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成长与企业发展双向奔赴
胜利油田多轮驱动打造干部挂职锻炼大平台
2024-08-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杨珂
本报通讯员 徐海峰 周敏 刘超
6000米深的井,钻井周期由133天缩短至19天,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示范区钻完井周期最快纪录不断被刷新,页岩油产量实现跨越式快速增长。
战略部署到哪里
干部挂职就跟进到哪里
近年来,胜利油田把挂职锻炼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发挥勘探、开发、工程等不同板块干部协同联动,打造干部挂职“大平台”,让干部到生产第一线听炮声、当先锋、打硬仗,实现干部成长与企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围绕难动用储量和页岩油高效开发难题,近年来,胜利油田先后与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经纬公司、地球物理公司等单位互派干部挂职4批84人次,促进了工程提速提效、开发增产增效。
“甲方有地质优势,乙方有工程优势,双方一体互补,可以有效实现强强联合。”胜利油田页岩油项目部副经理王彬表示,通过干部挂职平台,集聚不同板块干部优势,共同探寻地质与工程的“双甜点”,为推动页岩油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端牢能源饭碗”首倡地,胜利油田始终把油气主业作为干部培养的主阵地、挂职工作的主方向。2021年以来,选派相关领域干部300余人跨层级、跨单位、跨专业挂职锻炼,并借助集团公司“三百三千”“百舸千帆”挂职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锤炼干部油藏经营管理能力。
他们还与东营市在油地协调、安全环保、绿色低碳、业务拓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强化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互派干部挂职5批164人次,打开了油地“产业共育、城市共建、科技共享、人才共用、社会共治”局面。
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
姜祖明是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名科研人员。在胜利采油厂挂职期间,他全程跟踪研发的耐温抗盐非均相复合驱体系矿场投产试验,为技术提升积累了宝贵试验数据和矿场经验,其后续研发的高韧性黏弹性颗粒驱油剂,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一直以来,胜利油田党委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转型等重大部署,积极搭建“科研与生产、主业与专业、传统与新兴”挂职交流平台,努力培养更多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的优秀干部。
“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亟须锻造一批引领技术发展的创新型干部。”胜利油田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
胜利油田一方面依托页岩油、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智能油田等重点实验室建设,设立“项目群”,选派年轻科研人才挂职参与研究攻关;另一方面,利用从实验室到矿场再到生产的完整科研体系,选派近百名干部在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开发单位之间挂职交流,帮助干部加强多学科知识储备,丰富全链条实践经验,为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针对干部培养需要,油田还专门选派作业、维修、供热、供电、供水等领域的干部,到开发单位、科研院所挂职,学习勘探开发核心业务,了解油气生产一线保障需求,为提升专业化单位支撑保障主业发展能力,打造“热管家”“电管家”“水管家”提供了人才支撑。
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
就安排哪方面的锻炼任务
胜利油田把挂职锻炼作为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本领的途径,聚焦干部存在的短板弱项,针对性安排实践锻炼任务,着力补齐干部能力短板、消除经验盲区,实现全面进步。
针对干部在炼油化工方面的技术短板和经验盲区,他们分批次选派石油化工总厂30名干部,到镇海、茂名等6家系统内先进炼化企业,学习生产管理先进经验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嫁接运用兄弟单位成熟做法121项。
在把干部送出去、拓视野的同时,油田还注重干部沉下去、接地气。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320名油田机关干部沉到基层挂职锻炼,让干部在面对面化解矛盾过程中,不断增强与群众打交道的底气和能力。
胜利油田坚持把急难险重历练作为选派干部挂职重要方向,让干部多接“烫手的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在“攻坚啃硬”中摔打历练。精选优秀年轻干部到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等重大项目扛重任、挑大梁,将油田信访办、巡察办等部门作为锻炼梯队人选的平台,让干部在应对处置复杂问题中经受磨砺、实现成长,先后提拔15名年轻干部挂任相关中层副职,其中已有3人走上中层正职岗位。
本报通讯员 徐海峰 周敏 刘超
6000米深的井,钻井周期由133天缩短至19天,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示范区钻完井周期最快纪录不断被刷新,页岩油产量实现跨越式快速增长。
战略部署到哪里
干部挂职就跟进到哪里
近年来,胜利油田把挂职锻炼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发挥勘探、开发、工程等不同板块干部协同联动,打造干部挂职“大平台”,让干部到生产第一线听炮声、当先锋、打硬仗,实现干部成长与企业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围绕难动用储量和页岩油高效开发难题,近年来,胜利油田先后与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经纬公司、地球物理公司等单位互派干部挂职4批84人次,促进了工程提速提效、开发增产增效。
“甲方有地质优势,乙方有工程优势,双方一体互补,可以有效实现强强联合。”胜利油田页岩油项目部副经理王彬表示,通过干部挂职平台,集聚不同板块干部优势,共同探寻地质与工程的“双甜点”,为推动页岩油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端牢能源饭碗”首倡地,胜利油田始终把油气主业作为干部培养的主阵地、挂职工作的主方向。2021年以来,选派相关领域干部300余人跨层级、跨单位、跨专业挂职锻炼,并借助集团公司“三百三千”“百舸千帆”挂职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锤炼干部油藏经营管理能力。
他们还与东营市在油地协调、安全环保、绿色低碳、业务拓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强化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互派干部挂职5批164人次,打开了油地“产业共育、城市共建、科技共享、人才共用、社会共治”局面。
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
姜祖明是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一名科研人员。在胜利采油厂挂职期间,他全程跟踪研发的耐温抗盐非均相复合驱体系矿场投产试验,为技术提升积累了宝贵试验数据和矿场经验,其后续研发的高韧性黏弹性颗粒驱油剂,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一直以来,胜利油田党委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化转型等重大部署,积极搭建“科研与生产、主业与专业、传统与新兴”挂职交流平台,努力培养更多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的优秀干部。
“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亟须锻造一批引领技术发展的创新型干部。”胜利油田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
胜利油田一方面依托页岩油、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智能油田等重点实验室建设,设立“项目群”,选派年轻科研人才挂职参与研究攻关;另一方面,利用从实验室到矿场再到生产的完整科研体系,选派近百名干部在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开发单位之间挂职交流,帮助干部加强多学科知识储备,丰富全链条实践经验,为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针对干部培养需要,油田还专门选派作业、维修、供热、供电、供水等领域的干部,到开发单位、科研院所挂职,学习勘探开发核心业务,了解油气生产一线保障需求,为提升专业化单位支撑保障主业发展能力,打造“热管家”“电管家”“水管家”提供了人才支撑。
需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
就安排哪方面的锻炼任务
胜利油田把挂职锻炼作为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本领的途径,聚焦干部存在的短板弱项,针对性安排实践锻炼任务,着力补齐干部能力短板、消除经验盲区,实现全面进步。
针对干部在炼油化工方面的技术短板和经验盲区,他们分批次选派石油化工总厂30名干部,到镇海、茂名等6家系统内先进炼化企业,学习生产管理先进经验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嫁接运用兄弟单位成熟做法121项。
在把干部送出去、拓视野的同时,油田还注重干部沉下去、接地气。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320名油田机关干部沉到基层挂职锻炼,让干部在面对面化解矛盾过程中,不断增强与群众打交道的底气和能力。
胜利油田坚持把急难险重历练作为选派干部挂职重要方向,让干部多接“烫手的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在“攻坚啃硬”中摔打历练。精选优秀年轻干部到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等重大项目扛重任、挑大梁,将油田信访办、巡察办等部门作为锻炼梯队人选的平台,让干部在应对处置复杂问题中经受磨砺、实现成长,先后提拔15名年轻干部挂任相关中层副职,其中已有3人走上中层正职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