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隆基家源小区:

从“乱”到“治”的蜕变之路

2024-08-21 作者: 杨国胜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本报通讯员 原晓娜 李春霖


  “我在这里住了10多年,近年来见证了小区的各种变化,感到越来越舒心、越来越放心。”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隆基家源小区居民李桂花说。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长江路街道长江西路社区所辖的隆基家源小区。该小区建成于2009年,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小区共有3栋楼,居民520户1500人。曾经这里存在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用房被霸占、公共收益被侵占、公共事务无人管、物业费收缴难等问题,一度成为“脏乱差”的典型。“自小区公共资源管理规范提升工作开展以来,长江西路社区不断推动资源力量下沉,腾出更多精力抓实小区党建,加快提升小区精细化治理水平,逐步实现了小区由‘乱’到‘治’,由‘治’变‘好’的可喜变化。”长江西路社区党委书记赵莹介绍。
强化党建引领
选准小区治理“主心骨”

  为改善小区治理状况,隆基家源小区建强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小区党支部成立以来,现有自管党员10人、在职党员13人、流动党员16人;另有楼栋党小组3个、党员中心户8个,推动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
  “隆基家源小区的党支部书记,严格按照‘四心两强’(热心、爱心、善心、公心,党员群众中威信强、责任心强)的标准推选而出。同时,我们坚持党对业委会的领导,积极鼓励引导小区在职党员、退休老干部等参与业委会竞选,目前小区业委会6名成员中有5人是党员。”赵莹说。
  “我们小区运用了区域化党建理念,探索搭建居住圈与商业圈‘双圈’联动、‘邻聚力’项目共建等载体,吸引社会力量走进小区、服务居民,打造公益市集、百姓美食节等具有人情味的亲邻生活场景,形成党群连心、守望相助的多元共治局面。”隆基家源小区党支部书记彭海森表示。
强化资源盘活
撑起小区治理“钱袋子”

  “这两年,小区大修了6部电梯、新建了电动车棚、还整修了小广场,都没用我们业主掏一分钱。”居民王安说。
  隆基家源小区按照“物业报、居民提、现场看、图纸查”的模式,摸清公共资源数据信息,建立物业管理用房、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小区公共收益和物业费欠缴等4本台账。“目前,小区有物业办公用房375平方米,电梯广告位6个以及其他广告区域6处,快递柜、饮水机各1个,地下停车位104个,2023年小区公共收益增加了41万元。”小区业委会主任冯国奎介绍。
  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小区还按照“四个带头”的方式,依法依规对摸排的公共资源进行“清收”,将被前物业公司侵占的3处(面积195平方米)用房及104个地下车位收回,累计追回物业费13.7万元。小区还通过出租、共享、协同打造等多种渠道,盘活闲置、沉睡、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实现了“三个盘活”。
强化制度保障
把稳小区治理“方向盘”

  “作为业主代表之一,我感觉特别荣幸,一定会努力承担起这份责任,及时传递业主们的声音,做好协调沟通的桥梁。”隆基家源小区业主代表薛绍玺表示。
  为规范管理,隆基家源小区探索建立了业主代表大会制度,每50户选取1名业主代表,推选13名业主代表,主要负责会议议题的民意预收集,提高业主议事决策效率。同时,建立了公共收益年度预算使用制度和一般事项、重大事项分类审议制度。小区全面推行业主委员会重大事项统一把关、公章统一存管、财务收支统一监管、经济责任审计统一规范的制度“一管四统”。
  “依托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协调共治机制,我们定期组织社区环物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等协商议事,今年以来,化解噪音扰民、小区停车等问题47件,聚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小区居民投诉量从每月7至10件压降至零投诉。”长江西路社区网格员丁尚梅说。
  近年来,长江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突破,在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感“双提升”方面不断发力,而隆基家源小区的华丽蜕变,正是长江路街道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推公共资源管理规范提升的生动实践。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本报通讯员 原晓娜 李春霖


  “我在这里住了10多年,近年来见证了小区的各种变化,感到越来越舒心、越来越放心。”青岛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隆基家源小区居民李桂花说。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长江路街道长江西路社区所辖的隆基家源小区。该小区建成于2009年,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小区共有3栋楼,居民520户1500人。曾经这里存在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用房被霸占、公共收益被侵占、公共事务无人管、物业费收缴难等问题,一度成为“脏乱差”的典型。“自小区公共资源管理规范提升工作开展以来,长江西路社区不断推动资源力量下沉,腾出更多精力抓实小区党建,加快提升小区精细化治理水平,逐步实现了小区由‘乱’到‘治’,由‘治’变‘好’的可喜变化。”长江西路社区党委书记赵莹介绍。
强化党建引领
选准小区治理“主心骨”

  为改善小区治理状况,隆基家源小区建强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小区党支部成立以来,现有自管党员10人、在职党员13人、流动党员16人;另有楼栋党小组3个、党员中心户8个,推动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
  “隆基家源小区的党支部书记,严格按照‘四心两强’(热心、爱心、善心、公心,党员群众中威信强、责任心强)的标准推选而出。同时,我们坚持党对业委会的领导,积极鼓励引导小区在职党员、退休老干部等参与业委会竞选,目前小区业委会6名成员中有5人是党员。”赵莹说。
  “我们小区运用了区域化党建理念,探索搭建居住圈与商业圈‘双圈’联动、‘邻聚力’项目共建等载体,吸引社会力量走进小区、服务居民,打造公益市集、百姓美食节等具有人情味的亲邻生活场景,形成党群连心、守望相助的多元共治局面。”隆基家源小区党支部书记彭海森表示。
强化资源盘活
撑起小区治理“钱袋子”

  “这两年,小区大修了6部电梯、新建了电动车棚、还整修了小广场,都没用我们业主掏一分钱。”居民王安说。
  隆基家源小区按照“物业报、居民提、现场看、图纸查”的模式,摸清公共资源数据信息,建立物业管理用房、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小区公共收益和物业费欠缴等4本台账。“目前,小区有物业办公用房375平方米,电梯广告位6个以及其他广告区域6处,快递柜、饮水机各1个,地下停车位104个,2023年小区公共收益增加了41万元。”小区业委会主任冯国奎介绍。
  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小区还按照“四个带头”的方式,依法依规对摸排的公共资源进行“清收”,将被前物业公司侵占的3处(面积195平方米)用房及104个地下车位收回,累计追回物业费13.7万元。小区还通过出租、共享、协同打造等多种渠道,盘活闲置、沉睡、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实现了“三个盘活”。
强化制度保障
把稳小区治理“方向盘”

  “作为业主代表之一,我感觉特别荣幸,一定会努力承担起这份责任,及时传递业主们的声音,做好协调沟通的桥梁。”隆基家源小区业主代表薛绍玺表示。
  为规范管理,隆基家源小区探索建立了业主代表大会制度,每50户选取1名业主代表,推选13名业主代表,主要负责会议议题的民意预收集,提高业主议事决策效率。同时,建立了公共收益年度预算使用制度和一般事项、重大事项分类审议制度。小区全面推行业主委员会重大事项统一把关、公章统一存管、财务收支统一监管、经济责任审计统一规范的制度“一管四统”。
  “依托党建引领社区物业协调共治机制,我们定期组织社区环物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等协商议事,今年以来,化解噪音扰民、小区停车等问题47件,聚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小区居民投诉量从每月7至10件压降至零投诉。”长江西路社区网格员丁尚梅说。
  近年来,长江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突破,在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感“双提升”方面不断发力,而隆基家源小区的华丽蜕变,正是长江路街道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推公共资源管理规范提升的生动实践。