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

孩子被惊悚画面吓坏,谁之责

2024-08-22 作者: 师文静 来源: 大众日报
  □ 师文静

  这两天,“《异形:夺命舰》吓坏8岁小孩,家长投诉”等词条不断登上热搜。科幻惊悚新片《异形:夺命舰》(以下简称《异形》)的热度不断飙升,再次引发“家长能否带孩子观看恐怖片”“孩子被电影恐怖画面吓坏怎么办”等话题讨论。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家长带孩子去影院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电影海报上的观影提醒,多了解一下观众对电影的真实评价,以免无意中给孩子造成“童年阴影”。
  有报道称,8月17日,某影院收到家长投诉,其8岁小孩在《异形》观影中感到不适、害怕,谴责影院放映了儿童不宜的电影,要求影院退票并承担孩子的诊疗费用。
  为何引发争议的是《异形》?《异形》系列是横跨40多年的经典商业科幻恐怖作品,呈现人类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心理,也探讨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未来畅想以及面对的伦理问题。新片《异形》讲的是太空殖民者的后代逃离外星采矿殖民地时,进入了废弃的太空站,遭遇恐怖的异形攻击的故事。从影片来看,前面剧情营造恐怖氛围,不断放出抱脸虫等异形体,最刺激、最紧张的镜头则集中在最后二十分钟,打斗、惊悚画面密集。片中异形卵、抱脸虫、破胸体等标志性恐怖怪物悉数出场,黏液攻击、强酸腐蚀、寄生破体等画面会令很多观众不适。
  《异形》国内上映“一刀未剪”,让恐怖惊悚片爱好者叫好,也成为影片吸睛的一个卖点。当然,影片引进方也在海报上作了“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影”的醒目提醒。
  从观影者的角度来说,12岁以下的孩子本身没有更多“谨慎选择”、判断是否合适观影的能力,这就需要父母和监护人细致地为孩子挑选适合观看的影片,弄清楚所选电影的类型、风格、观影注意事项,并仔细询问孩子意愿后再购票进场。很多小朋友猝不及防地看过各类恐怖片、听过恐怖故事、玩过鬼屋,但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需要家长尽到监护人的职责,谨慎保护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伤害。
  《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二十条中明确指出:“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保护孩子心灵不受伤,人人有责,应当将各类警示提醒有针对性、有效地传递给观众。面对限制级引进片、血腥暴力战争片、恐怖惊悚片等,家长之外的电影引进方、影片宣传方、电影售票平台、影院服务人员等也要以身作则,将“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影”这条警示信息,或者更详细具体的年龄限制警示提醒,真正传递给观众。除了在海报醒目位置标明提示语外,观众购票下单时,也可以出现弹窗警示语;在影院柜台买票时,工作人员应做到及时提醒劝阻;电影路演时多强调几遍“未成年观众谨慎观影”信息等。
  电影作为一种多类型艺术作品,怪兽、惊悚乃至暴力,都是创作者的一种想象力建构或者美学风格建构。除了避免暴力画面的冲击,家长带孩子看电影,还应注意选择适合儿童价值观、适应儿童成长期的影片,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和环境。
  多一分悉心的呵护,尽一份应尽的责任,更多地加强管理与引导,就能避免“吓着”更多孩子,避免更多不必要的观影纠纷。
  □ 师文静

  这两天,“《异形:夺命舰》吓坏8岁小孩,家长投诉”等词条不断登上热搜。科幻惊悚新片《异形:夺命舰》(以下简称《异形》)的热度不断飙升,再次引发“家长能否带孩子观看恐怖片”“孩子被电影恐怖画面吓坏怎么办”等话题讨论。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家长带孩子去影院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电影海报上的观影提醒,多了解一下观众对电影的真实评价,以免无意中给孩子造成“童年阴影”。
  有报道称,8月17日,某影院收到家长投诉,其8岁小孩在《异形》观影中感到不适、害怕,谴责影院放映了儿童不宜的电影,要求影院退票并承担孩子的诊疗费用。
  为何引发争议的是《异形》?《异形》系列是横跨40多年的经典商业科幻恐怖作品,呈现人类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心理,也探讨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未来畅想以及面对的伦理问题。新片《异形》讲的是太空殖民者的后代逃离外星采矿殖民地时,进入了废弃的太空站,遭遇恐怖的异形攻击的故事。从影片来看,前面剧情营造恐怖氛围,不断放出抱脸虫等异形体,最刺激、最紧张的镜头则集中在最后二十分钟,打斗、惊悚画面密集。片中异形卵、抱脸虫、破胸体等标志性恐怖怪物悉数出场,黏液攻击、强酸腐蚀、寄生破体等画面会令很多观众不适。
  《异形》国内上映“一刀未剪”,让恐怖惊悚片爱好者叫好,也成为影片吸睛的一个卖点。当然,影片引进方也在海报上作了“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影”的醒目提醒。
  从观影者的角度来说,12岁以下的孩子本身没有更多“谨慎选择”、判断是否合适观影的能力,这就需要父母和监护人细致地为孩子挑选适合观看的影片,弄清楚所选电影的类型、风格、观影注意事项,并仔细询问孩子意愿后再购票进场。很多小朋友猝不及防地看过各类恐怖片、听过恐怖故事、玩过鬼屋,但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需要家长尽到监护人的职责,谨慎保护孩子的心灵不受到伤害。
  《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二十条中明确指出:“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保护孩子心灵不受伤,人人有责,应当将各类警示提醒有针对性、有效地传递给观众。面对限制级引进片、血腥暴力战争片、恐怖惊悚片等,家长之外的电影引进方、影片宣传方、电影售票平台、影院服务人员等也要以身作则,将“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影”这条警示信息,或者更详细具体的年龄限制警示提醒,真正传递给观众。除了在海报醒目位置标明提示语外,观众购票下单时,也可以出现弹窗警示语;在影院柜台买票时,工作人员应做到及时提醒劝阻;电影路演时多强调几遍“未成年观众谨慎观影”信息等。
  电影作为一种多类型艺术作品,怪兽、惊悚乃至暴力,都是创作者的一种想象力建构或者美学风格建构。除了避免暴力画面的冲击,家长带孩子看电影,还应注意选择适合儿童价值观、适应儿童成长期的影片,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和环境。
  多一分悉心的呵护,尽一份应尽的责任,更多地加强管理与引导,就能避免“吓着”更多孩子,避免更多不必要的观影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