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系列活动举办
跨越山海的光影之旅
2024-12-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魏然 见习记者 刘宸
“我第一次来济南是在2008年,现在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这座城市如今规模宏大,现代化气息十足且充满生机,真的令人赞叹,它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应邀参加“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系列活动的FIAP主席里卡尔多·布西说。
12月4日,本次活动在济南正式启动。12月2日至12日,21位国际摄影师、5位中国摄影师在济南、淄博、济宁、泰安进行拍摄采风。济南作为首个“打卡地”,其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给摄影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十几天的行程只是本次活动的第一季,根据计划,活动将分4个拍摄季,总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00位知名摄影师参与。
在淄博,20余位摄影师来到中国陶瓷琉璃馆、周村古商城、博山颜神古镇等地,用相机记录老街与新城的交融共生。
“太惊艳了!这是‘山东手造’的精品,无论是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都很完美。能够亲眼看到如此精美的瓷器,我非常开心。”12月6日下午,保加利亚摄影师安东·萨沃夫看着华光国瓷文化艺术中心陈列的陶瓷珍品,由衷赞叹。而在颜神古镇,13座古窑遗址完整保留,穿行在古镇中,一面是古朴的明清建筑群,一面是经过改造后充满现代感的工业遗存,两类建筑在摄影师们的镜头下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安东·萨沃夫在祈福墙上挂上了自己的专属福牌,上面用中文写着:我还想再来中国!
从儒家文化到运河文化,泱泱文脉,早已成了济宁最鲜明的城市底色。12月8日,在孔子故里曲阜,20余位摄影师到孔庙观古建、学古礼,到尼山圣境赏乐舞、品儒学,又到鲁源新村体验篆刻、拓印等非遗技艺……以一张张充满国际视野的照片,多角度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貌。
“这是一场历史与人文的有机碰撞。我们既拍摄到了承载厚重文化的中式古建,也欣赏了优雅的古典乐舞,这种文化冲击感是直抵心灵深处的。”澳大利亚摄影协会主席皮娅·杰森直言感触颇深。在她看来,当庙堂之上的文化最终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落了地,传统文化便找到了永续传承的宝贵土壤。12月9日入夜,摄影师们乘着游船从桥下穿过,仿佛回到了那个商贾云集、漕运盛行的年代。
最后一站,摄影师们走进泰安的绿色工厂和美丽乡村。刚到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的零碳智慧管控中心,摄影师们便被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主体建筑所吸引,遥望通透的玻璃幕墙,与周边林立的厂房相互映衬,摄影师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与蓬勃活力。而在炼钢现场,从滚烫的铁水到精致的钢材,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原材料的重塑,高温与冷却的交替,光与影的交错,形成动态变化的风景。来自土耳其的摄影师雷哈·比利尔表示:“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工人们的炼钢过程,场面非常震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离开喧闹的工厂,走进寂静的乡村,12月11日,在泰山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下群山绵延中的一步一景、一村一韵。不论是非遗传承人制作的精美传统手工艺品,还是集数字演绎、舞美灯光和戏剧表演于一体的“故乡的月”沉浸式演出,都让摄影师们流连忘返。
漫步齐鲁大地,摄影师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在山东这片土地上的所见所闻。他们都将作为山东的影像大使以及向世界讲述山东故事的友好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走进山东、爱上山东。
(□记者 姜涛 孟一 刘涛 参与采写)
“我第一次来济南是在2008年,现在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这座城市如今规模宏大,现代化气息十足且充满生机,真的令人赞叹,它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应邀参加“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国际摄影季——世界百位摄影大师走进齐鲁大地系列活动的FIAP主席里卡尔多·布西说。
12月4日,本次活动在济南正式启动。12月2日至12日,21位国际摄影师、5位中国摄影师在济南、淄博、济宁、泰安进行拍摄采风。济南作为首个“打卡地”,其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给摄影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十几天的行程只是本次活动的第一季,根据计划,活动将分4个拍摄季,总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100位知名摄影师参与。
在淄博,20余位摄影师来到中国陶瓷琉璃馆、周村古商城、博山颜神古镇等地,用相机记录老街与新城的交融共生。
“太惊艳了!这是‘山东手造’的精品,无论是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都很完美。能够亲眼看到如此精美的瓷器,我非常开心。”12月6日下午,保加利亚摄影师安东·萨沃夫看着华光国瓷文化艺术中心陈列的陶瓷珍品,由衷赞叹。而在颜神古镇,13座古窑遗址完整保留,穿行在古镇中,一面是古朴的明清建筑群,一面是经过改造后充满现代感的工业遗存,两类建筑在摄影师们的镜头下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安东·萨沃夫在祈福墙上挂上了自己的专属福牌,上面用中文写着:我还想再来中国!
从儒家文化到运河文化,泱泱文脉,早已成了济宁最鲜明的城市底色。12月8日,在孔子故里曲阜,20余位摄影师到孔庙观古建、学古礼,到尼山圣境赏乐舞、品儒学,又到鲁源新村体验篆刻、拓印等非遗技艺……以一张张充满国际视野的照片,多角度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貌。
“这是一场历史与人文的有机碰撞。我们既拍摄到了承载厚重文化的中式古建,也欣赏了优雅的古典乐舞,这种文化冲击感是直抵心灵深处的。”澳大利亚摄影协会主席皮娅·杰森直言感触颇深。在她看来,当庙堂之上的文化最终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落了地,传统文化便找到了永续传承的宝贵土壤。12月9日入夜,摄影师们乘着游船从桥下穿过,仿佛回到了那个商贾云集、漕运盛行的年代。
最后一站,摄影师们走进泰安的绿色工厂和美丽乡村。刚到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的零碳智慧管控中心,摄影师们便被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主体建筑所吸引,遥望通透的玻璃幕墙,与周边林立的厂房相互映衬,摄影师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与蓬勃活力。而在炼钢现场,从滚烫的铁水到精致的钢材,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原材料的重塑,高温与冷却的交替,光与影的交错,形成动态变化的风景。来自土耳其的摄影师雷哈·比利尔表示:“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工人们的炼钢过程,场面非常震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离开喧闹的工厂,走进寂静的乡村,12月11日,在泰山九女峰乡村振兴示范区,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下群山绵延中的一步一景、一村一韵。不论是非遗传承人制作的精美传统手工艺品,还是集数字演绎、舞美灯光和戏剧表演于一体的“故乡的月”沉浸式演出,都让摄影师们流连忘返。
漫步齐鲁大地,摄影师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在山东这片土地上的所见所闻。他们都将作为山东的影像大使以及向世界讲述山东故事的友好使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走进山东、爱上山东。
(□记者 姜涛 孟一 刘涛 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