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目标
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样
2024-1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钟芸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记者从威海市新闻办相关发布会上获悉,当下,荣成正锚定“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目标,着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的深蓝产业体系、探索生产生活生态协同推进的零碳发展模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全面发力的精致城市样板、争创共建共治共享一体联动的幸福生活范例,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
荣成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产业基础深厚扎实、海洋经济特色鲜明、城乡发展相对均衡,具备打造县域经济示范引领的条件。今年5月,荣成市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试点市。
海洋是荣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去年荣成实现GDP1050亿元,其中海洋经济占比达到45.9%。荣成将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培育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等“5+2”七大产业链;着力释放数实融合效能,实施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数字化转型行动;着力做强区域块状经济,围绕“七大产业链”配套打造8个专业园区,立足各镇街资源禀赋分类培育10类区域块状经济,更好联城、强镇、带村、富民。
荣成空气环境质量、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保持全省全国前列,且拥有核能、风电、光伏等丰富的绿色资源。在呵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同时,荣成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放大华能、国核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电项目的带动效应,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化发展与应用,构建“核风光储”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拓宽“双碳”发展路径,以中节能零碳智慧产业园、海洋可持续与碳中和研究院等为依托,推动零碳园区、零碳社区建设,探索核能供暖、能源消纳、源网荷储等新模式,加快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城市样板,荣成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将全域精致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把全市打造成没有边界的大景区;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构建支持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以“城市合伙人”理念,面向荣成本土、荣成在外、外地来荣等各界人士,实施“荣归故里”计划,打好“双招双引”、联系服务等组合拳,倡树“关心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招募合伙人”的鲜明导向,吸引更多人“荣归故里·成就未来”。
荣成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一体联动,社会综合信用指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去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7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办好民生实事的同时,深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普惠共享;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与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对群众诉求“一网通办、即来即办”,对共性问题“问计于民、未病先治”;完善“美德信用+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基层治理模式,深化“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激活群防群治的基础单元,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本报威海讯 记者从威海市新闻办相关发布会上获悉,当下,荣成正锚定“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目标,着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的深蓝产业体系、探索生产生活生态协同推进的零碳发展模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全面发力的精致城市样板、争创共建共治共享一体联动的幸福生活范例,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
荣成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产业基础深厚扎实、海洋经济特色鲜明、城乡发展相对均衡,具备打造县域经济示范引领的条件。今年5月,荣成市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试点市。
海洋是荣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去年荣成实现GDP1050亿元,其中海洋经济占比达到45.9%。荣成将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培育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等“5+2”七大产业链;着力释放数实融合效能,实施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数字化转型行动;着力做强区域块状经济,围绕“七大产业链”配套打造8个专业园区,立足各镇街资源禀赋分类培育10类区域块状经济,更好联城、强镇、带村、富民。
荣成空气环境质量、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保持全省全国前列,且拥有核能、风电、光伏等丰富的绿色资源。在呵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同时,荣成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放大华能、国核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电项目的带动效应,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化发展与应用,构建“核风光储”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拓宽“双碳”发展路径,以中节能零碳智慧产业园、海洋可持续与碳中和研究院等为依托,推动零碳园区、零碳社区建设,探索核能供暖、能源消纳、源网荷储等新模式,加快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致城市样板,荣成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将全域精致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把全市打造成没有边界的大景区;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构建支持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营商发展环境,以“城市合伙人”理念,面向荣成本土、荣成在外、外地来荣等各界人士,实施“荣归故里”计划,打好“双招双引”、联系服务等组合拳,倡树“关心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招募合伙人”的鲜明导向,吸引更多人“荣归故里·成就未来”。
荣成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一体联动,社会综合信用指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县级市前列,去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7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办好民生实事的同时,深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普惠共享;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与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对群众诉求“一网通办、即来即办”,对共性问题“问计于民、未病先治”;完善“美德信用+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基层治理模式,深化“五位一体”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激活群防群治的基础单元,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