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养课程”引领学生综合素质“自画像”
2025-01-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于凤霞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教育有效的助力,可激发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科学的素养成长目标引领,应该是学生自主而有个性成长的“启明灯”。
桓台县城南学校始终坚持“减负增效,全面提高”的发展目标,以“每个学生都很重要”为育人理念,聚焦年段主题和素养发展,以指向核心素养、切实具体的课程评价指标为导向,创建了“五育融合”的素养多彩课程体系,依托“5+27+8”素养课堂,确定了“文明城南人”“出彩城南人”“博学城南人”“追梦城南人”的阶梯式发展目标,构建了“5+1”素养课程引领学生综合素质“自画像”的教育评价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丰富的课程—生动的教学—综合的评价”三联动的教学改革实践新样态,通过整体架构、系统推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成为“会表达、乐合作、勇质疑、善反思”具有自主性的城南学子。
确定素养领域
制定合理的学生自主发展素养目标
根据中国21世纪现代人素养的清单,学校首先确定了学生素养领域(自主性、公民素养、协作力、沟通力、思辨力、创造力),将教育评价定位为目标引领下的自我驱动。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制定了引领目标:“会表达、乐合作、勇质疑、善反思”具有自主性的城南学子。一系列的学生素养调查问卷,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明晰自我成长画像,然后在目标引领下自主规划,制定自主发展素养目标。
依据自主素养目标
学生自主选择素养课程
为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新课标引领下,学校制定了《城南学校课程方案》,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基于校情,积极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开设分层分类、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在相应年级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并以此为主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四个年级循序渐进,依“心”绽放,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初一开设德育精品课程,以规范养心。根据初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托《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实际等,设置了德育精品课程体系,包括感恩课程、诚信课程、礼仪课程、习惯养成课程、垃圾分类系列课程等,内容简单而具体,覆盖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以城南学子十大好习惯为重心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建立了学生德育档案,持续4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写实记录,每学期将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初二开设出彩绽放课程,以美润心。初二级部在倾力打造“德育精品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彩绽放”课程体系,开设80多种课程,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课。学校以“出彩城南人”为阶段主题,开展一系列体育、艺术主题活动,旨在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学校相应地建立了美育、体育档案,测评结果作为过程性材料每学期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初三开设素养提升课程,以智启心。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为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指导性,构建了“5+27+8”素养课堂。“5”:课前5分钟学生素养微活动,立足于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让学生更自信、更阳光;“27”:27分钟知识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知识自然生成,让思维提升品质,让能力有序拔高;“8”:8分钟分层检测,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做题习惯,更让其知识扎根、能力提升、素养落地。
初四开设实践主题课程,以劳练心。初四学生面临着中考压力和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因此,初四的“5+1”突出了实践主题课程。学校依托《桓台县城南学校积分入团工作实施方案》,设置了实践评价过程“四步走”。学校相应建立了学生人生规划档案,作为过程性材料最终都将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对标课程体系
制订全面详细的评价方案
学校围绕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实施和评价等从德、智、体、美、劳方面着力打造精品课程,以此推进备课改革。实行大单元备课,从形式上改变,推动教师深入思考,将课时目标变为单元目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变原先教的思考角度为学的角度。学校以“星章”为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五育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并依据每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特色课程评价,二者相结合,对获得6星章的分别授予“文明城南人”“出彩城南人”“博学城南人”“追梦城南人”荣誉称号。
运用评价结果
全面了解学生发展,为学生未来指明方向
基于五育并举加特色课程的评价标准,包含了学科评价、美育评价、品德评价、身心健康评价、劳动评价等,全面构建一种个性化的素养评价体系。推进作业改革,使传统作业走向自主作业,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做好自我发展规划,下好人生这盘大旗。
评价改革,初见成效,实现了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育人突破,在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成长,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教育生态。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紧跟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作者单位:桓台县城南学校。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教学评”一体化推进初中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03ZJZ008)阶段性成果】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教育有效的助力,可激发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科学的素养成长目标引领,应该是学生自主而有个性成长的“启明灯”。
桓台县城南学校始终坚持“减负增效,全面提高”的发展目标,以“每个学生都很重要”为育人理念,聚焦年段主题和素养发展,以指向核心素养、切实具体的课程评价指标为导向,创建了“五育融合”的素养多彩课程体系,依托“5+27+8”素养课堂,确定了“文明城南人”“出彩城南人”“博学城南人”“追梦城南人”的阶梯式发展目标,构建了“5+1”素养课程引领学生综合素质“自画像”的教育评价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丰富的课程—生动的教学—综合的评价”三联动的教学改革实践新样态,通过整体架构、系统推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成为“会表达、乐合作、勇质疑、善反思”具有自主性的城南学子。
确定素养领域
制定合理的学生自主发展素养目标
根据中国21世纪现代人素养的清单,学校首先确定了学生素养领域(自主性、公民素养、协作力、沟通力、思辨力、创造力),将教育评价定位为目标引领下的自我驱动。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制定了引领目标:“会表达、乐合作、勇质疑、善反思”具有自主性的城南学子。一系列的学生素养调查问卷,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明晰自我成长画像,然后在目标引领下自主规划,制定自主发展素养目标。
依据自主素养目标
学生自主选择素养课程
为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新课标引领下,学校制定了《城南学校课程方案》,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基于校情,积极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开设分层分类、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在相应年级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并以此为主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四个年级循序渐进,依“心”绽放,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初一开设德育精品课程,以规范养心。根据初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托《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实际等,设置了德育精品课程体系,包括感恩课程、诚信课程、礼仪课程、习惯养成课程、垃圾分类系列课程等,内容简单而具体,覆盖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以城南学子十大好习惯为重心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建立了学生德育档案,持续4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写实记录,每学期将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初二开设出彩绽放课程,以美润心。初二级部在倾力打造“德育精品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彩绽放”课程体系,开设80多种课程,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课。学校以“出彩城南人”为阶段主题,开展一系列体育、艺术主题活动,旨在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学校相应地建立了美育、体育档案,测评结果作为过程性材料每学期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初三开设素养提升课程,以智启心。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为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指导性,构建了“5+27+8”素养课堂。“5”:课前5分钟学生素养微活动,立足于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让学生更自信、更阳光;“27”:27分钟知识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知识自然生成,让思维提升品质,让能力有序拔高;“8”:8分钟分层检测,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做题习惯,更让其知识扎根、能力提升、素养落地。
初四开设实践主题课程,以劳练心。初四学生面临着中考压力和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择,因此,初四的“5+1”突出了实践主题课程。学校依托《桓台县城南学校积分入团工作实施方案》,设置了实践评价过程“四步走”。学校相应建立了学生人生规划档案,作为过程性材料最终都将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对标课程体系
制订全面详细的评价方案
学校围绕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实施和评价等从德、智、体、美、劳方面着力打造精品课程,以此推进备课改革。实行大单元备课,从形式上改变,推动教师深入思考,将课时目标变为单元目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变原先教的思考角度为学的角度。学校以“星章”为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五育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并依据每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特色课程评价,二者相结合,对获得6星章的分别授予“文明城南人”“出彩城南人”“博学城南人”“追梦城南人”荣誉称号。
运用评价结果
全面了解学生发展,为学生未来指明方向
基于五育并举加特色课程的评价标准,包含了学科评价、美育评价、品德评价、身心健康评价、劳动评价等,全面构建一种个性化的素养评价体系。推进作业改革,使传统作业走向自主作业,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做好自我发展规划,下好人生这盘大旗。
评价改革,初见成效,实现了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育人突破,在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成长,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教育生态。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紧跟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作者单位:桓台县城南学校。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教学评”一体化推进初中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03ZJZ0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