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助推幼小科学衔接
2025-01-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姜囡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幼小衔接阶段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在具体实践中,家长和教育者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和做法存在一定偏差,尤其在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方面,家长甚至让幼儿从幼儿园退园参加幼小衔接班,像小学生一样学习识字、写字等,这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也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正常开展。
一、当前幼儿园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存在的主要现象
幼儿园的阅读、识字和书写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与小学对书面语言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受家长诉求影响,另外由于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活动的核心经验和学习特点不够清晰等原因,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下现象。第一,为了防止“小学化”,幼儿园完全排斥识字、写字等学习活动,忽视了幼儿对周围文字、符号等的自然兴趣和认知需求。第二,学习内容或形式“小学化”,幼儿园模仿小学的教学方式,如用图卡逐字教幼儿识字、幼儿机械练习,这不符合幼儿以游戏为主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第三,从大班才开始重视“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活动。殊不知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是渗透于幼儿园三年生活中的,组织相关活动需要老师掌握“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核心经验,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开展书面语言学习活动。
二、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及其获得路径
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包括“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三个方面。“前阅读”核心经验包括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阅读内容的理解与阅读策略的形成,阅读内容的评判与表达。“前识字”核心经验包括了解文字、符号在生活中的作用,分辨不同文字、符号的形状、结构等特征,初步感知文字的排列顺序、书写规则等。“前书写”核心经验包括建立书写行为习惯的经验,初步感知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等,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三个方面的经验是联系紧密、不可割裂的。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书面语言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游戏和集体活动中。首先,细化书面语言学习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订具体的书面语言学习计划,层层推进。其次,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真实情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探究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接触和运用文字,积累书面语言经验。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医生、超市收银员,使用处方单、购物清单等文字材料,体验文字的实际应用。另外,还需要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梳理、归纳和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促进幼儿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幼儿园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开展策略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幼儿自身需求、生活相链接,学习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在真实、平常的一日生活中了解符号、文字的作用及形式,通过“多元表征”建立书写行为习惯。如请幼儿制作区域材料的标识、一日生活流程等,在早签到、点名、盥洗、午睡、进餐、离园等生活环节都可以为儿童提供感受、接触、运用文字的机会。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幼儿兴趣、游戏相链接,学习会顺其自然地深入。幼儿应避免枯燥、机械的学习,应以游戏为载体,在有意义的功能性情境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感受符号文字的规则,积累创意书写表达的经验。如在孩子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老师应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图和字;在调查与记录、绘本创编等主题活动,写购物单、医生处方、写信等游戏中,引导幼儿模仿成人的书写,借图画、符号和文字来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纸笔表达,向同伴解读自己的作品。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教学目标相链接,学习会科学有效地拓展。教师应根据图画书内容将“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活动融合起来,帮助幼儿有效积累书面语言学习的核心经验。每周安排专门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和前识字活动,提升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评判与表达能力,逐步掌握阅读策略,同时增加符号和文字的知识。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家园共育相链接,学习会轻松快乐地推进。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书面语言学习内容、路径及策略,消除家长的顾虑和疑惑,帮助家长认识到亲子读写游戏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书写等活动,如外出时让孩子观察标志、广告牌等,用孩子认识的字组成故事,一起比较字与字之间的异同,读书后和孩子写一写、画一画。另外,老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使用筷子进餐、系鞋带等,同时和幼儿玩刺绣、球类等游戏,锻炼幼儿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为“前书写”奠定基础。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评价评估相链接,有效整合教学和课程资源。老师要随时评估活动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让幼儿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书面语言学习能力。以幼小衔接中幼儿书面语言学习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制定幼儿书面语言学习能力发展阶梯目标,真正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从一日生活、游戏、主题课程、大自然、大社会中挖掘、寻找适宜的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并探索引导幼儿活动的有效方式。
四、结语
幼儿园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将书面语言学习有机渗透于三年保教过程,通过生活浸润、尊重兴趣、聚焦问题情境,为幼儿步入小学进一步进行书面语言学习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济宁市实验幼儿园)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幼小衔接阶段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在具体实践中,家长和教育者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和做法存在一定偏差,尤其在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方面,家长甚至让幼儿从幼儿园退园参加幼小衔接班,像小学生一样学习识字、写字等,这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也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正常开展。
一、当前幼儿园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存在的主要现象
幼儿园的阅读、识字和书写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与小学对书面语言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受家长诉求影响,另外由于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活动的核心经验和学习特点不够清晰等原因,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下现象。第一,为了防止“小学化”,幼儿园完全排斥识字、写字等学习活动,忽视了幼儿对周围文字、符号等的自然兴趣和认知需求。第二,学习内容或形式“小学化”,幼儿园模仿小学的教学方式,如用图卡逐字教幼儿识字、幼儿机械练习,这不符合幼儿以游戏为主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第三,从大班才开始重视“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活动。殊不知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是渗透于幼儿园三年生活中的,组织相关活动需要老师掌握“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核心经验,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开展书面语言学习活动。
二、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及其获得路径
幼儿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包括“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三个方面。“前阅读”核心经验包括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阅读内容的理解与阅读策略的形成,阅读内容的评判与表达。“前识字”核心经验包括了解文字、符号在生活中的作用,分辨不同文字、符号的形状、结构等特征,初步感知文字的排列顺序、书写规则等。“前书写”核心经验包括建立书写行为习惯的经验,初步感知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等,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三个方面的经验是联系紧密、不可割裂的。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书面语言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游戏和集体活动中。首先,细化书面语言学习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订具体的书面语言学习计划,层层推进。其次,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真实情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探究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接触和运用文字,积累书面语言经验。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医生、超市收银员,使用处方单、购物清单等文字材料,体验文字的实际应用。另外,还需要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梳理、归纳和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促进幼儿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幼儿园书面语言学习活动开展策略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幼儿自身需求、生活相链接,学习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在真实、平常的一日生活中了解符号、文字的作用及形式,通过“多元表征”建立书写行为习惯。如请幼儿制作区域材料的标识、一日生活流程等,在早签到、点名、盥洗、午睡、进餐、离园等生活环节都可以为儿童提供感受、接触、运用文字的机会。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幼儿兴趣、游戏相链接,学习会顺其自然地深入。幼儿应避免枯燥、机械的学习,应以游戏为载体,在有意义的功能性情境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感受符号文字的规则,积累创意书写表达的经验。如在孩子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老师应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图和字;在调查与记录、绘本创编等主题活动,写购物单、医生处方、写信等游戏中,引导幼儿模仿成人的书写,借图画、符号和文字来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纸笔表达,向同伴解读自己的作品。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教学目标相链接,学习会科学有效地拓展。教师应根据图画书内容将“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活动融合起来,帮助幼儿有效积累书面语言学习的核心经验。每周安排专门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和前识字活动,提升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评判与表达能力,逐步掌握阅读策略,同时增加符号和文字的知识。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家园共育相链接,学习会轻松快乐地推进。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宣传科学的书面语言学习内容、路径及策略,消除家长的顾虑和疑惑,帮助家长认识到亲子读写游戏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书写等活动,如外出时让孩子观察标志、广告牌等,用孩子认识的字组成故事,一起比较字与字之间的异同,读书后和孩子写一写、画一画。另外,老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使用筷子进餐、系鞋带等,同时和幼儿玩刺绣、球类等游戏,锻炼幼儿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为“前书写”奠定基础。
把书面语言学习活动核心经验和评价评估相链接,有效整合教学和课程资源。老师要随时评估活动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让幼儿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一步提升书面语言学习能力。以幼小衔接中幼儿书面语言学习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制定幼儿书面语言学习能力发展阶梯目标,真正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从一日生活、游戏、主题课程、大自然、大社会中挖掘、寻找适宜的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库并探索引导幼儿活动的有效方式。
四、结语
幼儿园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将书面语言学习有机渗透于三年保教过程,通过生活浸润、尊重兴趣、聚焦问题情境,为幼儿步入小学进一步进行书面语言学习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济宁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