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图”让阅读能力进阶式发展

2025-01-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刘超 孙硕 报道
  本报德州讯 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和《山东省促进青少年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2024年,德州市陵城区第三实验小学以融合分级阅读理念为引领,通过打造阅读场域、搭建阅读课程、开展阅读活动、完善阅读评价等方式,构建“1+N”融合分级阅读,同时研制“阅读地图”,让学生阅读能力进阶式发展。
  “1+N”融合阅读是由一篇文章到一个主题的深化阅读,是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的阅读、是语文学科走向全学科的阅读,是实现精准分级的阅读,是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阅读地图”是一本集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成效反馈和分享于一体的小册子,设有地图路线、阅读银行、导读介绍、活动建议、漂流共读五部分。
  地图路线是引导孩子们从阅读前对书籍的初步感知与兴趣激发,到初步阅读时了解整体架构与背景,再到深入阅读剖析人物与情节,最后是阅读后总结主题内涵并分享感悟的有序引导图。阅读银行则以创设特色阅读打卡为基础,采用心愿兑换与积分兑换等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热爱阅读、会阅读的“阅读富翁”。导读介绍则以图文并茂的语言简单介绍文本内容。根据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阅读水平,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建议,为每一本书的读前、读中、读后设计各类有趣的创意阅读活动。如读前创设了走进封面、向作者提问、人物猜猜卡等有趣活动,并通过读前指导课激发兴趣、把握整体、制订计划,为学生阅读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读中从简单的连线、填色、画插图到摘录、梳理、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还创设了多种趣味活动,如“故事汉堡法、角色代入、故事山”等创意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阅读方法,如想象、批注等,与各年级的阅读策略相链接。活动建议不局限于纸笔呈现,还设计了听故事、文影对照、演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助推策略,重点指导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阅读”,然后慢慢过渡到四五六年级的“在阅读中学习”。读后绘制人物图谱,创意书本插画,给作者写信等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深度阅读的方法,如横向、纵向对比阅读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漂流共读是让每名学生的阅读地图进行班内漂流共读,交换思想。
  有趣的“阅读地图”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新的认知,新书首先读什么,读书方法有哪些,读后每个人有哪些不一样的见解。同时,“阅读地图”也为该校阅读体系的建立,阅读课程的融合,以及阅读评价等方面带来了新思路。
  □通讯员 刘超 孙硕 报道
  本报德州讯 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和《山东省促进青少年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2024年,德州市陵城区第三实验小学以融合分级阅读理念为引领,通过打造阅读场域、搭建阅读课程、开展阅读活动、完善阅读评价等方式,构建“1+N”融合分级阅读,同时研制“阅读地图”,让学生阅读能力进阶式发展。
  “1+N”融合阅读是由一篇文章到一个主题的深化阅读,是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的阅读、是语文学科走向全学科的阅读,是实现精准分级的阅读,是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阅读地图”是一本集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成效反馈和分享于一体的小册子,设有地图路线、阅读银行、导读介绍、活动建议、漂流共读五部分。
  地图路线是引导孩子们从阅读前对书籍的初步感知与兴趣激发,到初步阅读时了解整体架构与背景,再到深入阅读剖析人物与情节,最后是阅读后总结主题内涵并分享感悟的有序引导图。阅读银行则以创设特色阅读打卡为基础,采用心愿兑换与积分兑换等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热爱阅读、会阅读的“阅读富翁”。导读介绍则以图文并茂的语言简单介绍文本内容。根据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阅读水平,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建议,为每一本书的读前、读中、读后设计各类有趣的创意阅读活动。如读前创设了走进封面、向作者提问、人物猜猜卡等有趣活动,并通过读前指导课激发兴趣、把握整体、制订计划,为学生阅读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读中从简单的连线、填色、画插图到摘录、梳理、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还创设了多种趣味活动,如“故事汉堡法、角色代入、故事山”等创意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阅读方法,如想象、批注等,与各年级的阅读策略相链接。活动建议不局限于纸笔呈现,还设计了听故事、文影对照、演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助推策略,重点指导一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阅读”,然后慢慢过渡到四五六年级的“在阅读中学习”。读后绘制人物图谱,创意书本插画,给作者写信等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深度阅读的方法,如横向、纵向对比阅读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漂流共读是让每名学生的阅读地图进行班内漂流共读,交换思想。
  有趣的“阅读地图”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新的认知,新书首先读什么,读书方法有哪些,读后每个人有哪些不一样的见解。同时,“阅读地图”也为该校阅读体系的建立,阅读课程的融合,以及阅读评价等方面带来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