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信联社聚焦乡村“五个振兴”创新服务模式

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农商智慧”

2024-08-22 作者: 徐佳 来源: 大众日报
  济阳农商银行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 本报记者 徐佳
  本报通讯员 徐芳 王小全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坚守面向“三农”、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城镇居民家庭的市场定位,认真贯彻《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全省农商银行聚焦乡村“五个振兴”,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创新服务模式,扩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信贷投放,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贡献“农商智慧”。
聚焦特色农业
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近期,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有势头、农企农民尝甜头。截至7月末,辖内农商银行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8.3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达72.7%,分别较年初增长23.78亿元、0.91个百分点,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129.57亿元。
  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黄瓜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年成交额超16亿元,是当地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部分大棚使用年限较长,亟待改造。济阳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对接街道办事处,跟进旧棚改造计划,引进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大棚种植户垫资成本,累计发放旧棚改造贷款48户、金额902万元,享受财政贴息19万元。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加强政银合作,以政府贴息撬动惠农支点,通过精准服务、搭建平台、帮创品牌等方式,围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业态,推出“乡村旅游贷”等多款产品,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与当地乡镇街道、涉农企业等172家外部单位深入开展党建共建,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增收致富。
聚焦渠道创新
解锁乡村振兴发展新密码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创新信贷支持,以科技金融引领服务“三农”新模式,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大数据局,依托省农信联社科技研发平台,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开发建设了“农商普惠e贷”等产品,打通了“政银”数据通道,构建了涵盖线上线下、独具特色的农商大数据信贷体系,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9户、金额8.23亿元。“农商普惠e贷”上线3年来,累计服务县域群众2.4万人次,授信金额超35.5亿元。
  济阳区仁风肖家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随着吊炉产业规模的扩大,流动资金出现了缺口。济阳农商银行通过加强与农业农村局沟通协作,2日内为合作社办理了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10万元。
  在省农信联社和当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担保渠道,推出“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盘活沉睡股权资源,将股权变为拓展农业增收、带动农民致富的利器。
  数字经济时代,让小平台也能助力多方共赢。平阴农商银行积极与平阴县特色产业中心、浪潮集团达成合作,开发玫瑰花采收平台系统,玫瑰花交易结算效率减至24小时,方便政府部门对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溯源。
聚焦服务保障
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及辖内农商银行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全市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工作方案,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成立金融服务队、强化村两委沟通,定期开展驻村办公;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农商银行“大挎包”优良传统有机结合,2020年以来,5支金融伙伴团队已开展实地对接服务2042次;建强农村代理金融服务队伍体系,布放农金通机具232台,ATM/CRS等自助设备203台,有效满足全辖2901个乡政村及社区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还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先后开发建设了“一码通办”等多款信贷产品和服务,累计服务客户9万户,减免纸质资料80余万份;通过接入人民银行泉城链数据,20万元以内小额贷款线上10分钟即可办好,办贷效率大幅提高。
  □ 本报记者 徐佳
  本报通讯员 徐芳 王小全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坚守面向“三农”、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城镇居民家庭的市场定位,认真贯彻《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全省农商银行聚焦乡村“五个振兴”,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创新服务模式,扩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信贷投放,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贡献“农商智慧”。
聚焦特色农业
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近期,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有势头、农企农民尝甜头。截至7月末,辖内农商银行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8.3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达72.7%,分别较年初增长23.78亿元、0.91个百分点,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129.57亿元。
  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黄瓜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年成交额超16亿元,是当地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部分大棚使用年限较长,亟待改造。济阳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对接街道办事处,跟进旧棚改造计划,引进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大棚种植户垫资成本,累计发放旧棚改造贷款48户、金额902万元,享受财政贴息19万元。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加强政银合作,以政府贴息撬动惠农支点,通过精准服务、搭建平台、帮创品牌等方式,围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业态,推出“乡村旅游贷”等多款产品,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与当地乡镇街道、涉农企业等172家外部单位深入开展党建共建,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增收致富。
聚焦渠道创新
解锁乡村振兴发展新密码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创新信贷支持,以科技金融引领服务“三农”新模式,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大数据局,依托省农信联社科技研发平台,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开发建设了“农商普惠e贷”等产品,打通了“政银”数据通道,构建了涵盖线上线下、独具特色的农商大数据信贷体系,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9户、金额8.23亿元。“农商普惠e贷”上线3年来,累计服务县域群众2.4万人次,授信金额超35.5亿元。
  济阳区仁风肖家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随着吊炉产业规模的扩大,流动资金出现了缺口。济阳农商银行通过加强与农业农村局沟通协作,2日内为合作社办理了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10万元。
  在省农信联社和当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担保渠道,推出“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盘活沉睡股权资源,将股权变为拓展农业增收、带动农民致富的利器。
  数字经济时代,让小平台也能助力多方共赢。平阴农商银行积极与平阴县特色产业中心、浪潮集团达成合作,开发玫瑰花采收平台系统,玫瑰花交易结算效率减至24小时,方便政府部门对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溯源。
聚焦服务保障
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及辖内农商银行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全市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印发工作方案,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成立金融服务队、强化村两委沟通,定期开展驻村办公;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农商银行“大挎包”优良传统有机结合,2020年以来,5支金融伙伴团队已开展实地对接服务2042次;建强农村代理金融服务队伍体系,布放农金通机具232台,ATM/CRS等自助设备203台,有效满足全辖2901个乡政村及社区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省农信联社济南办事处还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先后开发建设了“一码通办”等多款信贷产品和服务,累计服务客户9万户,减免纸质资料80余万份;通过接入人民银行泉城链数据,20万元以内小额贷款线上10分钟即可办好,办贷效率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