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在海阳附近海域实施太阳同步轨道发射
海上升捷龙 一箭载八星
2024-09-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9月24日上午,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聂东磊 报道)
|
□记 者 杨秀萍
通讯员 聂东磊 报道
本报海阳9月24日讯 今天上午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阳市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太空拼车”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4次飞行,也是该火箭首次在海阳市附近海域实施太阳同步轨道发射。
“基于此前发射任务的淬炼,型号团队对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技术脉络以及‘实战能力’早已熟稔于心,进而着手推动近海发射方案的设计论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表示,在海阳市附近海域执行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挑战不仅在于火箭能量,还需要更为精确的箭体控制能力和弹道设计,以保证航落区安全性。型号团队在弹道方案设计上进行了多次迭代和复核复算,最终敲定此次任务弹道设计。
据介绍,以往为确保航落区安全性,通常需要赴远海发射,相较于近海任务用船等方面,成本会大幅上升。型号团队结合任务特点优化了发射点位,采用大偏航技术确保航落区的安全性,验证了在近海海域执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的可行性,同时大幅提升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任务适应性和发射经济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射也是捷龙三号首次采用“东方航天港”号专用发射船进行发射。为了适应该型号火箭,发射船提前改造,在轮船尾部安装发射承载平台,为捷龙三号提供了“专座”,进一步提升了海上发射的实施效率,为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承揽更多的海上发射任务奠定基础。
逐梦航天,奔赴星辰大海。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既有生产制造能力又具备发射条件的海上发射母港,东方航天港瞄准“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的目标定位,2019年以来,先后保障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首次“一站式”海上发射和国内民营火箭的首次海上发射等13次发射任务,累计将75颗卫星送入太空,已形成了标准化海上发射保障机制体制,初步具备常态化海上发射能力。
东方航天港集团副总经理张华介绍,在本次发射的8颗卫星中,天雁15星是海阳市本土企业最终前沿(山东)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将主要用于对地观测光学图像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验证。
通讯员 聂东磊 报道
本报海阳9月24日讯 今天上午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阳市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太空拼车”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第4次飞行,也是该火箭首次在海阳市附近海域实施太阳同步轨道发射。
“基于此前发射任务的淬炼,型号团队对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的技术脉络以及‘实战能力’早已熟稔于心,进而着手推动近海发射方案的设计论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表示,在海阳市附近海域执行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挑战不仅在于火箭能量,还需要更为精确的箭体控制能力和弹道设计,以保证航落区安全性。型号团队在弹道方案设计上进行了多次迭代和复核复算,最终敲定此次任务弹道设计。
据介绍,以往为确保航落区安全性,通常需要赴远海发射,相较于近海任务用船等方面,成本会大幅上升。型号团队结合任务特点优化了发射点位,采用大偏航技术确保航落区的安全性,验证了在近海海域执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的可行性,同时大幅提升了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任务适应性和发射经济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射也是捷龙三号首次采用“东方航天港”号专用发射船进行发射。为了适应该型号火箭,发射船提前改造,在轮船尾部安装发射承载平台,为捷龙三号提供了“专座”,进一步提升了海上发射的实施效率,为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承揽更多的海上发射任务奠定基础。
逐梦航天,奔赴星辰大海。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既有生产制造能力又具备发射条件的海上发射母港,东方航天港瞄准“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的目标定位,2019年以来,先后保障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首次“一站式”海上发射和国内民营火箭的首次海上发射等13次发射任务,累计将75颗卫星送入太空,已形成了标准化海上发射保障机制体制,初步具备常态化海上发射能力。
东方航天港集团副总经理张华介绍,在本次发射的8颗卫星中,天雁15星是海阳市本土企业最终前沿(山东)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将主要用于对地观测光学图像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