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辖内农商银行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百姓银行
聚焦养老金融,用心呵护夕阳红
2024-10-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金乡农商银行为老年客户提供“零钱包”服务。
|
□ 本报记者 徐 佳
本报通讯员 李德品 陈文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做实养老金融大文章,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丰富服务场景、加大宣教力度,不断提升养老金融服务的温度、速度、广度、精度、力度,增强服务能力与质效,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百姓银行。
注重创新
让养老金融有温度
网点厅堂是养老金融服务的重要阵地。为有效提升银发群体的金融获得感,省农信联社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金融需求、增强适老化服务便利性等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加快发展养老金融。
强化适老化设施建设。全省农商银行不断推进营业网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开设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和专属服务窗口,增强适老化服务便利性。3767家网点设立无障碍通道,2700家网点配备轮椅等设施,4652家网点配备爱心座椅等。
提供多样化适老化服务。丰富养老服务金融消息场景,为老年人提供特色现金服务。加大“零钱包”投放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发放零钱包36.37万个。
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银行界面,推广视频银行业务服务。
为高质量打造厅堂服务团队,省农信联社组建760人的文明规范服务内训师队伍,分批次对网点各岗位服务规范进行培训辅导。合理规划厅堂服务动线,及时关注和问候等候时间长的老年客户,提升满意度。
驻点办公
让金融服务有速度
“现在的政策真好,这么快就给老人们办好了社保卡。”利津县盐窝镇西后村村民王大姐说,财政补贴等惠民款项即将通过社保卡发放,利津农商银行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上门服务,为村里4位孤寡老人办理了社保卡。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响应老年人客户金融需求,组建金融移动服务队携带移动设备走进社区、田间地头,上门为老年人客户现场办理金融业务,将金融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今年以来,已举办“金融夜校”2841场次,走村入户为老年群众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开展宣教
守护钱袋子有广度
“快帮我往这个账户汇款!越快越好!”一天早上,刚营业的昌邑农商银行东城支行迎来一位老人,要求转账汇款。工作人员立即报警,守住了老人的养老钱。
为了切实提升基层群众防非反诈能力,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常态化开展金融宣教工作,以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为契机,充分依托全省4652个营业网点、2.63万个金融代理服务点,组建1827支金融服务队,投入246台移动银行车,深入农村集市开展“金融知识赶大集”2579场次,利用“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金融知识资讯17867场次,并通过“我为群众送台戏”“我为村民刷面墙”等方式,推动金融教育“直达基层群众”。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开展各类金融教育宣传活动11605场次,覆盖全省16市的6126个县域乡村,触达群众188万人次。
搭建场景
让适老体验有精度
“农商银行经常开展趣味活动,我们办理业务的时候能参加活动,非常开心。”潍坊农商银行“夕阳红”老年大学,面向周边社区老年群体打造公益性教育新平台,目前已服务5所老年大学。
青岛农商银行创新打造了“七彩康年”特色金融服务品牌,持续推出养老专属产品,将西海岸分行东城支行打造为养老特色支行。
桓台农商银行成立了“金色年华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专属服务平台,提供情感关怀、养生保健等服务。
为有效增强客户黏性,省农信联社组织开展了“四张清单”对接、重点行业客群分层分类分群营销、“大走访、大调研、大营销”等工作,在精准满足不同客群各项金融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场景建设、权益配套等方式,提供更多贴心、暖心的非金融服务。
创新产品
助力养老事业有力度
“得到政府许可后,我们开始对小学旧址进行适老化改造,预计一期工程将投入近100万元,再加上承租费和项目二期费用,资金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张家寨子村银杏养老院负责人刘佳介绍。寿光农商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大走访过程中,第一时间为养老院制订了120万元的综合授信方案,全面满足客户经营需求。
为进一步精准支持养老服务行业,省农信联社创新推出包括“养老机构建设贷”“养老机构运营贷”“养老产业贷”“养老培训贷”和“养老安居贷”等在内的“养老系列贷”,有效满足养老机构运营、养老机具生产、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的资金需求,发放养老领域贷款137.4亿元。
本报通讯员 李德品 陈文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做实养老金融大文章,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丰富服务场景、加大宣教力度,不断提升养老金融服务的温度、速度、广度、精度、力度,增强服务能力与质效,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百姓银行。
注重创新
让养老金融有温度
网点厅堂是养老金融服务的重要阵地。为有效提升银发群体的金融获得感,省农信联社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金融需求、增强适老化服务便利性等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加快发展养老金融。
强化适老化设施建设。全省农商银行不断推进营业网点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开设老年人服务“绿色通道”和专属服务窗口,增强适老化服务便利性。3767家网点设立无障碍通道,2700家网点配备轮椅等设施,4652家网点配备爱心座椅等。
提供多样化适老化服务。丰富养老服务金融消息场景,为老年人提供特色现金服务。加大“零钱包”投放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发放零钱包36.37万个。
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银行界面,推广视频银行业务服务。
为高质量打造厅堂服务团队,省农信联社组建760人的文明规范服务内训师队伍,分批次对网点各岗位服务规范进行培训辅导。合理规划厅堂服务动线,及时关注和问候等候时间长的老年客户,提升满意度。
驻点办公
让金融服务有速度
“现在的政策真好,这么快就给老人们办好了社保卡。”利津县盐窝镇西后村村民王大姐说,财政补贴等惠民款项即将通过社保卡发放,利津农商银行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上门服务,为村里4位孤寡老人办理了社保卡。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响应老年人客户金融需求,组建金融移动服务队携带移动设备走进社区、田间地头,上门为老年人客户现场办理金融业务,将金融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今年以来,已举办“金融夜校”2841场次,走村入户为老年群众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开展宣教
守护钱袋子有广度
“快帮我往这个账户汇款!越快越好!”一天早上,刚营业的昌邑农商银行东城支行迎来一位老人,要求转账汇款。工作人员立即报警,守住了老人的养老钱。
为了切实提升基层群众防非反诈能力,省农信联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常态化开展金融宣教工作,以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为契机,充分依托全省4652个营业网点、2.63万个金融代理服务点,组建1827支金融服务队,投入246台移动银行车,深入农村集市开展“金融知识赶大集”2579场次,利用“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金融知识资讯17867场次,并通过“我为群众送台戏”“我为村民刷面墙”等方式,推动金融教育“直达基层群众”。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开展各类金融教育宣传活动11605场次,覆盖全省16市的6126个县域乡村,触达群众188万人次。
搭建场景
让适老体验有精度
“农商银行经常开展趣味活动,我们办理业务的时候能参加活动,非常开心。”潍坊农商银行“夕阳红”老年大学,面向周边社区老年群体打造公益性教育新平台,目前已服务5所老年大学。
青岛农商银行创新打造了“七彩康年”特色金融服务品牌,持续推出养老专属产品,将西海岸分行东城支行打造为养老特色支行。
桓台农商银行成立了“金色年华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专属服务平台,提供情感关怀、养生保健等服务。
为有效增强客户黏性,省农信联社组织开展了“四张清单”对接、重点行业客群分层分类分群营销、“大走访、大调研、大营销”等工作,在精准满足不同客群各项金融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场景建设、权益配套等方式,提供更多贴心、暖心的非金融服务。
创新产品
助力养老事业有力度
“得到政府许可后,我们开始对小学旧址进行适老化改造,预计一期工程将投入近100万元,再加上承租费和项目二期费用,资金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张家寨子村银杏养老院负责人刘佳介绍。寿光农商银行在开展普惠金融大走访过程中,第一时间为养老院制订了120万元的综合授信方案,全面满足客户经营需求。
为进一步精准支持养老服务行业,省农信联社创新推出包括“养老机构建设贷”“养老机构运营贷”“养老产业贷”“养老培训贷”和“养老安居贷”等在内的“养老系列贷”,有效满足养老机构运营、养老机具生产、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的资金需求,发放养老领域贷款13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