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如何用好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验田

2024-09-10 作者: 孙源泽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源泽

  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新增市场主体年均分别增长17%、20.6%、15.8%;2项改革试点经验、5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居第五批自贸试验区前列……在省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自贸试验区交出成立五周年的“成绩单”。
  作为引领全省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与桥头堡,山东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迈向下一个五年,山东还需用好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验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
  用好自贸试验区“试验田”,要深挖改革创新的引领作用。与各类开发区、综保区不同,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就是制度创新,而不是优惠政策。山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五年来,推出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省级制度创新成果数量达183个,涉及营商环境、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开放创新等多重领域。要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这一优势,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多自主权,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激发出更多改革活力。
  用好自贸试验区“试验田”,要继续实施差异化、精细化打造。每一个自贸试验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如上海自贸试验区旨在进一步探索金融开放创新,广东自贸试验区突出粤港澳深度合作,辽宁自贸试验区主要为东北工业基地转型提供经验探索等。
  山东自贸试验区拥有济南、青岛和烟台三个片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差异化探索。济南片区在金融创新领域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服务地区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青岛片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强化创新,探索形成326项具有青岛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烟台片区在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方面持续发力,世界一流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实现。面向下一个五年,山东自贸试验区除了要在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中找准自身定位,还应在区内继续实施差异化探索,进一步塑造山东自贸试验区的自身特色。
  用好自贸试验区“试验田”,要坚持联动创新,积极释放溢出效应。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自贸试验区在先行先试的同时,也承担着将创新成果复制推广,进行联动创新,推动区域乃至全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五年来,山东积极对自贸试验区的经验进行推广,切实推动全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比如,临沂市推进“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审批模式加快实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拿地即开工”项目357个,已完成审批143个,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威海市深化“先放后检”等便利措施,港口作业流程持续优化,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缩减为16.34小时、1.29小时。
  在联动创新领域,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大局,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签署联动创新框架协议,实现东西、南北多向联动。下一个五年,山东将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国家战略和使命,进一步强化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创新联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
  推进自贸试验,服务改革创新。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山东自贸试验区来说是个重大机遇。用好自贸“试验田”,当好改革“排头兵”,山东将进一步在对外开放上勇争先。
  □ 孙源泽

  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新增市场主体年均分别增长17%、20.6%、15.8%;2项改革试点经验、5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居第五批自贸试验区前列……在省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自贸试验区交出成立五周年的“成绩单”。
  作为引领全省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与桥头堡,山东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迈向下一个五年,山东还需用好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验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
  用好自贸试验区“试验田”,要深挖改革创新的引领作用。与各类开发区、综保区不同,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就是制度创新,而不是优惠政策。山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五年来,推出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省级制度创新成果数量达183个,涉及营商环境、投资贸易便利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开放创新等多重领域。要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这一优势,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多自主权,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激发出更多改革活力。
  用好自贸试验区“试验田”,要继续实施差异化、精细化打造。每一个自贸试验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如上海自贸试验区旨在进一步探索金融开放创新,广东自贸试验区突出粤港澳深度合作,辽宁自贸试验区主要为东北工业基地转型提供经验探索等。
  山东自贸试验区拥有济南、青岛和烟台三个片区,自2019年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差异化探索。济南片区在金融创新领域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服务地区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青岛片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强化创新,探索形成326项具有青岛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烟台片区在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方面持续发力,世界一流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实现。面向下一个五年,山东自贸试验区除了要在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中找准自身定位,还应在区内继续实施差异化探索,进一步塑造山东自贸试验区的自身特色。
  用好自贸试验区“试验田”,要坚持联动创新,积极释放溢出效应。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自贸试验区在先行先试的同时,也承担着将创新成果复制推广,进行联动创新,推动区域乃至全国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五年来,山东积极对自贸试验区的经验进行推广,切实推动全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比如,临沂市推进“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审批模式加快实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拿地即开工”项目357个,已完成审批143个,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威海市深化“先放后检”等便利措施,港口作业流程持续优化,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缩减为16.34小时、1.29小时。
  在联动创新领域,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大局,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签署联动创新框架协议,实现东西、南北多向联动。下一个五年,山东将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国家战略和使命,进一步强化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创新联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
  推进自贸试验,服务改革创新。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山东自贸试验区来说是个重大机遇。用好自贸“试验田”,当好改革“排头兵”,山东将进一步在对外开放上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