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队掉队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典型带动199支基层队共同成长
2024-08-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珂
本报通讯员 张琳 薛虔子
“吊车吊臂下不能站人,请尽快离开……”在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黄河钻井40577钻井队施工现场,群众安全监督员王加友正对照《风险及动态管控措施清单》开展安全检查。
一对一建立风险档案,点对点制定管控指南,滚动摸排、压茬整改,以一张清单实现对风险隐患的动态管控,这个队创新开展的小经验在20支基层队得到点赞和推广。
去年以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以生产基层单位为核心,开展“十队示范、百队提升”活动,优选12支历年HSE管理排名靠前的甲级队作示范,带动提升199支基层队共同成长,助力公司各项工作不断提升。
每天下午5点前,黄河钻井70180钻井队平台经理李明都会把工作群里各班上报的设备风险隐患巡检情况进行汇总。
今年,他们将前置隐患排查作为示范创建的发力点,制订隐患排查清单,将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实行照单履责、按单办事,月均上报隐患问题100余例、作出风险提示500余次。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把基层示范队作为“实验田”,编制推出了《钻(修)井基层单位“十队示范 百队提升”HSE建设工作手册》1.0版本,制订钻(修)井19种工序各岗位职责清单模板,印刷170本下发基层单位,组织128支钻修井队结合自身钻机类型、岗位设置、施工流程等实际进行完善,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定制”清单。
作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十百工程”中树立的模范“标杆”,井下作业公司试油9队有着自己的“独家秘笈”。
今年,他们承揽实施了义斜291井的施工任务,在搬迁安置和特种作业期间,通过实时动态网格监管,不仅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还保证施工任务高效完成。
经验分享后,这一做法引来其他基层单位的学习。大家纷纷将施工现场划分成网格区域,按照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探索“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行跨网格作业许可制,把责任压实到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实现任务落实清晰化,责任夯实纵向化。
黄河钻井70169钻井队结合自身实际,把工作划分成8个业务线条、9个管理人员专项安全职责以及6个网格区域、52项工序和210余个作业步骤,让安全管理的线条更硬朗、区域更清晰、过程全覆盖。
如今,这一做法已经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普遍推广使用。今年截至目前,严重类及以上问题同比减少91项,占比由4.2%降至1.59%,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毕业于石油大学的卢晓华,两年前来到黄河钻井成为一名钻井工,从“学用”“会用”到“用好”,经过多个岗位历练,如今已成长为电气工程师。
围绕安全素能提升,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试点队伍中,推行人员分类分级分档管理。
他们综合考虑岗位性质、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年限等要素,把人员划分为ABC三类,每季度开展全员能力调查评估,根据实际表现进行动态调整,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的要求识别岗位培训需求,通过“点餐式”授课、“移动性”教考、“一对一”帮扶,全力打通岗位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快车道”。
这个公司还创新人员退出机制,对培训不合格人员开展“一对一家教式”导师带徒,帮助其提升业务能力;对培训2次后,仍旧不能胜任岗位的“不托底人员”,则上报业务部门,及时调整岗位,通过加大正向激励和反向惩处力度,做到“齐头并进、软硬兼施、奖惩并重”,重锤擂鼓助力安全生产。
本报通讯员 张琳 薛虔子
“吊车吊臂下不能站人,请尽快离开……”在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黄河钻井40577钻井队施工现场,群众安全监督员王加友正对照《风险及动态管控措施清单》开展安全检查。
一对一建立风险档案,点对点制定管控指南,滚动摸排、压茬整改,以一张清单实现对风险隐患的动态管控,这个队创新开展的小经验在20支基层队得到点赞和推广。
去年以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以生产基层单位为核心,开展“十队示范、百队提升”活动,优选12支历年HSE管理排名靠前的甲级队作示范,带动提升199支基层队共同成长,助力公司各项工作不断提升。
每天下午5点前,黄河钻井70180钻井队平台经理李明都会把工作群里各班上报的设备风险隐患巡检情况进行汇总。
今年,他们将前置隐患排查作为示范创建的发力点,制订隐患排查清单,将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每个责任人,实行照单履责、按单办事,月均上报隐患问题100余例、作出风险提示500余次。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把基层示范队作为“实验田”,编制推出了《钻(修)井基层单位“十队示范 百队提升”HSE建设工作手册》1.0版本,制订钻(修)井19种工序各岗位职责清单模板,印刷170本下发基层单位,组织128支钻修井队结合自身钻机类型、岗位设置、施工流程等实际进行完善,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定制”清单。
作为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十百工程”中树立的模范“标杆”,井下作业公司试油9队有着自己的“独家秘笈”。
今年,他们承揽实施了义斜291井的施工任务,在搬迁安置和特种作业期间,通过实时动态网格监管,不仅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还保证施工任务高效完成。
经验分享后,这一做法引来其他基层单位的学习。大家纷纷将施工现场划分成网格区域,按照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探索“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行跨网格作业许可制,把责任压实到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实现任务落实清晰化,责任夯实纵向化。
黄河钻井70169钻井队结合自身实际,把工作划分成8个业务线条、9个管理人员专项安全职责以及6个网格区域、52项工序和210余个作业步骤,让安全管理的线条更硬朗、区域更清晰、过程全覆盖。
如今,这一做法已经在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普遍推广使用。今年截至目前,严重类及以上问题同比减少91项,占比由4.2%降至1.59%,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毕业于石油大学的卢晓华,两年前来到黄河钻井成为一名钻井工,从“学用”“会用”到“用好”,经过多个岗位历练,如今已成长为电气工程师。
围绕安全素能提升,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试点队伍中,推行人员分类分级分档管理。
他们综合考虑岗位性质、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年限等要素,把人员划分为ABC三类,每季度开展全员能力调查评估,根据实际表现进行动态调整,依据“干什么学什么”的要求识别岗位培训需求,通过“点餐式”授课、“移动性”教考、“一对一”帮扶,全力打通岗位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快车道”。
这个公司还创新人员退出机制,对培训不合格人员开展“一对一家教式”导师带徒,帮助其提升业务能力;对培训2次后,仍旧不能胜任岗位的“不托底人员”,则上报业务部门,及时调整岗位,通过加大正向激励和反向惩处力度,做到“齐头并进、软硬兼施、奖惩并重”,重锤擂鼓助力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