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连续4个月列全省第1位

“滨州制造”领跑山东

2024-08-23 作者: 王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 凯
  本报通讯员 李伟伟 任文建

  今年1-6月,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连续4个月列全省第1位,实现高质量“双过半”,6月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854.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39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长206.1%,均列全省第1位。
  数据显示,全市38个行业大类中有色金属、化学原料、纺织等19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增长12.4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凝聚合力,服务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占比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增强,成为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鲜明亮点。全市重点调度的24种工业产品中,有9种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在电解铝产量下降2.1%的情况下,铝材加工量增长20.3%,再生铝产能对电解铝产能的替代作用初步显现,铝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延伸。重点企业支撑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1—6月份,全市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87.5亿元,同比增长9.38%。
  拼搏赶超,打好攻坚战。2024年新春伊始,滨州市就召开决战决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动员大会,开展九大行动,实施十大举措,建立统筹推进、重点攻坚、定期调度、挂图作战、协商沟通五大机制,凝聚发展合力,用好释放产能、加快投产、升规纳统、细分优化、精准服务、政策激励等手段,倾力支持各类企业做大做强,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厚植企业成长沃土,聚焦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全力推动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滨州市制定出台激励工业经济良性发展资金管理及实施细则,进一步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效应,惠及全市工业企业1180家(次),真金白银激励企业稳产、满产、扩产。
  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滨州市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滨州模式”,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新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3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同比增长16.3%,5家企业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开展“技改全覆盖”行动,以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引领带动产业转型提级,一批技改项目和新产品研发项目投入运营,全年共谋划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工业技改项目469个。
  持续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滨州市启动2024年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增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8个,列全省第2位;培育省级“产业大脑”4个,目前累计7家,总量列全省第1位。
  据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振祥介绍,随着一大批好项目落地投产,全市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20家企业获省首季“开门红”资金奖励1150万元,企业数量和资金总额均列全省第1位。博兴县获评全省十大工业强县、工业稳增长成效明显县;邹平市获评全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
  滨州市已连续3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连续7年入选“全国外贸百强市”。
  □ 本报记者 王 凯
  本报通讯员 李伟伟 任文建

  今年1-6月,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连续4个月列全省第1位,实现高质量“双过半”,6月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854.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39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长206.1%,均列全省第1位。
  数据显示,全市38个行业大类中有色金属、化学原料、纺织等19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增长12.4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凝聚合力,服务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占比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增强,成为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鲜明亮点。全市重点调度的24种工业产品中,有9种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在电解铝产量下降2.1%的情况下,铝材加工量增长20.3%,再生铝产能对电解铝产能的替代作用初步显现,铝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延伸。重点企业支撑工业经济跑出加速度。1—6月份,全市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87.5亿元,同比增长9.38%。
  拼搏赶超,打好攻坚战。2024年新春伊始,滨州市就召开决战决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动员大会,开展九大行动,实施十大举措,建立统筹推进、重点攻坚、定期调度、挂图作战、协商沟通五大机制,凝聚发展合力,用好释放产能、加快投产、升规纳统、细分优化、精准服务、政策激励等手段,倾力支持各类企业做大做强,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厚植企业成长沃土,聚焦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全力推动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滨州市制定出台激励工业经济良性发展资金管理及实施细则,进一步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效应,惠及全市工业企业1180家(次),真金白银激励企业稳产、满产、扩产。
  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滨州市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滨州模式”,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新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3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同比增长16.3%,5家企业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开展“技改全覆盖”行动,以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引领带动产业转型提级,一批技改项目和新产品研发项目投入运营,全年共谋划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工业技改项目469个。
  持续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滨州市启动2024年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增省级“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8个,列全省第2位;培育省级“产业大脑”4个,目前累计7家,总量列全省第1位。
  据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振祥介绍,随着一大批好项目落地投产,全市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20家企业获省首季“开门红”资金奖励1150万元,企业数量和资金总额均列全省第1位。博兴县获评全省十大工业强县、工业稳增长成效明显县;邹平市获评全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
  滨州市已连续3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连续7年入选“全国外贸百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