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在微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

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跨区划流域生态治理

2024-11-14 作者: 董方舟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董方舟 报道
  本报微山11月13日讯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济宁市微山县湖兴村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以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跨区划流域生态治理”。会上,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以下简称“南四湖专案”),作为第五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正式发布。
  经生态环境部建议,2021年4月,最高检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事实进行公益诉讼立案,成立由四级检察机关组成的一体化办案团队,历时1年11天,相关四级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5件。最高检通过督促各地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使污染在根源上基本得到控制,再现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南四湖地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交界处,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跨区划流域治理的难题,根源在于行政执法标准的不统一。南四湖作为山东省设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山东、江苏两省的工矿企业分别执行不同的外排废水硫酸盐和全盐量标准。通过专案办理,最高检协调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共同督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编制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推动全流域行政执法标准有效统一,为南四湖流域得到成功治理奠定了基础。
  南四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专案结案后,最高检协调中国工商银行与济宁市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服务支持当地工矿企业产业转型升级、退湖渔民安居乐业,推动南四湖片区综合开发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长效机制上解决因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反弹问题。
  南四湖专案的成功办理,标志着检察机关通过一体化履职、组团式办案模式、异地管辖立案、公开听证等机制创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破解跨区划流域生态治理难题的模式。
  “微山县探索法治保护机制、边界‘五联’机制,在山东省率先落实南四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工业、农业、生活、船舶、客水‘五水共治’。”微山县县长郭鑫介绍,微山县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探索出具有湖区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2023年,微山县旅游总收入突破30亿元。
  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南四湖专案立案以来,我省共督促关闭工业企业非法设置排污口100余个,督促赔偿权利人与13家煤矿企业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
  在南四湖专案推动下,省交通运输厅拓展建成全链条信息平台,强化监管机制,船舶和港口码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济宁市政府投入资金8亿余元,对沿湖275个村进行治理,并稳步推动渔民安居工程。
  □记者 董方舟 报道
  本报微山11月13日讯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济宁市微山县湖兴村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以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保障跨区划流域生态治理”。会上,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案(以下简称“南四湖专案”),作为第五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正式发布。
  经生态环境部建议,2021年4月,最高检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事实进行公益诉讼立案,成立由四级检察机关组成的一体化办案团队,历时1年11天,相关四级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5件。最高检通过督促各地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使污染在根源上基本得到控制,再现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南四湖地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交界处,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跨区划流域治理的难题,根源在于行政执法标准的不统一。南四湖作为山东省设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山东、江苏两省的工矿企业分别执行不同的外排废水硫酸盐和全盐量标准。通过专案办理,最高检协调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共同督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编制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推动全流域行政执法标准有效统一,为南四湖流域得到成功治理奠定了基础。
  南四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专案结案后,最高检协调中国工商银行与济宁市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服务支持当地工矿企业产业转型升级、退湖渔民安居乐业,推动南四湖片区综合开发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长效机制上解决因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反弹问题。
  南四湖专案的成功办理,标志着检察机关通过一体化履职、组团式办案模式、异地管辖立案、公开听证等机制创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破解跨区划流域生态治理难题的模式。
  “微山县探索法治保护机制、边界‘五联’机制,在山东省率先落实南四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工业、农业、生活、船舶、客水‘五水共治’。”微山县县长郭鑫介绍,微山县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探索出具有湖区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2023年,微山县旅游总收入突破30亿元。
  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南四湖专案立案以来,我省共督促关闭工业企业非法设置排污口100余个,督促赔偿权利人与13家煤矿企业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
  在南四湖专案推动下,省交通运输厅拓展建成全链条信息平台,强化监管机制,船舶和港口码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济宁市政府投入资金8亿余元,对沿湖275个村进行治理,并稳步推动渔民安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