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开展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
2024-12-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周欣怡 报道
本报青岛讯 “好好睡过一觉的感觉真好!”近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的难治性失眠患者赵女士高兴地说。
37岁的赵女士10余年前因工作压力大且长期熬夜,逐渐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白天疲劳、心慌烦躁等症状。多年来,赵女士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但失眠症状却越来越严重,即使每天口服安眠药物,也只能维持2小时左右非常浅的睡眠,“能睡一觉”成了她长久以来的奢望。
近日,一筹莫展的赵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青大附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每天失眠、睡着了也是做梦,白天还很烦躁,太痛苦了!”赵女士就诊时说。睡眠麻醉专病门诊医师刘勇接诊后对赵女士的病情进行了评估,发现患者存在滥用药物以及安定类药物难以诱导并维持睡眠的情况,与此同时,大剂量使用安眠药可能对她的脑部神经造成损伤,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下降。刘勇与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王琳进行了讨论,决定改用麻醉药物治疗,逐步减停安定类药物的治疗计划。
为进一步精准确定药物剂量,治疗团队为她实施了多导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在多导睡眠监测和心电监护下,经麻醉诱导后实时判读睡眠分期。诱导过程中,首先为患者泵入麻醉药物,约15分钟后判读患者进入N2期睡眠,记录滴定药物用量;根据体重静脉推注麻醉药物,于40分钟后诱导进入N3期睡眠(深睡眠)。治疗中,患者实现了完整的睡眠分期(浅睡眠、深睡眠、快速动眼睡眠)。
“我睡着啦!睡得真舒服!”赵女士激动地表示。治疗团队将药量换算成滴鼻量,指导赵女士定期进行药物滴鼻治疗,减除她原来服用的安眠药药量,后续将通过减药计划的执行为她实现安眠药的完全减停。
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主要适用于难治性失眠等重症睡眠障碍患者,在多导睡眠监测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下,个性化针对患者情况,通过静脉泵精确微量注入麻醉药物,启动类似于自然睡眠的慢波睡眠,帮助患者恢复自然睡眠周期,并通过一定剂量的滴鼻药物替换大剂量的安眠药,实现了根据睡眠分期精确用药。据悉,青大附院为省内首家开展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的医院。
本报青岛讯 “好好睡过一觉的感觉真好!”近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接受“多导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的难治性失眠患者赵女士高兴地说。
37岁的赵女士10余年前因工作压力大且长期熬夜,逐渐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白天疲劳、心慌烦躁等症状。多年来,赵女士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但失眠症状却越来越严重,即使每天口服安眠药物,也只能维持2小时左右非常浅的睡眠,“能睡一觉”成了她长久以来的奢望。
近日,一筹莫展的赵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青大附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每天失眠、睡着了也是做梦,白天还很烦躁,太痛苦了!”赵女士就诊时说。睡眠麻醉专病门诊医师刘勇接诊后对赵女士的病情进行了评估,发现患者存在滥用药物以及安定类药物难以诱导并维持睡眠的情况,与此同时,大剂量使用安眠药可能对她的脑部神经造成损伤,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下降。刘勇与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王琳进行了讨论,决定改用麻醉药物治疗,逐步减停安定类药物的治疗计划。
为进一步精准确定药物剂量,治疗团队为她实施了多导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在多导睡眠监测和心电监护下,经麻醉诱导后实时判读睡眠分期。诱导过程中,首先为患者泵入麻醉药物,约15分钟后判读患者进入N2期睡眠,记录滴定药物用量;根据体重静脉推注麻醉药物,于40分钟后诱导进入N3期睡眠(深睡眠)。治疗中,患者实现了完整的睡眠分期(浅睡眠、深睡眠、快速动眼睡眠)。
“我睡着啦!睡得真舒服!”赵女士激动地表示。治疗团队将药量换算成滴鼻量,指导赵女士定期进行药物滴鼻治疗,减除她原来服用的安眠药药量,后续将通过减药计划的执行为她实现安眠药的完全减停。
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主要适用于难治性失眠等重症睡眠障碍患者,在多导睡眠监测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下,个性化针对患者情况,通过静脉泵精确微量注入麻醉药物,启动类似于自然睡眠的慢波睡眠,帮助患者恢复自然睡眠周期,并通过一定剂量的滴鼻药物替换大剂量的安眠药,实现了根据睡眠分期精确用药。据悉,青大附院为省内首家开展睡眠监测下麻醉睡眠诱导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