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先后培养残疾人大学生1500余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打造特殊教育最鲜活的“校本教材”
2024-1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常静 报道
本报烟台讯 近日,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一行到滨州医学院考察调研,聚焦“残疾人高等教育”,走访参观并与校友、师生开展座谈,从滨州医学院“助残关怀”的时间长河中,挖掘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闪光点、新路径。调研人员来到滨州医学院国家级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实地考察了残疾人高等教育与康复展厅、视障生阅览室等,感受特殊教育理念指导下,滨州医学院为残疾人学生群体打造的便利生活学习环境。
记者在滨州医学院看到,这里不仅有国家级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全国医学院校仅2个),更有中国康复医学会教育基地、山东省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推广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其打造的四位一体“实验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信息平台”,贯通“教、研、产、医”一体化建设,整合学校平台、学科、科技、资源优势,为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智力帮扶。
1985年,创办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的本科专业,开创了残疾人高等教育先河;2011年,招收专业扩展至口腔医学、中医学等12个专业;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以“单独招生考试”的方式招收视障生;2018年,获批“单考单招”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积极推动构建了“医、教、康”等多学科门类的“大康复”体系,6个相关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假肢矫形工程、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相继通过国际专业认证,获批相关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纵观滨州医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近40年的残疾人人才培养史跃然纸上。
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孙祥军介绍,学校残疾人和康复高等教育经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与国家残疾人教育事业同频共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的蝶变,先后培养优秀残疾人大学生1500余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打造了特殊教育最鲜活的“校本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500余人的群体中,荣获创新创业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76项,全国残运会奖牌2金1银,省运会奖牌100余枚。目前,已有1200余名残障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医疗、科研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13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295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513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和奖励,6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307人担任医院科室主任或院长。
“滨州医学院将始终把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鲜明办学特色重点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和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孙祥军表示。
通讯员 常静 报道
本报烟台讯 近日,中国残联主席程凯一行到滨州医学院考察调研,聚焦“残疾人高等教育”,走访参观并与校友、师生开展座谈,从滨州医学院“助残关怀”的时间长河中,挖掘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闪光点、新路径。调研人员来到滨州医学院国家级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实地考察了残疾人高等教育与康复展厅、视障生阅览室等,感受特殊教育理念指导下,滨州医学院为残疾人学生群体打造的便利生活学习环境。
记者在滨州医学院看到,这里不仅有国家级特殊教育示范园区(全国医学院校仅2个),更有中国康复医学会教育基地、山东省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推广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项目,其打造的四位一体“实验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信息平台”,贯通“教、研、产、医”一体化建设,整合学校平台、学科、科技、资源优势,为残疾大学生人才培养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智力帮扶。
1985年,创办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的本科专业,开创了残疾人高等教育先河;2011年,招收专业扩展至口腔医学、中医学等12个专业;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以“单独招生考试”的方式招收视障生;2018年,获批“单考单招”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积极推动构建了“医、教、康”等多学科门类的“大康复”体系,6个相关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假肢矫形工程、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相继通过国际专业认证,获批相关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纵观滨州医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近40年的残疾人人才培养史跃然纸上。
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孙祥军介绍,学校残疾人和康复高等教育经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与国家残疾人教育事业同频共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的蝶变,先后培养优秀残疾人大学生1500余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打造了特殊教育最鲜活的“校本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500余人的群体中,荣获创新创业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76项,全国残运会奖牌2金1银,省运会奖牌100余枚。目前,已有1200余名残障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医疗、科研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13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295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513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和奖励,6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307人担任医院科室主任或院长。
“滨州医学院将始终把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鲜明办学特色重点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和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孙祥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