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0个案例入选全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2025-01-09 作者: 王原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原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全国共确定133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其中我省10个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我省是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坚持把产教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创业的“稳定器”、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催化器”,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搭建合作平台,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支持政策,建设56个市域产教联合体、4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多元主体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此次我省入选的10个案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业,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成果,分别是: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产教联合体)的“打造高水平市域产教联合体 建设农业产科教融合发展新生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的“创新引领 产教同行 四链融通:打造‘政校行企研’共生共融新生态——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探索与实践”;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的“标准引领 平台支撑 创新驱动 机制保障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实践”;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开校门 出国门 打造国际校企命运共同体”;东营职业学院的“破‘碱’重生 化‘碱’成腴 服务盐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东职担当”;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工学一体 数字孪生 给523座水库装上‘数字大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搭产教平台 做天下文章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以联合体赋能文化‘双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实境耦合·生态融合·共生共长:青职-海尔校企共同体育人模式的三十年实践”;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中高企三耦合异体同构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的“‘校产园城’同频共振,‘三地三师’协同育人”。
  □记者 王原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全国共确定133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其中我省10个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我省是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坚持把产教融合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创业的“稳定器”、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催化器”,不断出台支持政策、搭建合作平台,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支持政策,建设56个市域产教联合体、4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多元主体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此次我省入选的10个案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业,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成果,分别是: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产教联合体)的“打造高水平市域产教联合体 建设农业产科教融合发展新生态”;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的“创新引领 产教同行 四链融通:打造‘政校行企研’共生共融新生态——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探索与实践”;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的“标准引领 平台支撑 创新驱动 机制保障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实践”;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开校门 出国门 打造国际校企命运共同体”;东营职业学院的“破‘碱’重生 化‘碱’成腴 服务盐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东职担当”;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工学一体 数字孪生 给523座水库装上‘数字大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搭产教平台 做天下文章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以联合体赋能文化‘双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实境耦合·生态融合·共生共长:青职-海尔校企共同体育人模式的三十年实践”;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中高企三耦合异体同构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的“‘校产园城’同频共振,‘三地三师’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