“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确定将推动破解此类难题纳入协商议题。
为摸清问题的现状、症结,寻求破解之策,“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团队成员深入外卖站点、社区、骑手、群众当中广泛开展问卷调查,梳理汇总了外卖骑手小区送餐面临的进门难、找路难、上楼难、充电难、休息难、停车难、用餐难、融入社会治理难共8个方面突出问题,同时还征集相关意见建议120余条。
在此基础上,“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专门组织团队成员赴杭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并结合泰山区实际进一步寻求最优方案和路径。
制定统一的物业管理制度、实行进出“二维码”管理、畅通送餐通道、建设暖心驿站、设置专门停车位、张贴楼宇指引图……针对“八大难题”,结合前期调研的情况,与会人员围绕“骑手友好社区”建设,逐一提出破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经过充分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在全区实施“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在具体实施方面,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方式,先在每个街道打造一个“骑手友好社区”试点社区,探索“骑手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和公约,形成试点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协商共识的达成激活了“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的“一池春水”,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很快在社区遍地开花。
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以新华城商圈为示范,探索“六个一”、“骑手友好商圈”建设模式,全力营造暖“新”浓厚氛围,实现“一眼定位快速识别”、“一套机制始终关怀”、“一串场景温馨呵护”、“一批友好扩点成面”、“一加一减创收共富”、“一心治理双向奔赴”,使外卖骑手每单平均节约配送时间1分钟,每月可为骑手增加收入300多元。
泰山区财源街道望岳社区选取12个小区进行试点,从空间、共治、机制、服务四个维度创新实践,绘制详尽的骑手友好线路图,标注出入口、楼号、停车区乃至洗手间与休息点,为骑手导航楼栋,助力骑手在小区畅行,同时通过设置方向指示标识、完善门牌标识、划定专属停车位等举措,缓解末端配送压力,让社区配送变得秩序井然。
在相关部门和辖区街道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暖心驿站、导引地图、专属停车位等已经成为泰山区城区许多居民小区的“标配”,并且有更多的社区积极加入“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行列。同时外卖骑手也充分发挥职业优势,主动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流动网格员、泰山义警巡查员、文明劝导员等角色,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实现了社区与外卖骑手间的“双向奔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好搭台和助力作用,把‘骑手友好社区(商圈)’建设成果拓展到更多的区域,不断放大‘双向奔赴’效应,为赋能基层治理作出积极贡献。”“泰山心贴‘新’·界别同心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